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情敌在古代种田搞基建(769)

作者:大猫追月 阅读记录

“这位袁郡守是何出身?”

能想出这种栽种模式,想必是常年关注并参与农事活动的人。

张嫣道:“袁鸿宝年近四十,出身确实低微,三十五岁才中举人,同年中进士,原是前朝广阳郡的司马,时至新朝建立,缺乏人手,查阅档案,虽说没什么大作为,但未见有所纰漏,加上此人在百姓中也有不错的口碑,故而将他提上郡守一职,自上任以来,兢兢业业,也算是个勤勉的官儿。”

手底下出现能干的官吏,苏韵无疑是欣慰的,“既然如此,你们吏部好好核对其政绩,该提拔就提拔。”

张嫣自是应下。

而此时广阳郡下边的平谷县,县令曹贞正带着手底下几名管事穿梭在田间。

本朝开国以来,就进行了均田制,起初蓟城还不是都城的时候,这里的人口稀少,直到建都在这,这几年人口才逐渐多起来。

因人数少,县里还有很多空余出来的土地,除了租给老百姓耕种,曹贞还让他们留了二十来亩地由衙门自行请人耕种。

为的就是进行她的套种实验。

曹贞现年二十一岁,出身苦寒,原是荆州人士,父亲是个秀才,但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去世,家中无以为继,全是靠母亲租赁地主家的田地耕种,母女二人常年与这些作物打交道。

曹贞天生聪颖自小就热爱读书,秀才父亲未死之前为她开蒙,能认不少字,后来父亲去世,留下了一些书籍,使得她在年少的时候能在耕种劳作之余还能看书自学。

直到几年前天下大乱,荆州的老百姓活不下去,纷纷涌向沥州的始安始兴两郡,曹贞则扮做男孩子,与母亲一路乞讨前往始安。

当时整个沥州的西四郡刚刚经历过战争,一切百废待兴,大量招收识字的人协助衙门工作,不论男女不论年纪。

彼时的曹贞不过才十五岁,凭借早年父亲的教育和自学得来的知识,被始安衙门招去当了临时工。

找到一份活计的曹贞并没有安于现状,平日有空就去县里建设的学堂学习巩固。

那时候苏韵正下命沥州各地普及教育,许正初贯彻上边政策,第一时间就建设了学堂,这一举动也成全了曹贞一颗好学向上的心。

再后来苏韵在沥州称王,进一步加大教育进阶工作,设置进步班以及各类培训,听闻这个消息的曹贞,带着老母又赶往沥州进修培训。

沥州的进修培训是免费的,并且包吃住,曹贞在当时就享受了这一利好,平日再找零工打工养活老母亲,因她识字,找工作并不难,就这样好几年一边打工一边学习。

让她欣喜若狂的是,越国开放科举,不论男女,皆可参加考试。

就这样,她成了越国的第一批女秀才,甚至是女举人。

再后来苏韵定都蓟城,她又带着母亲进京赶考,中了进士,经吏部安排,分到京畿广阳郡的平谷县任职,上任的时候,正好年满二十岁。

鉴于自小的经历,曹家母女对土地的了解可谓是如数家珍。

小的时候租种地主家的地,因为家贫,也不敢租多,于是曹贞便和母亲根据作物的播种季节和特征,春种麦子秋种豆子,等麦子要成熟的时候就种豆子,或者根据高矮不同隔着种,没想到利用这个方法还真的管用,家里的收成比往年要好,不仅如此,她还发现,如此栽培,土壤竟变得比以前更好。

于是上任之后,就专门留了二十亩的官地进行试验。

随着这几年海贸发展,西洋的新作物也陆续被带到越国,曹贞便弄了些种子进行实验,玉米土豆棉花套种的试验初见成效,让她信心满满,下面的官员让她即刻上报,她报上去了,但郡守说已经有其他地方研究出了套种方法,不能算在她的政绩里面。

曹贞心里遗憾,但也没有办法,不过最近她又有了新的发现,将冬绿肥提前套种在山芋、棉花等晚熟作物之间,翌年春,玉米采取大小行种植,把玉米套种在冬绿肥行间,春季,当冬绿肥草的产量最高时,翻窖入土作肥料,若是能成,比先前的模式又更上一层楼。

只是如今玉米和土豆刚刚引入,多数种子在商人手里,朝廷也有,但数量也不多,分发到各地就不剩多少,她一个小小的平谷县县令,想要拿到这些珍贵的种子更是难上加难。

也只能犯愁,耐心等待其他地方产量多了能调剂一些给平谷,但她也知道,也得要三四年甚至更久之后。

一日,她从蓟城前往平谷县路上半路歇息,却看到了令她心痛的一幕。

一个小公子哥,手里正拿着硕大的土豆在啃食,这可把她心疼怀了,这么大个土豆,就算是切块种植都能种上好几株,可这人手里拿着三四个烤土豆,吃得津津有味。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