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又在偏宠小娇O啦(57)

作者:月坠明夏 阅读记录

活动在太学湖边的空地举行,基本上所有学子都来了,这届学子差不多有三百余人,平常不觉得多,聚在一起倒觉得闹哄哄的。

每个社团都有专人负责登记,社团旁边挂着大大的幌子,写着各个社的名称。

孙常威火急火燎去找造物社了,林霁云问小表弟想去哪个社团。

张慧安在家读书也没什么才艺,连种地都不怎么会,纠结了半天准备去诗社,因为听别的学子说,诗社每月任务很简单,只要做首诗,大家聚在一起评论即可,没什么难度。

林霁云不太擅长做诗,想了想,还是遵从一开始的意愿去了花草社。

花草社人少,只有几个人,负责花草社的老师见林霁云来,问道:“想来花草社吗?”

林霁云点点头。

老师又道:“花草社需要社员每月种植至少一株花草,有时间吗?”

一株花草怎么没时间,林霁云痛快签了自己的名字和班级,然后领了一小包种子,老师说下次花草社活动的时候要带上发芽的植株,大家一起观赏讨论。

等报完名,林霁云去找小表弟和孙常威,诗社人山人海,和花草社的门庭冷落完全不同,大家都往里挤,林霁云一时也找不到小表弟,又被挤得难受,连忙退出来,准备去造物社找孙常威。

如果诗社是人山人海,花草社是门庭冷落,造物社就是实实在在的不毛之地。

除了负责造物社的老师,就是孙常威一个人在那了,连飞过的鸟都没有。

林霁云第一看见孙常威这个比他还高的山东大汉哭唧唧的,对方满目愁容,诉苦道:“呜呜,老师说造物社人太少了,开不起来。”

确实,来太学的众人都是从小读书的,在家里十指不沾阳春水,一心只读圣贤书,做做诗弹弹琴还勉强,种花种草都有些为难了,更何况是造物?

造物社主要是做一些手工制品,没两把刷子的真不敢来。

林霁云安慰道:“说不定过一会就有人来了。”

然而等了半个时辰,张慧安都从诗社报好名了,造物社这边还是没一个人影过来。

被众学子嫌弃得明明白白。

最后时辰太久,摊位都要收起来了,孙常威苦苦哀求,老师也很爱莫能助,为一个人组建社团有点不太现实。

孙常威含泪道:“老师,究竟几个人你才能开造物社?”

老师犹豫了一下,表示至少三个。

“三个?三个人那我有啊!”孙常威转向林霁云和张慧安,握住了他们两个的手,仿佛见到了救星,“霁云兄!慧安兄!救救我吧!”

张慧安是无所谓加几个社的,诗社任务本来就简单,只是他不会这些手工活,好像加了也没太大用。

孙常威立即道:“无妨,只要你人到了就行!我一个人可以干三个人的活!包管累不到你们!”

孙常威都这样说了,张慧安只好点点头,不嫌弃他没用就行。

孙常威又把目光转向林霁云。

就差一个人了,孙常威这么想加入造物社,林霁云也没有推辞的理由,于是点了点头。

于是太学人数最少的社团开起来了,孙常威做社长,林霁云和小表弟负责划水。

晚上林霁云给君颉送信,问在太学开社团是不是他的主意。

不怪林霁云这么想,目前全天下主流都是学习四书五经,太学肯定不会主动提出让学生发展兴趣爱好。

这么积极举办社团,肯定是上面的旨意促动。

而另一边,养心殿里静悄悄。

程德海进来送杏仁雪梨汤,陛下前些日子因为吏部之事大动肝火,今日又传来陕西的奏折,晚上看完更是面容如冰。

先帝在时沉迷女色,不管朝廷之事,而陛下彼时年幼,朝廷少不得被奸佞之臣钻了空子,不少世家勾结,中饱私囊。

等陛下登基后,第一件事便是朝堂之上剑斩佞臣!随后又征楼兰、治水患!

这些年陛下的操劳程德海都看在眼里,一些世家被陛下收拾得差不多了,只可惜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还有一些是先帝在时遗留的毒瘤,时不时冒出来让人头疼。

若是有林公子传信来还好,至少能让陛下从政务脱身,高兴一会,只是好几天了,都不见信鸽飞来。

他们这才做奴才的没法,只能尽量轻手轻脚,不让陛下烦心。

程德海将杏仁雪梨汤放在桌上,小声道:“陛下,夜深了,奴才让御膳房熬了雪梨汤,只放了少许冰糖,您尝尝合不合口味。”

君颉只是嗯了一声,目光却依旧停留在奏折上,没有动作。

程德海心里叹了一口气,只得默默退下。

等到了外间,徒弟指了指天上,“师父,那是不是林公子的鸽子?”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