娶妻令+番外(167)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52章 深谙人心

平安县各村各镇对女社的存在时好时坏议论不休的时候, 从京都来的宣旨太监登了长乐村大将军的家门。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圣旨是给乐玖的。

陛下听闻将军夫人在乡间扶助弱小的义举,特嘉奖其“性情温良, 德行如昭昭明月,胸怀宽广,有悯人之心。”

不光如此, 女社也在陛下的提名之中。

宣旨太监连忙扶起接旨的一对妻妻,含笑抚掌:“带上来!”

乐玖抬眸望去, 只见宫里来的内侍抬着一物迈过门槛。

“大将军, 将军夫人,请看。”

红绸揭开,一块烫金牌匾映入眼帘。

“这可是陛下亲手所书,别人想都想不来的荣耀!”

耳边回荡这位公公的话,乐玖盯着这块写有“女社”的御赐牌匾, 心知稳了——再不用她使手段维护女社的名声,更不用她费心宣扬女社的大名。

御赐的烫金牌匾高高挂起, 女社算是在陛下心里有了微末的一席之地。

远在京都皇城的陛下都嘉奖乐玖性情德行,有悯人之心, 彻底将女社的所作所为定为扶助弱小的大义之举, 一时,不止是乐家夫妇为女儿感到开心,同住一村的凌家、柳家、张家, 都在家里出了“行义事”的女社成员倍感兴奋。

这是光宗耀祖的大喜事。

凌竹她爹不再揪着女儿喜欢女子动辄训骂, 打算将陛下嘉奖女社的事写进家谱,也让后人沾沾光。

转念想他就一个女儿, 女儿不嫁男人, 不生孩子, 他哪来的后人可言?

趁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凌竹拍着胸脯承诺,她会和阿容从育孤所收养两个女儿,一个姓凌,一个姓柳,以后女儿招婿,传承凌家香火,也不怕百年之后没人祭拜。

她说得比唱得好听,事已至此,借着陛下的表彰,凌父一寻思,应了凌家和柳家结亲。

同一时刻,柳家,眼瞅着她家女儿借了乐玖的东风身价上涨,柳家爹娘的高兴劲儿自不用提。

凌家夫妇便是在此时携礼登柳家门。

商议儿女之事。

女社。

御赐的牌匾挂上去,女社成员眼睛冒光地不怕累地仰着脖子使劲儿看。百看不厌。

乡下人,不懂什么书法,只晓得陛下写的字,尽管不是天下第一好看,但是天下第一威风。

满村的人,甚至还有隔壁村的村民跑过来,围观陛下墨宝。

荣耀啊。

脸上有光啊!

张大娘子搂着自家儿媳妇喜笑颜开:“柚柚厉害!”

周柚矜持地笑。

这下,再没有人敢大言不惭地对着女社指指点点,说什么“抛头露面,不成体统”的屁话了。

陛下都认可赞赏女社的行事,流言蜚语顿时散得干干净净。一切的骂声、骂名反噬到背着正妻养外室、殴打发妻的尚员外身上。

尚员外身败名裂,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大将军。”

夕阳西下,宣旨太监谄媚地同大将军行礼:“陛下可甚是想念大将军……”

“公公不必多言,杨念感激陛下的赏识信重,更感恩陛下赐娶妻令助末将得偿所愿。”她看向缀在天边的太阳,眼睛微眯:“等末将风头过去,再回京都。”

.

“风头过去?”

御花园,盛帝兴致上来欣赏园中雪景:“这个杨念呐,顾虑颇多!朕赐她打龙鞭,还不够放心她?”

功高盖主,遇上心眼小不能容人的皇帝,做臣子的确实很为难。史书上早有言:“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①”

说她顾虑太多,其实顾虑的也并非没道理。

杨念的军功太大了。

盛帝爱才心切,丹书铁券、打龙鞭,恨不能所有宝贝的东西都赏下来。

御前总管道:“大将军明事理,这是想和陛下一辈子君臣相得。”

不得不说,杨念的这番顾虑,盛帝很受用。

赤北十二城收回,足够他在史册上得一个“明君”的称赞。若能用好他的大将军,再为大盛朝培养出一干良将,可保下一代盛世安然。

“大将军还说……”

“说什么?”

“说边关苦旅,一呆十几年,好不容易娶妻,想多在温柔乡里泡一泡。她谢过陛下维护女社的情,替她的夫人感激陛下的英明。”

“她嘴倒是甜!”

“可不是?很少有武将如大将军一般通透了。”

杨念虽为武将,却深谙人心。

打服北绒,北绒向大盛俯首称臣,每年缴纳的岁贡到了一个惊人的数目。京都传扬她美名、威名的甚多,更有文人墨客为她歌功颂德。

大将军身在长乐村,眼睛却是看向天下,看向皇城。好似也看见了当权者的心。

上一篇:悲喜交织 下一篇:得偿所愿

三月春光不老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