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椟还珠(200)

作者:涉雪穿林 阅读记录

闵疏背手而立,语气肯定:“文沉不会认这个罪名。他最大的可能不是做出让步,而是以进为退,要求杀鸡儆猴。”

宋修文站在台阶下,看着廊下的一排花盆,说:“听起来闵大人很了解文沉,我却觉得他会退半步以求安稳,只要文容不是即刻斩首,那么待风波过去,他仍然可以继续当文家二公子。”

闵疏微微转头,看着宋修文。闵疏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而是又说:“梁长宁多年没有对文沉动过手,就是为了积压旧案,时机成熟再一并发作。”

“厚积薄发,最能一招毙命。”宋修文颔首,很是赞同他,说:“可文沉做事谨慎,他手里的命案寥寥无几,他确实杀过人,却都已经料理干净了。文容当街射杀学生一案,本该移交到大理寺,由我来主理,但现在大理寺都抓不到人,就是因为文沉还在朝堂上立着。”

闵疏沉默须臾,说:“三年前,我同样也为此所困扰。”

宋修文一时没反应过来他在说什么,他知道闵疏曾经是长宁王的幕僚,却并不知道更多的个中详情。

三年前,闵疏从京城出逃。三年后,他自己又回了京城。

宋修文没有说话,他心知闵疏话里有话,只等着闵疏再次开口。

“我曾数次问过自己,要如何才能彻底除掉文沉。”闵疏侧脸如玉,一半在光里,一半在阴影里。他的目光冷漠,说:“可惜这个问题还没有想出答案,我就失去了除掉文沉的意义。”

但是没关系,闵疏想,我不会一直跌到,我会爬起来。

“学生们聚集起来抗议的确不容小觑。他们是国之栋梁又影响甚广,朝廷不敢贸然镇压,轻举妄动只会火上浇油。但朝廷也只会做到这里,因为如今为了地安疏奔走抗议的学生们都出自寒门,他们没有权势,也没有领头人。”

自从茂广林死后,寒门几乎可以算是群龙无首。如今潘振玉和陈聪还无法启用,那么他们必须要找出一个新的人选,这个人既要在学识功名上能够位列前沿,还要在朝廷上说得上话。

文沉屡次驳回交出文容的提议,是因为他心知学生们成不了大气候,更是因为他知道文容翻下的罪责不是罪无可赦。他只要拖到最后,百姓的矛头就可以被转移带偏。

闵疏冷静道:“文沉只是投石问路,处决文容终究只是扬汤止沸,世家的根还在土里,树就会一直壮大茂盛。宋大人,我们要做的事是釜底抽薪——直接状告文沉。”

宋修文觉得这是枕上美梦,他委婉道:“我们没有状告文沉的理由,虽说养不教父之过,最多也只能叫文沉闭门思过,不痛不痒也就算了。”

“闵大人可知道,为什么大理寺无法立案?”宋修文自问自答,说:“因为没有人能把案子告到大理寺,文容杀的这个书生家境清贫,父母兄弟全都饿死在暨南雪灾里。他孤苦无依,即便是惨死,也只有萍水相逢的同窗学子为他伸冤。案子递不到大理寺手里,问题就出在这里。”

闵疏明白了。按大梁律例,要报案,只能报自己的案。要伸冤,只能伸自己的怨。要么血亲往上下数八代,官府也可以受理。

“……所以这桩案子办不了。”闵疏缓缓说,“那么三年前的旧案,大理寺能办吗?”

“什么旧案?”宋修文问,“若是有人报案,当然开门升堂。”

“奸淫妇女、挟私报复、以权谋私、贪赃枉法。”闵疏偏头问:“宋大人,能判吗?”

宋修文心下一惊,问:“什么案子?”

“三年前,户部尚书李开源偷盗赈灾补给,盗卖官粮,以霉米滥竽充数。在审问李开源的过程中,牵扯出了文沉。”闵疏微微抿唇,继续道:“皇上下旨彻查文府,然而就在搜查到文沉书房的时候,突然间走水。”

“大火中,有一妇人被铁链禁锢,她曾试图逃脱,但她没有成功。火势无法扑灭后,在场往来的人员不计其数,我不相信没有人听见那妇人的临终冤屈。”闵疏转头看宋修文,说:“这桩旧案,宋大人能办吗?”

“还是那句话,没有报案人,这案子办不了。”宋修文遗憾摇头,说,“妇人死在火里,所有的罪证全都烧没了。就这么一场火,灭了之后,丞相府只对外说烧死了个疯了的下人。那妇人姓甚名甚,家住哪儿,原籍在哪儿,家里有哪些人,全都查不到。”

闵疏立在廊下片刻,喉咙干涩发疼。

“她不是喊了吗,她叫陈弱水,原是书香门第……”闵疏低声道:“当时那么多锦衣卫,一个人也没听见?”

宋修文越听越觉得不对,闵疏知道得太详细了,比他这个大理寺少卿所知还要细节。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