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月应识我+番外(194)

作者:半色水浅葱 阅读记录

温如酒离开以后,沈知蕴将擦汗所用巾帕全都丢回木盘上,叫人取走,没了腌臜的东西,殿内似乎干净许多,她晨起时才沐浴过,现下出了汗又嫌脏了,余婉熟知她习惯,她才起的念头,殿外就有宫人来禀:“殿下,热水已备好。”

“晓得了,稍后便来。”

沈知蕴也不知道自己在想些什么,温如酒似阴魂不散,人走了不假,那句有失体统的话却一直萦绕在心头,她在殿内踱步几回,鬼使神差地取了铜镜来观视面容,看着看着,心口竟无端端地热了起来。

作者有话说:

道德远覃,四夷从化——《唐通典》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琉——王维《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有些诗词引用太常见了,属于人人都知道的就没标,有时候也会忘记标,如有疑问可以留言,我自己是不会写诗词的啦,没这个水平。另外再强调一下,仿唐制,但是架空,所以我来考据就行了,大家没有考据的必要。

-----

二殿下,似乎是我笔下一款很纯情的1,说也不让说,做也不让做,怎么自己心热脸红了喂……五千多字,也算二更了吧。

感谢在2023-08-14 01:01:59~2023-08-15 00:30:07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深水鱼雷的小天使:胖太先生 1个;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小虾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洛神眼中漪、959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73章 识破

入夜, 两仪殿灯火通明。

“查得如何?”沈令仪目光投视于墙上所挂舆图,口中在问,却不大关心手下会给她怎样的回复, 好像答案已了然于胸。

作为玄鹤卫天部一甲的首位高手,孟春平时藏身暗处, 很少离开沈令仪左右,但她奉命暗查昌邑王遇害一案, 近日都不在宫中, 这夜突然回返, 的确是案情有了些许进展,她抬眸扫视一番在座诸人,不知当不当说。

坐在左手上方的是粟筠粟潇母女二人,北庭十二军的主副将, 毫无疑问是天子亲信, 但其余几位文官服饰的大人是不是自己人, 孟春却不敢作保了。

那几位大人也在暗暗审视孟春。

玄鹤卫上虞君是沈知蕴, 副手是宗年,这二人在座的都见过, 眼下这位一袭夜行衣的女郎却很陌生,方才未经通传便自行入殿已叫人讶异,将要回禀的还是昌邑王一案, 更是令人咋舌。

陛下居于妙云寺中清修礼佛多日, 才回宫便被人泼了道毒害亲侄的脏水,三司查不出什么名堂来,她调用自己的亲卫军继续查案本无可厚非, 却绕过了玄鹤卫的主手, 另外派人去查, 其中缘由就很值得深思了。

沈令仪道:“无妨,直说便是。”

这些朝臣俱都是深夜受召入宫,宫门落钥之后再被叫进宫里商量要事的情况不是没有,他们头先以为寻常,直到这时才发现自己似乎被框入了近臣之列,立时变得诚惶诚恐起来,纷纷正襟危坐。

孟春点头称是,尔后将自己查案所得一一道来:“据内侍省的宫人名册所载,宫女碧茶是泾州人,家人在多年前的一场洪灾中悉数丧命……”

她一面说,一面从夜行衣的暗囊中将相关信物递呈上去,随着叙述的展开,案情也如拨云见雾般清晰地呈现在眼前。

宫人名册被人动过手脚,碧茶的家乡确乎遭过一场洪灾,但她有个弟弟侥幸没死,还被好心人收养为子,改了名姓,碧茶与弟弟虽然没有一起长大,却视彼此为世上唯一的亲人,是以往来未断,关系依然很好。

“……数月前,这户人家称她弟弟身染怪病,双腿瘫痪,整日郁郁寡欢,几欲轻生,因她身处皇宫,见多识广,故而去信于她,不知能否寻到治病的法子。”

兴许是念情,也兴许是事发突然,碧茶只销毁了一部分信件,余下的那些被压在她的枕头底下,因信中没有提及姐弟关系,且宫人名册中也说她没有亲人存世,负责查案的官员便有所疏忽,随意弃在一旁。

孟春拱手道:“想必陛下与诸位大人已经猜到了,我遣人纵马飞奔至泾州,径直去往那户人家,却见庭院空空,一个人影也没有,听邻里说,他们是连夜迁走的,那户刘姓人家的养子双腿也被治好了。”

“几时迁走的?”问话之人是刑部侍郎陈霭,从北庭军队转了文职,于断案刑讯一事颇有经验,此次查案亦经过她手。

孟春回说:“几乎与碧茶自尽同时。”

“对方早有准备,这户人家恐怕一时半会儿难有踪迹了。”贺文秀蹙眉深思,有些遗憾线索又要断在此处。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