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纨绔世子联手后(36)

作者:仲玉 阅读记录

秦姝意直视着父亲的双眼,语气是与他如出一辙的坚定。

“圣上年事已高、心量狭隘,爹爹是忠臣、也是重臣,狡兔尚且要挖三窟以备不患,爹爹为府里一百条人命准备条后路又有何妨?”

“爹爹,人皆有贪欲,何况是那些离登上权力巅峰只差一步之遥的贵人,在多数人自觉划分阵营后,爹爹明哲保身,落在有心人眼里,只会是不合群的挑衅。”

“我秦府不依附权贵而生,却也不能成为权贵的眼中钉、肉中刺。”

看着坐在对面侃侃而谈的女儿,秦诵舟心惊之余是由衷的钦佩。

这番见识和犀利的剖析,不仅三言两语将朝中情势点明,而且还想到了日后新帝登基,自己这个孤臣尚书会面临的尴尬处境。

如果上位的是与他同样可称为孤家寡人的皇子,那他自然是炙手可热的新帝肱骨。

而倘若上位的是长袖善舞的皇子,秦家的耿介孤直只会是灭门的理由,满门抄斩、身首异处。

哪怕上位者中规中矩,只要他不曾示好,也只会被归为当初势力最强的敌对方。

秦诵舟第一次觉得,自己的女儿长大了,是他小瞧了自己的女儿,倘若她同秦渊一般托生男子,这等锦绣文才、凌云壮志,必是金榜状元。

秦姝意见父亲有些出神,试探着问道:“爹爹,是女儿哪里说错了吗?”

面色认真,她如今的揣测都是结合上辈子的经验提出来的,具体的形势变化她无法预判,她不在朝中,前世所知也有限,所以现在也只能将所有挑明去问父亲。

秦尚书摇摇头,一脸欣慰,“爹爹只是在想,你长大了,不是小姑娘了。”

闻言,秦姝意似乎被夸得面上有些发热,又道:“那爹爹是何想法呢?”

伸手剪掉要流下烛油的火苗,秦尚书才严肃地说:“爹会好好考虑这件事的,以百条人命换自己忠义的名声,愚不可及。”

以秦姝意对父亲的了解,就算此刻逼着他结党,他也不会那么做。

不过无妨,她今日说这一番话,原本就是为了让父亲对此事早早上心罢了。

左右还有一年的时间,不必此时就要求既定的结果,一切都还来得及。

秦姝意颔首,福至心灵,又淡淡地问道:“爹爹,朝堂波诡云谲,我们一家人找个山清水秀的地方隐居不好么?”

声音很轻,恍若自言自语。

奈何书房里实在安静,秦尚书闻言,脸上浮现一瞬间的怔愣和不解,他的音调轻缓,“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爹爹和你兄长都是儒生,自幼学的是忠君保民之道,我们秦家满门忠良,既然戴着这顶乌纱帽,便应竭尽所能为百姓办实事,怎能有贪生怕死之辈?”

秦姝意了然。

正所谓“在其位,谋其政”,她能懂。

起身要走时,却听见父亲又说了一句堪称大逆不道的话,他面上显露倦意,一双眼炯炯有神,“姝儿,我们忠的不是萧家,而是这天下万姓。”

彷佛一声惊雷炸在她的耳边,她恍惚间竟觉得窥见前世父亲身死时的一些蛛丝马迹。

他扶持新帝上位,为什么被满门抄斩?自己从前总觉得萧承豫狠辣,心里却清楚萧承豫是个爱惜人才的人。

一个男人的爱可以作假,被掣肘的君主却极度渴望忠心的能臣辅佐,不到万不得已时不可能杀掉自己的左膀右臂。

除非是十万火急的情况下,他不得不杀。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可是君到底为什么要臣死?

其一,狼子野心、功高震主。

其二,臣属手中有君主的把柄。

很明显,爹爹绝不会是第一种。

哪怕他在萧承豫的夺嫡大业中立下汗马功劳,依旧只是个尚书,更罔论位列三公。

但是后者,萧承豫能有什么秘密?能让他狠心抄斩整个尚书府,这个秘密到底有多么可怕,多么见不得人。

秦姝意疑窦丛生,眼里闪过一丝微不足道的探究,总觉得有些事远比她想象得要更加麻烦,这些事就像一团被狸奴弄乱的绣线,看不到根结所在。

第18章

灯火通明的养心殿里一片狼藉,宽大的御桌上摊着乱七八糟的奏折,方才还神采奕奕的高宗支着额靠在龙椅上,只觉得疲惫不堪。

他忽然睁眼看向身边随侍的太监总管,道:“徐进良,你说朕是不是真的老了?”

徐公公安静地立在一边,手中的拂尘不经意地颤了颤,忙答道:“陛下身强体壮,正值壮年。”

高宗轻嗤一声,揉了揉自己的额角,语气里夹杂着一丝叹息,显出几分颓然的俊美。

“连你也不肯跟朕说实话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