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月应识我+番外(239)

作者:半色水浅葱 阅读记录

“一如从前许多人污蔑你是什么奸相佞臣,但他们都是装聋作哑,明知幼主难扶,内忧外患之际,国祚危若累卵,却不愿做千古罪人迎女帝临朝,你愿意在寒夜擎灯,他们便干脆将脏水都泼到你身上,留自己一个清白名声。”

李怀疏倏然抬头,似是对这番话感到讶异,下一瞬,眼中闪过斑驳泪痕,方庭柯见之愈是心痛怜惜,走到她面前蹲下,抬手抹去她无知无觉落下的眼泪,长叹一声:“哭罢,如果是我,我也会深感委屈。”

眼前女子双肩狠狠一颤,却是忍住了堵在喉间的恸哭,她声音发紧:“从前我权柄在握,牵一发而动全身,便自视甚高地谋算全局,却忘了一个人的能力终归有限。如今我抛却所有,另起炉灶,也只为听从心声,尽自己本分,护好自己能护之人。”

“往事难追,来日难料,不如着眼于当下,所以我愿做一无所有却过得自在的李淳,不愿再做菩萨似的李怀疏。”言罢,又释然一笑,“今日听大人几句理解认同,我已觉得足够,心里很是欢喜。”

方庭柯目露慈爱:“你既想得豁达,从头再来也没什么不好,果真视我如亲长,那便再听我一句劝,不该动的感情别动,当断的情丝便断。”

“我知道大人是为我好,但这根情丝我不晓得如何断,也不想断,如果能断,这个世上就不会有李淳了。”李怀疏话语坚定,吞下一句痴傻的“我今生本是为她而来”便叩首在地,心如磐石无可转圜。

方庭柯不知阴阳玉简的存在,便不懂她所做假设有一定因由,误以为她是在用性命印证自己情比金坚,明明是社稷之才,重返要职也只是时间问题,却困于儿女情长,自毁前途,简直愚不可及!

她满脸震惊,足足怔了片刻才厉声道:“你少年入仕,风头无两,二十几岁便达到常人终其一生无法企及的高度,原本什么都不做也可青史留名,但最后你落得个什么下场?”

“你前世走了条死路,今生仍要一条黑走到底,处处有路通长安,傻子都晓得选条好走的路,你是何等聪明之人,连这般粗浅的道理都不晓得么?”

先帝在时便依稀有些风言风语,虽被弹压下来,却架不住流言不胫而走,方庭柯远在万州也有所耳闻,但她素来对皇室这些风流韵事不感兴趣,听听便罢。

自从确认了事实,她辗转反侧好几夜,终究不忍自己器重之人就这么陷入泥淖,这才苦口婆心良言相劝。

李怀疏盯着地砖纹路,并不出声,好像想法已经松动,方庭柯继续道:“今日仅我一人将你视作幸臣,你便心里难受,又是否想过终有一日纸会包不住火,以后出班朝堂被天下人议论纷纷的滋味呢?”

“想过,大人说的这些我都想过。”李怀疏轻拢指尖,呼出几口浊气,下定决心般闭眼道,“我不想被困在深宫后院,也不想浪费自己平生所学,所以想做官,也想待在她身边,人不能如此贪心,什么都想要,又什么罪过都不想受,您说对么?”

方庭柯眼睛发红,抬指对她:“你,你……”

竟是被恼得磕磕巴巴字不成句,狠狠甩袖,宽大的袍袖拂过她颊边,像是一记痛心疾首的掌掴,随后大步离去,门也没关。

新柔来时恰见到她颤若飘叶从地上爬起来,忙近前扶了一把,忧心忡忡道:“长史。”

“嗯,没事,只是跪得有些久,我又在想事情,一时精神恍惚才站不稳。”

新柔道:“大人对您确实严厉,但她用意是好的,你们可不要因为这个生了嫌隙。”

“我晓得。”新柔那夜不在场,还不知道自己这头那头传个话掀起了多大的风浪,李怀疏并不怪她,温言问道,“你怎么来了?”

新柔从怀里摸出个红绸布袋,郑重地放到她手中,笑道:“大人路上碰到我,说她忘了这个,叫我送来给您。”

这是方庭柯家乡那边过年的风俗,用红色绸布裁制一个小袋子,里面装着五枚铜钱,因为在当地“五”与“福”同音,关键是扎口的彩绳一定要母亲亲手编制,然后在除夕前日送给孩子,意在祝福。

李怀疏眼眶酸胀地接过布袋,如前两年那般将它系在自己腰间,头昏脑涨地离开了县衙。

今日这番话直达心底,她虽然早就做好决定,但仅是方庭柯失望至极的目光都令人难以承受,眼前间或闪过沈令仪与康瑶琴的面庞,她的心里乱糟糟的,久久未能平静。等回神时发现自己站在几间卖玉的店肆前,这才想起答应过则兰的事,便入店认真选了块玉佩。

银货两讫,从店里步出,阶下立着个气质儒雅的青衫女子,正是那算学了得的张言灵。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