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娘亲穿书后男主他子凭母贵了(749)

作者:威亚 阅读记录

“不必。”左丘玥捡了两颗药丸放进瓶子里,将盖子盖上,“黑灯瞎火的,分辨不出来一样还是不一样。”

……

白氏并未考虑很久,她打开瓷瓶,直接将药丸倒入自己口中。

两粒药丸沾舌即化,然后顺着她的喉咙迅速滑进胃里,所及之处一股冰凉。

第521章 求情

转眼来到二月底,齐先等不及,早在二月初便独自启程返回河南道了。

二月的最后一天,轰动神都的凸勒细作案终于告一段落。

经查明,兵部尚书杨无忌之妻为凸勒在神都安放的暗桩首领。但只她一人替凸勒办事,他的丈夫、儿女皆不知情。

虽然证实了杨无忌的清白,但他作为兵部尚书,却跟一个细作头子做恩爱夫妻做了三十几年,女帝震怒,要将杨家十岁以上男丁全部发配,女眷和十岁以下男丁皆充为官奴。

早朝之上,河南王左丘玥出面求情,力保杨家。

他恳切陈情,先列举杨无忌过往战功,又言他升任兵部尚书以来一直兢兢业业,从未在政事上有过半分马虎,忠君爱国,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一句忠君爱国,让女帝忆起往昔杨无忌对她的支持,勾起了她的怜悯之心。

“还望陛下三思!”

这个时候,负责主理此案的长孙静虚也站出来:“陛下,经查实,凸勒细作虽然是尚书府主母,但这些年来并未利用这一身份替凸勒搜集到重要的机密。由此而言,杨无忌虽有失察之罪,但并未因他酿成祸端。”

“所以还望陛下网开一面,对杨家从轻处置。”

一众朝臣看着两个握着笏板站在大殿中央的人,实在是想不通这杨无忌何方神圣,居然能让这两位一起出面替他求情。

为了避结党营私之嫌,不论是左丘玥还是长孙静虚,在朝堂上都是只言事不论人,从来没见过他俩为什么人求过情。

正当众人在心里惊叹又纳闷的时候,忽见新册封的关内王也出列了。

“臣附议,也请陛下对杨家从轻处置。”

他居然也是替杨无忌求情的!

众人的眼珠子都快惊掉了。

而几个最会留意风向的人,在众人忙着将眼珠子按回眼眶里的时候,已经纷纷出列附议了。

转眼间,大半个朝堂都开始为杨无忌及杨家求情。

那几个御史更是引经据典,舌灿莲花,将杨无忌说成了能名留青史的忠臣良将。而每一句替杨无忌求情的话,暗地里无不在称赞女帝是难得一见的圣贤明君。

这让一众只知道说“臣附议”和“请陛下开恩”的武将,再一次认识到论说话,自己跟个哑巴也没什么差别。

对于左丘玥、左丘瑶会长孙静虚竟然一起出面替杨家求情,女帝也很惊讶。

但是看到他们三个难得地为一件事努力,女帝是高兴的。

最后,当长孙召儿也站出来附议之后,女帝终于松口,改变了对杨家处罚的决定。

“这个结果已经出乎我的意料了。”听左丘玥说最终结果的时候,十四松了一口气,“人都保下来了,就是最好的结果。”

女帝革了杨无忌的职,查抄了杨家的家产,判他们一家返回原籍。杨无忌的原籍在滑州,而姻亲钟家也在滑州。有他们庇护,日子不会太艰难。

“你让我替杨家一家求情,除了怜悯他们无辜受牵连之外,当真没有别的考虑?”

明日就要启程返回河南道,小武和银朱都去看着人收拾行李了。十四从受伤之后就没迈出过河南王府的大门,她原本想趁着天气好去郊外跑跑马,左丘玥早朝走之前非要她等他回来一起去。

结果他早朝没下朝,礼部尚书李靖节的夫人带着孙女李若愚,右相顾青山的夫人带着孙女顾云章,还有孟常怀的长媳杜氏带着一双儿女孟慎和孟恒一起过来拜访了。

其他人十四可以不见,但这几位不论是从身份还是交情来讲,她都要出面见一见的。这一应酬,便到了晌午。

二人一起用午膳的时候,天空忽然飘起了小雨。去郊野跑马的行程,自然要暂时取消了。

春雨贵如油,虽然是被它打乱了计划,十四也并不讨厌。命人将窗户打开,二人坐在床边的软榻上,一边对弈,一边听雨。

左丘玥落下一子以后,等着十四落子,也等着她回答。

“我忽然想起李尚书家的孙女,年纪那么小,就是把棋下的那么好,当真厉害。”十四的子被左丘玥困住了,她想颇具之策的时候开起了小差,就想到了李若愚。

“哦,还有右相家的孙女顾云章,听阿砚说她的理想是考科举做女官,而且目标是入职大理寺或者刑部。”十四问左丘玥,“这些小娘子是不是很厉害?一点儿也不比男子差?”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