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又在偏宠小娇O啦(21)

作者:月坠明夏 阅读记录

这些奇思妙想究竟是怎么想到的?

周选连书也不说了,他把林霁云拉到茶楼,激动道:“周某从未听过如此见解,没想到小公子竟对话本有如此高深的造诣。”

“不知道公子是否能够帮忙写一个重生的故事。”

“此事唐突,但周某不会让公子白费力气,京城的万象书肆老板是老夫的哥哥,书肆里那些话本很是好卖,如果公子愿意出书,我愿为公子穿针引线,”

万象书肆是浚仪桥街最大的书肆,林霁云昏迷前就经常被二哥带去买书,知道万象书肆的规模,林霁云被说得心动,但他只是小说看得多,嘴上能侃侃而谈,真在纸上动笔就犯难了——

林霁云道:“实不相瞒,重生这个题材并非我自己想出来的,我只是看过不少类似的话本,从未真正动笔写过一本书。”

“无妨无妨,小公子只要愿意帮忙写就好,其他的不必考虑。”

周选见林霁云意动之外还有些迟疑,他趁热打铁道——

“我知公子可能看不上金银财帛这些阿堵物,可到时若是成书,便是源源不断的财富,每月几十几百两也未可知,而且人人争相阅读公子的大作,公子也能名声鹤起,名利双收,何乐不为?”

林霁云现在还欠着君颉二十五两,正是缺钱的时候,怎么会瞧不上,他心里纠结了一番,最后道:“那我就试试吧,如果你们觉得我写得不好,随时同我说就行,不必顾虑我。”

周选高兴得眼角皱纹开成了花,这下他也不说书了,两人互通了姓名,随后周选同店里掌柜知会一声,便带着林霁云去了万象书肆。

万象书肆离茶楼不远,步行即可过去,万象主要卖的书籍分两类,一类是教育用书,包括四书五经以及其他应考类书籍,另一类是话本小说,就是说书先生在茶楼讲的类型了。

书肆、茶楼和说书先生是稳定的互利互惠关系,书肆为说书先生提供优质话本,茶楼为说书先生提供场地,而说书先生在茶楼说书,一可以收获打赏用来营生,二为茶楼吸引稳定客源,同时增加话本和书肆的知名度,一些等不及想看后面内容的听众就会去书肆买书。

周选的哥哥周富便是万象书肆的老板,每次都将书肆最好卖的话本交予周选,让他去茶楼说书。

兄弟俩已经这么合作了十几年,收效不错,周选的名气越来越大,周富话本的买卖也做得风生水起。

林霁云和周选去时,周富正在整理新出的话本,这些话本还带着新鲜的油墨香,周富将它们一一摆在书肆中心最显眼的位置。

周选将周富喊了出来,郑重道:“大哥,这是我方才在茶楼说书时遇到的小公子,小公子有奇才,可为我们撰书。”

撰书?

周富站在书肆幌子下面,仔细观察周选带来的这个年轻尊贵的小公子,胡子抖了抖——以前周选也有帮书肆介绍写书人,但那些都是失意走投无路的穷困文人,从他这写书赚了钱后便撒手不干,考功名的继续考功名,想安顿下来的就回乡买宅买地娶妻生子。

周富能理解文人骨子里的那点骄傲,若不是为生计所累,谁也不愿意一辈子和娱乐百姓的话本扯上联系,颇有壮志难酬的意味,更何况也不是每部话本都能引得洛阳纸贵,还是赚钱后做其他营生来得稳妥。

穷困文人尚且如此,一个家境优渥,不食人间烟火的小公子怎么可能坚持下来写书?

但周选将在茶楼时林霁云向他介绍的那套说辞重复了一遍。

只见周富原本懒于应付的神色慢慢变了,眼光锐利又探究。

他问道:“果真是这位林公子的想法?”

“林公子说自己看过许多类似话本。”周选帮忙说话。

看过类似话本?周富做了那么多年的话本买卖,眼光如何不毒辣,如果真的有类似话本面世,恐怕早已掀起波澜,他作为万象书肆的老板,怎么会连听都没听过?

恐怕这只是这位公子的谦辞,说实话,作为多年从业者,周富深知现在的话本题材太过单一,逃不开建功立业,情爱痴怨,大众已经毫无惊奇,他一直想再前进一步,但苦于让人耳目一新的奇书。

周选只刚说个开头,他就意识到重生这题材的非凡之处。

如果能按照林公子的想法写出一部话本,一定会让人人争相传阅。

这就是他和万象书肆苦等多年的机会。

周富道:“林公子,请一定要帮我们写一本关于重生的话本,价钱好商量,分成也好商量,只要我们能做到的,只管提。”

林霁云只是想尝试一下写话本,书肆老板的话他可承受不起,林霁云连连摆手,“老板说笑了,我从未真正写过一本书,只是试试。”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