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又在偏宠小娇O啦(63)

作者:月坠明夏 阅读记录

等上午的课结束,三人聚在一起用午饭。

张慧安看了看四周,道:“那本重生话本真这么火爆?我下学来膳堂的路上已经听到七八位同窗在探讨了。”

不止是张慧安来的路上听到了,林霁云和孙常威也听到了,甚至在膳堂排队取饭时后面的同窗也在说重生之事。

林霁云从来没想到自己的话本能畅销到这个地步,连太学的学子都在传阅。

弄得他一路听也不是,不听也不是,很是尴尬。

孙常威笑着摇了摇头,“所以我还是有先见之明的,那些都是让家里的下人提前去排队买,然后课间送来的,可我是第一堂课便买回来了,回来的路上已经阅读完,谁也不能影响我读书的兴趣。”

他又问道:“你们确定真的不看吗?现在这可是太学同窗间流行的话题,看看也好同其他同窗打交道。”

林霁云当然是拒绝了,话本内容没人比他更熟悉,倒是张慧安听了孙常威的话犹豫了一下,有些心动。

这些天他一直跟着表哥和孙常威在一起,和班里同窗的熟识程度只是能用名字对上脸而已。

而班里确实有人讨论重生话本的事,之前他不怎么看话本,都插不进嘴,这次说不定能借用话本能多交几个朋友,也是条门路。

况且太学中这么多人看这重生话本,其中必然有其厉害之处,应当见识见识。

见张慧安点头,孙常威颇为珍惜地把拆开阅读过的第三期期刊交给他,嘱咐道:“我那还有第一期和第二期,你中午一并拿了回去吧,只要别把书弄皱就行。”

*

当然以防万一,孙常威中午还是去找了一趟造物社的老师,问问情况。

等他回来,林霁云却没在他面上见到太多喜色。

林霁云以为事情有变,奇怪道:“怎么了?老师还是说官窑不能用吗?”

孙常威没精打采地摇了摇头,“不是,造物社老师说可以用,但是不可以造琉璃,必须得造天下还没有到东西。”

“我去哪能造天下还没有到东西啊!这不和不借官窑是一样的吗?”

原来是这事,林霁云本来想晚上空闲时间多再说的,如今只好提前说出来了,他道:“常威兄,其实我在古籍中查阅到有一个法子,或许可行。”

“什么法子?”孙常威将信将疑道。

“和琉璃差不多,名叫玻璃,制备原料却便宜得多,随处可见……”

因为时间少,林霁云只能讲个大概,孙常威听了,大为震撼,忙问他从哪本古籍中看到的,他也想看看。

这可难住了林霁云,林霁云只好推脱自己忘了。

孙常威有些迷茫,霁云兄古籍内容没忘,古籍的名字倒忘了,这记性可难得一见。

但只要有了制备法子,他们就可以借官窑了,不管最后制备能不能成功,两人趁热打铁,先把制备的方法撰写成文,晚上让孙常威交给造物社老师审阅。

据说要陛下点头了才能借。

这也算是和陛下间接有了交流了,孙常威一想到这就相当激动。

不过两天,这份玻璃的制备方法就通过审阅了,得知陛下同意他们借官窑,孙常威差点幸福的晕过去,连连感谢林霁云,都是他想的好法子,造物社才能借到官窑,还能尝试这么新奇的东西。

据林霁云所说,玻璃无色,且相当通透,可以用来做窗户,做镜子都是极好的。

孙常威从未见过这种材料,不免更好奇了。

说干就干。

林霁云和孙常威还有小表弟在课后时间挖了不少沙子,三人还弄到了石灰石和强碱,石灰石可以使用汉白玉,自然是花造物社的资金买的,而在ABO世界用的强碱是碳酸钠,可这个世界碳酸钠只能靠天然碱矿获取,价格昂贵,幸好还有替代品碳酸钾可以替代使用。

根本此时正是秋收后,稻田里都是成捆闲置不要的稻草,孙常威按照林霁云的指导,先是将稻草烧成草木灰,然后用井水浸泡,随后将上层溶液留下煮干,最后得到的白色粉末就是碳酸钾了。

原料准备齐全,剩下的就是烧制了。

动手的部分林霁云全都交给了孙常威,孙常威从小跟着父亲耳濡目染,实践能力不是一般的强,林霁云只是把烧制过程写给了他,第一次烧制出来的玻璃就有模有样,但是会有小气泡,还有其他的瑕疵,不是很美观。

即便如此,也是一项开天辟地的壮举了,他们竟然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古代制造出了玻璃!

发现林霁云给的制备方法真的能成功,孙常威激动得快不知道说什么好了,更是除了上课时间外,基本就住在了官窑,和官窑的匠人们同吃同住,向他们询问一些操作上的问题。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