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凛夜求生的那些年/末世之城gl+番外(299)

作者:庐边似月 阅读记录

这项新法在实施起初遭到了很多人反对,大家都认为它违反道德观。但那时联邦四处战火纷飞,所有人都吃不饱肚子,像精神病患者、残疾人这类“弱势群体”既不能上战场杀敌,又不能在后方做出突出贡献,他们活着只是在争夺其他人宝贵的粮食。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他们感到不满,越来越多的人心里暗戳戳希望主席可以效仿当初的纳粹对这些群体展开屠杀。可亚·安德烈斯·贝德罗就是没有如大家的愿,他只是站在“弱势群体”的一方,坚定地不对他们做出任何不符合道义的举动,直到———遗传学家们联名向他“索要”实验体。

遗传学家认为只有在充分理解基因的基础上,人们才可以领悟有机体与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或演化规律,且对人类病理、行为、性格、疾病、种族、身份命运做出判别。理论知识的研究已经陷入瓶颈,接下来需要大量的实体研究才能取得突破性进展,为了全人类能够延续下去,遗传学家们只能违背伦理去进行人体实验。但是没有实验体怎么办?向大力支持他们研究的主席要!

亚·安德烈斯·贝德罗艰难地保护着那些“弱势群体”,但这种刻意的保护愈发令这些人暴露在所有人目光之下,遗传学家和其他联邦民众闹哄哄的要求对“弱势群体”一视同仁,让所有人都为人类出一份力。许多被归属于“弱势群体”的人遭受不住巨大的外界压力,或自愿或被强迫的成为了实验体。终于,在某一辈孩童长到18岁的时候,人类迎来了第一次进化,进化者中出现了具有超感的哨兵和向导,这也是基因工程中取得的最偶然的重大成功。这个成功也令联邦苟延残喘的战局一下逆转,联邦获得了修生养息的时间。

那个时候主席已经70岁了,因为是他推动的一系列法令才获得了这样的局面,所以后人为了纪念他的伟大贡献,将梵蒂冈战区医院(最初诞生哨兵向导的地方)称为先知之地,将联邦第一任主席视为先知。直到亚·安德烈斯·贝德罗在梵蒂冈病逝,但遗体却在许多人面前升空消失后,他更成为了一名传奇人物,类似上帝一样的存在。

B区的常住人民将他视为信仰,久而久之,他的形象被妖魔化,成为了无所不能的象征。之后首都迁往A区,B区的人们也依旧保持着这种习惯,并将他视作救世神,每隔一段时间进行礼拜祈祷。可以说,现在只有在B区,你才能触碰到信仰,所以B区后来又被世人称为梵蒂冈城。

洛衍走在病房外面的走廊上,指尖轻轻滑过冰冷的墙壁。这些墙壁上还写有一些高尔顿的名言,可能是当初联邦第一任主席推行《优生法》留下的,例如:自然选择具有盲目、缓慢与残忍的特点。而人工干预的方式可能更为长远、迅速与温和。当人类拥有上述能力时,它便有这个义务朝这个方向努力。

“身体健康胜过体弱多病,精力充沛胜过虚弱无力,主动适应环境胜过被动生活。”

“让优生人种生育!生育!”

“繁衍是上帝赐予我们最大的礼物!”

洛衍能从这些冷冰冰的字体下感受到某种压抑的、热烈的、扭曲的情绪,她好似触摸到一团热焰,过高的温度令她忍不住缩回指尖。回头眺望这条笔直的甬道,白惨惨的墙壁上满是各种颜色的标语,有些脱漆的颜色更显出一种年代感。一时间,洛衍只觉得自己好像站在一条波涛汹涌的潮水中间,滔天巨浪从四面八方向她扑来,她莫名觉得压抑,胸口似笼罩一团郁气。

洛衍转身加快脚步赶回病房,不过一会,她就飞奔起来,快一点,再快一点,身后有气势滂沱的海啸在追赶她!快一点,回到亚罗安的身边去,回到她身边就安全了!

在这一刻,她尚不知道自己心中为何会涌起这种想法。只是感绝这种想法的出现是自然的,应当的,天生就该如此的。

她似乎只有在亚罗安的身边才能获得永久的平静。

推开门,洛衍喘着粗气紧紧攥住把手,当她抬头的那一刻,就落进了一片温和宁静的海洋中,微咸的海风裹挟着恰到好处的光照慵懒的拂过她的脸颊,耳畔只余下熟悉到令人想落泪的声音。

“洛衍。”

“洛衍。”

作者有话说:

群里的宝贝太犯规了,太温柔了,太宠大宝了,你们不能对我这么温柔,大宝不能被捉住软肋!不更新觉得良心不安啊!

好嘛,更更更,命都给你们!

本章大家应该会有疑问,当初造出了哨兵向导,为啥不把所有人都改造成那样,我下章会说嗷!

PS:大宝感觉白惨惨的墙壁上都写满那种话,颜色又斑驳,看着久了,想想就很怪诞、毛骨悚然的感觉,被自己的yy惊到。

上一篇:老婆是渣A文大佬女主 下一篇:玫瑰纪实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