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派公主三岁半(285)

作者:夜风微微 阅读记录

“是啊,多亏小九儿,你也知道幸好有小九儿吧?那你还要退位?”殷太后一张保养得宜的脸上,没有什么表情地说道。

“儿臣愚昧,配不上这帝位……”宣平帝仍是说道。

“那你可有想过,一旦你退位,那小九儿就不再是如今这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小公主了,她甚至可能得搬出宫去,你要退位,或许能被新帝封为亲王,出宫建府,小九儿就只能跟着你一起过去,按照规矩,她可能就不能继续当公主,而只能当郡主了,你忍心这么对小九儿吗?”殷太后一席话,把宣平帝顿时给问了个哑口无言。

宣平帝张了张口,一时不知道该怎么说。

他是没想到他若退位,小九儿的处境……

“还有你的这些妃嫔们,你退位了,她们又怎么办?比如宁皇后,要她以后不再做皇后了吗?这种地位的下降,以后被人议论着,你觉得让她们如何自处?”殷太后接着问道。

“儿臣、儿臣没想这么多,是儿臣考虑不周了,但儿臣只想要赎罪……”宣平帝有些羞愧地说道。

“这就是你不及你大皇兄的地方,做什么事情,都考虑不到后果,你小时候是这样,长大了以后是这样。如今当了这么多年的皇帝,也还是这样,便是如此,哀家才始终不放心将朝政大权完全交给你。直到小九儿出现,哀家发现,自从有了小九儿以后,你忽然像是开始长大了似的。”殷太后叹了口气,说道。

但她后面在提到虞啾啾时,那语气却又一下子变得轻快起来。

宣平帝听着她这些话,则是忽然想到了,当初摄政王的退位。

如今才是有些明白过来,摄政王之所以会退位退的那样突然,又痛快得没有任何一点后患,这或许也是太后的安排。

她是在看到自己因小九儿有所长进之后,才开始试着,要把摄政王手中的权柄,交给他了。

但她没有全部给自己,恐怕也是有所顾虑。

“儿臣,知道错了,儿臣便是为了小九儿,也该努力做一位英明的帝王,让小九儿永远因为儿臣的存在,而享受到天下对她的厚待。”宣平帝福至心灵,忽然明悟了。

“你知道就好。”殷太后这才是感到有些欣慰地点了点头,接着便又说道,“等过完年以后,哀家便打算出宫,去金陵的栖霞寺清修,短则半年长则一年,以助你稳定朝局。”

“母后?!”宣平帝一听,立即抬起头看着她,“母后您这是要?”

“自先帝驾崩,哀家便一直把持着朝政,这么多年来,这些朝臣们,也大多习惯性地听哀家的话了。如今朝政要全都交托到你的手里,自然也该把朝廷全都让给你。这样,才能让这些朝臣们明白,日后他们真正该效忠的人是谁。”殷太后的语气十分的平淡。

然而就是这样,却让宣平帝落泪了。

“儿臣不孝,都是儿臣,不争气,才让母后一直为了儿臣受尽委屈。”他是真的觉得难过愧疚极了。

倘若他有大皇兄当年一般的聪明机敏,也不至于让殷太后为了他,如此的殚精竭虑。

从前要替他管理朝政,如今为了让他能彻底站稳脚跟,还要离开皇宫,去外面的寺庙清修受苦……

第205章 偏心

“这只是我们身居高位,有时候需要付出的一些代价罢了。”殷太后叹息了一声,而后便安慰宣平帝道,“你也不必为此而难过,栖霞寺是远近闻名的古寺,我去了以后,会为你大皇兄和小九儿都供奉一盏长明灯。”

大夏国有习俗,为逝去的人供奉长明灯,能助他脱离苦境,早登乐土。

为活着的人供奉长明灯,则有着许多的不同,有的是为了求财运畅顺。有的为求姻缘,有的则是为了度过命中的劫难。

宣平帝一听这话,脸上的表情就不由慎重起来。

他是想起来之前小国师说过,会威胁到小九儿的祸星,正在一路从南边往京城而来。

但祸星到现在还没到,最近小国师又不见人影。

这着实让宣平帝有些担忧了。

正当他犹豫着要不要把这件事告诉殷太后时,却听殷太后主动说道:“皇帝,哀家知道,小国师和你提过祸星之说,对吗?”

“母后,您,您知道了?”宣平帝感到有些意外。

“你应当知道,哀家手里有一支龙武卫,许多事情想不知道也难。”殷太后并不避讳地说明这是龙武卫暗中监视才发现的。

这种话要是放以前说出来,或许会令母子之间的隔阂更深。

但现在宣平帝满脑子都是「太后是天底下最好的母亲,是对他最好的人」这种感动思维。因此一点也没有因为太后这话,而起了一丝一毫不高兴的心态。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