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基的那天朕发现自己是反派+番外(186)

作者:晓梦致幻生 阅读记录

么说呢,是否愿意继任丞相一职呢?”

阿枝提着盏宫灯往边上走了几步,于是照亮了先前被阴影挡住的一个角落,于是露出了坐在交椅之上的张启星,她仍仰头望着天空,神情震撼而肃穆,过了许久,她开口道:“荀子在《天论篇》里说天行有常,臣也常以为,所谓祥瑞之事,不过只是一种自然现象而已,但陛下,您有些太叫人吃惊了。”

傅平安道:“君子以为文,而百姓以为神,摄政王同朕谈起祥瑞,也是这么说的。”

张启星终于望向傅平安:“君子以为文,是因为君子发现了其中蕴含的规律与原理,但若不知道,又与百姓何异呢?”

傅平安笑道:“若张老成为朕的丞相,这些事自然都会知道。”

张启星故作镇定,手心却微微濡湿,如此激动的心情,可是许久没有过了。

她又望向天空,开口道:“臣可否知道,如此神迹,需要耗费多少银钱人力?神迹虽可启迪百姓,但归根结底,还是要有实际的生产才行啊。”

傅平安一愣,随即笑起来。

张启星显然是同意了,这不,都开始教训她了。

她笑道:“明天便决定在京畿实验代田法,如无意外,不出三年,亩产便能达三倍以上,这能否作为邀请张老为相的依凭?”

张启星道:“哼,那就等结果出来我再上任。”

傅平安苦恼道:“那朝中可要有三年无相了。”

张启星没有再说话。

天空中仍留有烟火的痕迹,如同在天空泼墨,留下晕开的墨迹,夜还漫长,缓缓而过,待天光一开,又是新的一年。

这年的上元节,在许多人心中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接下来两年,都没有这样的盛景,很多年以后,魏京中的百姓形容起第一次见到烟火的震撼,仍流露出难以言说的神情。

甚至于,对于后面迁来没有见过的,多是要表现出一种带着优越的痛惜来,必是要说一句:“那你是没见过,隆安六年的年头,那年上元节……”

对于百姓来说,这是数年难以忘怀的盛景,但是对于朝中大臣来说,另一件事更叫人惊讶。

年节过了之后没几天,一道圣旨便从宫中快马传递而出,那圣旨上宣布了时隔半年终于得以新上任的丞相。

张启星就在霍宅接了旨,那宣旨的王霁,一脸不敢置信地念出了圣旨上的名字——

“……汝岳上邑陈松如,拜为丞相……”

名字并不是张启星,但跪在地上接旨的确实是张启星。

将圣旨交予跪在地上的张启星后,她偷偷看了眼身边的陈宴,陈宴面无表情,但是眼神很空虚。

陈松如,是当年高祖帐下的军师,高祖开国之日,她却归隐山林,到如今已有数十年了。

很多人都觉得她已经得道成仙了。

当然,对王霁来说更重要的是,人家三十年前就是陈家的族长,可以说是陈宴的长辈的长辈。!

第七十八章

陈宴其实并不吃惊,毕竟这件事就是她查出来的,有什么值得吃惊呢?

只是她无法不承认,在查出来的那个当下,她确实是呆住了。

将这件事禀告给陛下的时候,她整个人都没回过神来,以至于陛下问的问题她没有第一时间听到,直到陛下连问了几遍,她才反应过来。

“什么?”

“朕在问,她这些年难道没有回过陈家么?”

陈宴道:“在臣印象中是没有的……”

实际上,连祠堂里都已经有了她的牌匾,所有人都认为她一定是已经死了。

陈宴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家族中仍在流传陈松如的事迹,她成为族长的时候年纪还小,族中长辈能服她的原因,一是陈松如辈分大,二是贡献高。

陈家诚然是豪门大族,但在乱世之中,凋零掉的豪门大族亦是不计其数,乱世刚起的时候,陈家便举家搬到了汝岳一带,但没过多久,佃农逃的逃死的死,族中眼看着便要没有往日的好日子了。

陈松如投奔了高祖。

陈松如刚投奔高祖的时候,高祖还没有什么声势,当时很多族人都觉得她做错了选择,要和她撇清关系,结果不过十年,高祖已统一了整个梁东,又五年,便立国了。

陈家能有今日的地位,归根结底,是因为陈松如做了正确的选择。

但是不知怎么的,三十年前陈松如放着好日子不过隐居了山林,最开始大家还觉得她或许是在待价而沽,妄图自抬身价,结果十年二十年过去,她都没有出现,大家便觉得,她大抵是死了。

毕竟高祖临别之前,昭告天下说想要见陈松如一面,对方都没有出现,那她能是还活着么?

结果还真的活着,还保养得宜,活得挺好。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