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寡后,死男人回来了[六零](178)

作者:一寸墨 阅读记录

顿时把宋静姝稀罕坏了。

跟小孩接连贴了好几个贴贴,宋静姝才放过了小孩。

后座上的欢声笑语让开车的小高与副驾上的女军人小刘眼里闪过一丝笑意。

他们保护过不少家属,唯有云峥同志家的家属氛围最好。

宋静姝他们出门的时间是早上九点多,这个时间点已经避开了自行车上班大军,在没什么车辆的宽敞马路上,车开得很快,半个小时后,他们就到了新华书店。

开在京城的新华书店总店还是非常大的,两层楼。

因为隶属于国家宣传部,很得百姓们的信任,进出书店的人挺多,大家都是来买书的。

车靠边停下后,宋静姝一家才在两位军人的保护下低调进入书店。

在京城穿军装的人非常多,有些是真正军人,有些是家属,所以偶尔看到军人,大家并不惊奇,也不诧异,最多是多看一眼,然后就各自忙活自己的事。

毕竟来书店的人可不是为了来玩。

朵朵小,书店里的客人不少,宋静姝没让孩子自己走,而是抱在怀里。

“妈,你看看,你喜欢什么书,你挑你喜欢的买。”

宋静姝打算与沈氏分开购书。

书店太大,要是两人集中在一起选,可能彼此都会下意识迁就对方,还不如各选各的,喜欢什么就买什么,他们家买书的钱还是有的。

“行,静姝,我跟小高去这边选,你跟小刘去另一边,有事就叫一声。”沈氏同意宋静姝的分工。

婆媳俩又相互叮嘱了几句就各自分开。

这时期的书店其实已经很方便购书,各种书籍都分类摆放,书架上还做了专门且大的提醒标识,这让需要什么书的客人远远一看就知道自己需要的书在哪个位置。

宋静姝看了看各书架上的标识,开始沿着书架行走。

她今天没有固定要买的书,就是看到什么后世稀缺,或者是没有的书,她就买上一本。

小刘跟在宋静姝身后,等宋静姝说拿哪本书时,她就会帮忙从书架上取下来抱在怀里。

这时期的书店里购书是没有提篮的,得自己抱着。

书是文化人才需求多的东西,老百姓一般也就购一到两本,数量少,提篮反而显得碍事,书店里也就没有准备。

但今天偏偏来了不一样的谢家人。

宋静姝与沈氏都是见猎心喜,遇到喜欢的书,随手就拿着,不到十分钟,跟在两人身后的小高与小刘怀里就快抱不住了。

可见谢家人购物的力度。

新书房,一本书都没有,宋静姝又让小周打了一个非常大的书架,一心想把书架填满的她根本就没打算停手,一路走过,只要是看上的,都拿。

书店工作人员看到宋静姝与沈氏的购买力度,赶紧上前帮忙。

再不帮忙,小高与小刘真抱不住了。

沈氏挑选的大部分都是外文书,从小学了不少古文与中文,她现在更喜欢看外文书,别看她回国这两年都在大杂院里带孙女,其实她的学识也不错,会三国语言。

因为是挑选自己真心喜欢的,沈氏挑得很慢,挑出来的书本也远远比不上宋静姝这边。

但跟周边的其他人一比,那分量也是让人惊诧的。

宋静姝挑得快,但也是用心挑,后世而来的人,学识可不比沈氏差,毕竟九年义务教育不是白上的,从五六岁时就开始读书,一直读到研究生毕业,宋静姝的知识储量也非常丰富。

六十年代的新华书店很大,但书类品种再多都没有后世的多。

在外人看来,宋静姝挑选得很快,好似横扫了一片又一片书架。

但其实还是因为书少是原因。

但宋静姝这挑书的进度也让不少客人小声议论起来,大家都在猜测宋静姝是什么人。

为什么一次买这么多书。

宋静姝忙着挑书,沈氏的心神则沉浸到书本里,书店里虽然起了一些窃窃私语,但两人都没有留意到,也就不知道她们造成了多大的影响。

“同志,这书是我先挑好的。”

就在大家视线都在沈氏与宋静姝身上时,一道清脆的声音突然响起。

很清脆,很大声,所有人的视线就移了过去。

沈氏也回神,然后她就发现宋静姝身前站了一位神情不渝的女孩,对方应该是与儿媳产生了争执,她担心宋静姝吃亏,放下手里的书就走了过去。

“同志,你看好那你拿走,我另拿一本。”

宋静姝是来买书的,又不是跟人吵架,见对方抓住自己手里拿着书,以为对方比自己早看中,也没计较,说完这句话就放了手。

反正书架上还有两本一样的,她另外拿一本不是什么事。

“剩下这两本我也买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