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川月(113)

作者:苏弦_ 阅读记录

“怕就怕在找到了实证。”孔肃桓没动筷子,“李怀山这个蠢货,以为阁老的弟子那么好当的?年纪小又如何?崔德良是什么人,那可是帝师!经由他手调教出来的,看看现在内阁的姚言成就知道了,一个个都不是什么省油的灯。”

“温明裳可不是姚言成。”元嵩哼了声,“姚家虽是商贾,但到底姚言成是他们家的嫡出公子,放他拜入崔德良门下,姚家也不会吝啬在他身上倾注心血。可这位呢?哼……出身未必能决定什么,可你生于何处,你眼中老早就装下了属于那处的风光。”

孔肃桓拧眉,叹道:“我知道你是何意,可七日就能摸到李怀山的门路,心性二字,恐怕掣肘不大啊。”

“衡章,掣肘二字,不是我们给的。”元嵩叫的他的字,“温明裳要查李怀山,那就让她去查,定个罪何其容易?她若是个聪明人,就该懂得见好就收。可若是再往下查,各方势力纵横交错,不用我们动手,自然有人看她不顺眼。”

“可若是她执意如此呢?”

“那便让她永远留在这儿,也无不可。”元嵩目光阴鸷,酒杯被他砰的一声搁在桌上,酒液倾洒,“要查百姓,让她去查,那帮子暴民,难道你以为会给从皇城来的人有什么好脸色看?李怀山入狱,有人感激她,但更多的,是觉着她为一个利字。”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她胜在了是崔德良的好弟子,也败在这个身份上。在百姓眼中,她依旧是自云端而来的贵家子,没人会信她满心为了他们要个公道,若是有,也不过是为了她仕途平顺,寻个合适的垫脚石罢了。”

落下的花瓣飘落在杯中,酒水被漾开一圈圈的涟漪。

孔肃桓木着脸夹了一筷子凉菜咽下,看着仍旧是有些食不知味,他默了许久,又道:“那,洛清河呢?”

元嵩的筷子一顿,面上似乎也跟着有了一瞬的凝滞。

“李怀山的这笔买卖做得太大,他惹谁都不该惹洛家。”孔肃桓道,“洛清河为何会跟着诏令过来,你我都清楚。我的人有传讯,言说她与温明裳不和,她不信人家,这次出京又带了亲信,难保她不会亲自在暗中做些什么。”

“而且有她在,你敢当着这位的面,动大理寺的人吗?”

“她未必会保温明裳。”元嵩咽下一口酒,“陛下的诏令没有这一条,人活着自然是好,可人若死了,也开罪不到她的头上。此人比之从前的那位……行事更加谨慎,温明裳在朝中立足对于雁翎而言究竟是好是坏还未可知,但就是因为未可知,她就成了变数。北境稳一时,断不可能稳一世,这一点洛清河比我们更加清楚。”

“你的意思是?”

“温明裳这步棋若是能踩着你我更进一步,那么钦州的动荡何人来找补?钦州若是悬而未定,战事一起,雁翎的背后就是一团乱局。洛清河敢冒这个险吗?她丢了接下承袭靖安侯位的可能,难道要接着丢掉洛氏这百年来手中握着的铁骑吗?”元嵩看着外头庭院的老松,“百年的护国之功,你以为咱们的陛下就不忌惮她吗?丢了兵权,等着洛家的是什么,所有人心里都明白!她洛清河绝不敢冒这个险!”

孔肃桓捏着杯盏,久久才叹了声。

“若是可以,我并不想对上洛清河。”他低声道,“她是名将,也是大梁的英雄。”

元嵩闻言也是叹息。

“为将者,自古便是如此。”

太平从来将军定,不许将军见太平。

次日暮色时分二人亲自在城下迎了大理寺的一行人。

温明裳掀帘下车,同他们寒暄了两句便应邀去了府台。

途中孔肃桓似是看了看后头,问了句为何不见镇北将军。温明裳抬起手,手腕上系着跟墨色的挂绳,只是说她似乎有自己的打算便不再多言。

反倒是元嵩看了眼她手腕上的绳子,眉头紧皱。

洛清河确实没与大理寺一起进城,诏令只说了顺路同去,却没说要她一直跟着大理寺,她在城外与大理寺的一干人分道扬镳,却留下了随行的铁骑。

这些沙场上下来的军士就分列在大理寺的车马两侧,主将不在,自然就有品阶高的人接下了暂领下令的差。温明裳对站在前头的那人有些眼熟,她掀帘时分神回忆了须臾,想起来这是那日她第一次去嘉营山时撞见的领着禁军跑马吃酒的那个铁骑。

她并不知道洛清河给这些人暗中下了什么命令,但她知道这些人只要站在这里,州府便不敢轻举妄动。

大理寺远在京城,可谓远水救不了近火,州府可以不把中枢三法司放在眼里,可钦州往北就是燕州夏郡,雁翎的主营就在那儿,要想在铁骑的眼皮子底下做文章要自己的命,那就跟火中取粟没差别。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