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寡后,死男人回来了[六零](476)

作者:一寸墨 阅读记录

小高与小刘吃饭都有补贴,两人在谢若兰家吃饭当然是需要自己出口粮,至于宋静姝与沈氏一家,她们帮助谢若兰良多,吃一顿饭不用给。

给了就是生分。

“娘,大外婆跟舅妈真好。”

杜子明也看到炕头上的钱、粮票,吃惊之余也有点无措,他不知道该不该收。

“你用心学习,别辜负你舅妈他们对你们的期待。”谢若兰把钱与粮票收起来,然后让儿子带着闺女去门口的桌上学习。

“知道了。”

杜子明拿着课本出去了。

刚好徐敏学也要做作业,两家孩子又聚在一起写起了作用,大院其他家的孩子见到,想了想,也回家搬了作业跟杜子明他们一起写。

桌子不够坐,他们还主动从自家搬来小凳子,又或者是半趴在地上写。

各家家长看了也没有阻止,孩子们爱学习是好事。

杜子明他们这一批孩子是不幸的,也是不幸运的,他们将会遇到十年期间,十年期间没有高考,但小学,初中是没有停止授课的,等他们长大,刚好避开知青下乡,晚几年,高考也恢复了。

宋静姝真是知道这一点才让谢若兰抓紧孩子们的学习。

军区大院,小高与小刘把宋静姝一家送到家后留下粮票就离开了。

这粮票正是他们在谢若兰家吃饭的口粮,之前由宋静姝垫付。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吃饭不用粮票,想买什么就能随意买什么。”沈氏看着宋静姝手里的粮票忍不住小声感叹了一句。

“妈,慎言。”

宋静姝是知道十年期间有多恐怖的。

沈氏这会的小声感叹家里人听了没什么,但要是被人记在心里,十年期间就能成为被人构陷的把柄,是证据,她们家会成为被打压的对象。

当然,凭他们一家人的背景,要是云峥没用,十年期间的日子会很难过。

但万一谢云峥一直有用,他们也就成了被保护的对象,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养成慎言比较好。

沈氏没有对时局不满,就是感叹一句,结果宋静姝不仅神情很严肃,话也说得严肃,她立刻知道自己说了不该说的话,神情有点尴尬。

“妈,我没有责怪你,就是刚刚的话不合适说,以后我们都不要说这种可能让人误会的话。”宋静姝是晚辈,原本是不该对沈氏说这种话的。

但小心使得万年船。

“我没怪你,是我不够小心,我以后会小心。”沈氏是亲眼见证国家的发展,明白儿媳是好心。

“走,妈,我们回家研究鲜花饼怎么做。”

宋静姝笑着挽住沈氏的胳膊,至于朵朵,早就跑进了家门。

此时正坐在院里秋千上被小周推得兴奋地大笑。

开心的笑声传出去老远,吸引了不少人的视线。

看着被鲜花环绕的漂亮小楼,再看着谢家人的和谐相处,不少人眼里都是羡慕的光芒,能相处得这么和谐的人家可真不多。

宋静姝她们一天不在家,家里一点都没乱。

小周勤务整理得不错。

“妈,茶花开得也不错,看来能开到冬天。”宋静姝换了一套休闲些的衣服在自家院子里检查起来。

她发现她家院子里种的所有花长势都非常好。

该开花的都已经开了花,菊花还没到季节,但长势也良好,秋天肯定能开出最热烈的花朵。

“我们家开了这么多花,肯定有蜜蜂来筑巢,大家小心一点,别被蜜蜂蛰了。”沈氏这会正拿着上次给朵朵做小军装剩下的布料在朵朵身上比划。

营养好,她家孩子居然长高了些。

看来新衣服的尺寸得做长点。

宋静姝听到会有蜜蜂来筑巢,心动了,“我们家要不要做个蜂巢,到时候也能取点蜜。”住在京城这样的大城市,野生蜂蜜也是难得的。

好的蜂蜜对老人,孩子,就算是大人都有益处,要是她们家能自产,家里就不愁蜂蜜吃了。

“可以做两个蜜蜂窝,养到秋天,能出不少蜜。”

小周主动发言。

沈氏也心动了,但她有顾虑,“会不会蛰人?”花开得好,周边邻居爱来她们家聊天,有时还会带家里的小孩来,她们家真养了蜜蜂,不小心蛰到人就不好了。

宋静姝深思起来。

“就算我们不养蜜蜂,也肯定会有,我这段时间就见到了不少,还不如找地方让他们安顿下来,不然这筑一个巢,那筑一个巢,到处都是蜜蜂,更容易蛰到人。”

小周还是有经验的,其实他早就想建议要不要养两窝蜜蜂。

宋静姝原本还在深思,听小周这么一说,觉得非常有理。

沈氏也点头,“小周说得对,我们家开了这么多花,不管我们养不养蜜蜂,都注定会有蜜蜂来,与其让它们乱来,还不如管理起来。”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