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基的那天朕发现自己是反派+番外(14)

作者:晓梦致幻生 阅读记录

她于是回礼,道:“臣学识粗陋,多的也不能教殿下,只是识字,应当还是行的。”

刚好是在郡守府中,于是这两日除了采买粮食,薄孟商也向郡守要了两本书过来,一册是《诗》一册是《论》。

但第一日只教写字,薄孟商在一张纸上写了“一二三大小”,然后叫傅平安看着描。

【失眠的一天天:她居然真的会教,我以为她会直接让你背课文呢。】

薄孟商确实是会的,她小时候是在族学中念书的,薄家是大族,有一套完整的教育蒙童的办法,薄孟商教的循序渐进,傅平安却急了。

从“一二三”认起,她要到什么时候才能知道“设置”和“商城”怎么写啊?

这时候她还不知道,薄孟商才不会教她“设置”和“商城”。

离开安邑之后条件有限没了笔墨,薄孟商做了个沙盘,好让傅平安每日练习,傅平安恨不得抱着沙盘睡,但是学文字只能循序渐进,从安邑出发到了下一个小城,傅平安也只学到了“黍”,薄孟商告诉她这就是她每日吃的黄米,又教她一首《诗》——“黍稷重穋,禾麻菽麦”,顺便说了句:“这江山社稷,便在这土地五谷之中。”

她说完这句,见傅平安若有所思,心中十分满意,隐约竟然真的有了点为人师的自豪感,便说:“今日除了练这几个字,便再来教你一首诗吧。”

“这诗名为《七月》。”

薄孟商本以为傅平安会觉得难,因为这是《诗》里最长的

一首,没想到对方一脸兴奋,连连点头道:“谢谢薄长史教我。”

薄孟商暗暗点头,对傅平安的印象提升了不少。

至少对方上进好学。

但实际上傅平安的“若有所思”并不是因为她说的话。

薄孟商根本没解释诗的意思,傅平安哪能知道她在说什么,只是眼前时常有文字出现,为了掩饰自己在走神看文字,她便故作“若有所思”,这不能不说是为了“开小差”而习得的技能。

但其实弹幕里也在跟她说话,上次出现的“长安花”似乎也留了下来,对方是个学识广博的人(在傅平安看来),薄孟商解释的晦涩的地方,长安花立刻出来更详细的解释,两相结合,傅平安学的很快。

【失眠的一天天:所以你是干什么的?你不会是老师吧?】

【长安花:哈哈对啊我是小学语文老师。】

【失眠的一天天:可以说是专业对口了。】

傅平安自然不知道专业对口是什么意思,她只隐约觉得“长安花”说的还比薄长史好懂一些,三日后午饭时,她流利背诵了这诗,薄长史有些惊讶,道:“你这几天也没来问我,居然一字不漏地背下了,难道第一次就全记住了么?”

这当然是不可能的。

可是要解释也很麻烦。

于是傅平安只好点了点头。

【失眠的一天天:……小骗子。】

【长安花:啊哈哈哈哈】!

第七章

薄孟商也不是真觉得傅平安是天才了,毕竟她大家大族,又在同龄人之中颇有才名,天才也不是没有见过,甚至有年仅九岁便能作辞写赋的。

但她多少觉得傅平安记忆力不错,是个可造之材。

这之后每日晨起时和日落之前,薄孟商便教傅平安一个时辰。

薄孟商越教越满意,待他们快到都城时,这两册书傅平安已经都能背出来了。

“……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自见之谓明。’”

傅平安背完,觉得口干,稍稍咽了口口水,有些紧张地望着薄孟商,道:“长史,我背的对么?”

薄孟商望着眼前的傅平安一时有些恍惚。

或许是因为一直在车舆中不晒太阳,傅平安白了许多,于是五官显现出来,薄孟商意外地发现对方长了张相当精致的面庞——她很快意识到自己不该惊讶,因为永安王妃当年便是名冠京都的美人。

再加上吃好喝好,傅平安个子也长了不少,一个半月前给她做的衣服,衣袖都显得有些短了。

一个月前薄孟商觉得把傅平安放在太后面前,太后定然就会放弃收她做养子的念头,这会儿却开始动摇。

傅平安此时则因为自己背书成功感到得意,露出灿烂的笑容。

眼下已是六月中旬,据阿枝说,他们距离都城已经不过几十里地,车队里的人都有些浮躁,浮躁里带着喜悦,大约是想着终于回到了家乡。

因为太阳太烈,薄孟商也放弃了骑马,借口教傅平安读书呆在马车里,就算如此,身上也起了一身薄汗,她瞥了傅平安一眼,见傅平安仍在沙盘上涂涂画画,忍不住笑了一下,就在这时,马车停下,窗外有人道:“这可是永安王殿下的马车。”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