买椟还珠(150)

作者:涉雪穿林 阅读记录

“你、你那霉米指不定是在路上受了潮,往年也不是没有这样的情况——”

“往年?”严瑞诧异出声,加柴添火:“李大人的意思,霉米不是今年特例?”

李开源倒吸一口冷气,当即哐当跪在了梁长风面前;“皇上明鉴!万万不可听一面之词啊!”

第69章 假账

严瑞的话分明是要翻旧账,李开源不敢叫他翻旧账,危浪平拱手道:“皇上,李大人殚精竭虑,怎么会有盗卖粮草一事呢?事关李大人清誉,不如仔细查清楚,也给暨南百姓一个交代。”

“怎么查?”文沉寒声道:“要查这批粮,就要扯到近几年的赋税,粮仓入库登记本就杂乱,账册是六部阅览,司礼监过目、皇上给了朱批的。危大人想查李开源,就是要翻国库。”

严瑞说:“那就查账目,先前暨南布政史陈聪跟着五军都督府来报灾时,臣就奇怪。暨南是粮食大省,一年交的公粮几乎能抵八成军需,近几年长宁王带兵镇守塞北十三关卡,把塞北荒田都改做了军需田,不说自给自足,但也减缓了朝廷压力。按田地收成来讲,粮仓里怎么可能没有屯粮呢?户部哭穷是常事,但也不至于只能拨出二十万石粮食吧?难不成,户部掌管的八大粮仓都给烧了一遍?”

大梁开国以来,每隔五年就通查八大粮仓的囤积情况。每到通查前夕,都有官员拿不出账目,只能火龙烧仓。可天书阁建立后,所有地方政府都必须每年备份账目公文和档案做统一储存,火烧粮仓已经不能再作为逃避审查的借口。

严瑞说:“找沧州、德州等地借调粮食,还是暨南布政史陈聪亲自签下的借条,账都落在了陈聪一个人头上。如此说来,户部可真一毛不拔又要赚名声。李大人既然问心无愧,不如干脆叫人查个底朝天,否则你空口白牙一张,谁敢全信?”

事情牵扯到这里,文沉已经打算明哲保身,反正如今的烂摊子七个月后都要被掀翻,收拾与不收拾都没差。他揣手立在一旁,一副听之任之的好说话模样。

蒋知还想求情保住李开源,李开源是他们利益团体的银钱中转站,大批的土地倒卖都要从户部过,李开源一倒,他们自己将要穷好一阵子。

他正酝酿着开口,严瑞就说:“二十万石粮食是微不足道,但李大人是奉朝廷的命赈灾,百姓可不会把账算到别人头上,事情不查清楚,怕失了暨南民心啊!”

梁长风稳住大局,做主说:“既然如此,那就查账吧。”

李开源匍匐在地上,受了天大委屈似地啜泣嚎叫起来。

事情交由应三川去办,锦衣卫下属南北镇抚司一齐出动,连带着户部十三个司一起包抄了户部衙门。

应三川扶着腰间的佩刀,仰头看着李开源高大巍峨的府门,微微一颔首,就立刻有人前去敲门。

门房开了条缝,揉着眼睛问:“谁——”

“锦衣卫北镇抚司,奉命搜查户部尚书李开源府邸。”

门房怔愣片刻,立刻反应过来就要关门。应三川一偏头,手下的刘守就一脚踢开了门。

“佥事大人!”门房惶恐地跌倒在地,认出了应三川。

锦衣卫本就是皇城之中鬼魅般的存在,生杀予夺的大权被交予他们手中之后,谁家沾到就得扒层皮。裴家被查封那日反抗者不少,到头来就落了个抄家灭门发配流放的下场。

锦衣卫鱼贯而入,李开源的两个儿子李杨和李流闻声出来,戾气道:“应三川!你带人来此撒什么野,这里是李家——”

应三川眼神冰冷,抬手命令:“给我搜得干干净净!田地、户籍、赋税、俸饷,往来书信,一页纸都不能落下!”

他样子骇人,连李杨也被唬住了。丫鬟和侍卫都被扣押在庭院正中,其余主子则仓促着被请到了腾出来的厅堂里等。

李杨回过神来,开口骂道:“应三川,你别以为当了指挥佥事就是人上人了!你这种庶子是连我的宴席都上不了的贱种,今日查抄我府,明日事情过了必然有你好果子吃!”

他大哥李流比他成事些,立刻制止了他,还算恭敬地问:“佥事大人,今日是在查什么案子?我李家一定配合,只是翻乱了不好收拾,您要找什么知会一声,我要是知道,一定叫人找出来。”

应三川一笑,示意身后的下属递出一页雪白纸张。

李流没敢伸手去接,就这样抬头看了一眼,立刻不敢再求情。应三川手里拿的是内阁直接出的搜查文书,司礼监替皇上盖的两方大印,刑部尚书孙供的签字落款。

“佥事大人!”刘守小跑来,低声说:“书房里有密室。”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