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基的那天朕发现自己是反派+番外(184)

作者:晓梦致幻生 阅读记录

房子聪面露惊讶,望着傅灵羡好一会儿没出声,朝上意识出现了一片短暂的嗡鸣,但很快安静下来,显得比之前更加寂静。

房子聪回过神来,道:“摄政王此言何意,做臣子的,本就该规劝天子的言行,引导天子拥有更好的德性,这是王道之所向。”

傅灵羡道:“前朝赵氏把持朝政,无人敢于前朝末帝面前陈言,叛军打至城门,宫人皆惶恐,末帝问赵氏发生何事,赵氏却言无事发生,末帝于一刻后在宫中被叛军砍杀,赵氏却前往梁南,这正是因

为末帝对外界一无所知,难道房丞相所要培养的,是一个这样的天子么,那丞相想做的,是否是赵氏?”

房子聪愕然无言,指着傅灵羡道:“臣绝无此意,摄政王为何吐露此诛心之言。”

傅灵羡垂眸,心中亦是隐痛划过。

少年时她在房子聪门下念书,当时不喜读书只喜骑马游猎,是房子聪的一句“你是可教之才,只是心不在此”,叫傅灵羡重新沉下心来开始读书。

她其实相信房子聪的品格,她相信房子聪的行为绝不是想要成为权臣,他只是像在教导自己的子侄那样约束陛下,并认为严苛的教导是对陛下有利的。

可是陛下毕竟是陛下。

今日她对着房子聪说出这些话,在朝上至少房子聪那一派的人,是不可能再支持她了。

但是这样一来,陛下应该能更放心了吧?

她掩下苦笑,正色道:“既如此,何必咄咄逼人,你们如此行径,是否也有结党之嫌呢?”

房子聪反应过来了,摄政王显然是投向了陛下。

但这实在令人纳闷,陛下才几岁。

正这么想着,英国公洛襄上前道:“臣以为,房丞相应不至于此,只是一时想岔了也是有的。”

田昐上前:“臣以为房丞相跋扈无状,孩视陛下,还是该罚。”

房子聪环顾四周,见三公之中,太尉洛襄与御史大夫田昐显然已经表明支持陛下,九卿之中,大农司低头沉思,太仆眼神躲闪,其余人更是不敢说话,他恍然明白,原来这朝上的风向已经变了。

他又抬头望向陛下,陛下带着一种微笑,那微笑像是神像上的,是一种不达眼底的悲悯,陛下甚至还鼓励地问他:“丞相还有什么话要说么?”

这次他真的该请辞了。

但不知怎么,真到这个时候,这句话却说不出来,房子聪双手颤抖,伏地想说话,然嘴唇翕张,那话就在嗓子眼,怎么也说不出来。

口中突然一阵咸腥,他眼前一黑,当廷晕过去了。!

第七十七章

这件事的收尾傅平安不是很满意。

因为房子聪晕倒,早朝只能先散了,她特意遣了医官给房子聪看病,却也就只得出郁结在心这样的结论。

按傅平安的设想,房子聪应该再次在她面前请辞,然后她这次就可以勉为其难道:“好,那也不能勉强丞相,朕便同意吧。”

就很完美。

也很有直播效果——直播效果这个词是弹幕教她的。

不过如今这样,差别倒也不是特别大,只是又过了几天,房子聪才呈上辞奏,傅平安自然也不批准,毕竟如果在房丞相病中就将他撤职,显得太过于不近人情,于是实质上,丞相的位置就空了下来,其职能分摊到了另外两公与皇帝的手上。

傅平安知道往后可能会出现没有丞相的朝代,但实际上丞相的职能是永远有人担任的,但其他人自然不知,觉得总该有丞相,一时之间,讨论继相候选人的,讨论麒麟阁配享人员的,讨论房子聪是否需要严惩的——这些人全部都有。

但已经无人再讨论傅平安出宫之事了。

还因为她如今开始叫人将早朝之事都记录下来,还会将部分内容公示出去,于是大家也开始越来越重视自己的发言,往往是要润色许久才愿意发表,就算如此,公示出来后,也往往会引起下一轮争论——毕竟以前说完就算数,大家的记性也不是那么好,但是如今却不一样了,那话就贴在朝阳宫门口,大家进宫出宫,都能再复习一遍。

一时之间,朝野学术讨论的风潮空前流行,而最大的受害者或成太史令司方瑄——太史令从一个默默无为的官职变成了炙手可热的人物,毕竟所有文字都是借她的手摘录下来的。

有那么一段时间,司方瑄在风口浪尖,甚至闭门谢客,早出晚归,叫傅平安看了多心生不忍,于是过了一段时间,又叫王霁站在一边,同时一起记录,这事说起来是分担太史令的工作量,实际上另一方面却是让内官头一次出现在了朝堂前,有人弹劾此事,但很快淹没在了其他众多的讨论之中。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