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宫(53)

作者:偷天 阅读记录

她看到的、触摸到的、爱慕的、憎恨的皆是李沁,一个一而再欺骗于她的女子!

许是天亮了,温煦的阳光慢慢透入内殿,落在窗沿的边上,李淳微微偏头,看着床榻之上正在熟睡的女子,尔后木然的垂首。

阿楚蹑手蹑脚的入了殿,朝李淳行礼,轻声说道,“圣人,该上朝了。”

抬手轻轻抚着宋槿阑的发丝,李淳缓缓收回手,轻轻起身离开了床榻,她守了一夜,她忽然后悔了,后悔与了宋槿阑深情,在此之前她的心里只有权力,那般多好,她如今已夺得大唐江山,手握千军万马!可是宋槿阑无需一兵一卒便让她溃败,呵!

这种无能为力的失控,让李淳忽然生了怨恨,她可以掌控天下,绝不让让宋槿阑操纵自己的心!

在李淳走后不久,宋槿阑便醒来了,内殿的窗户合上了,只能见到隐约的阳光,撇开眼眸看着床榻之上,昨夜她便是坐在这里守了自己一夜,酸涩的笑着,眨眼便又流了眼泪下来。

“阿楚,”宋槿阑起身掀开被子,她的身子有些虚,她睡着了但也是清醒的,秦阿伯与她说自己事气郁攻心所以才会吐血,倒是对的。

“皇后,”阿楚忙了入了内,急切的过来扶住宋槿阑,“您这是要作何?”

被阿楚问得忽然有些茫然了,她这般急切的是要作何?宋槿阑垂首轻笑着,任由阿楚将自己裹入了棉被中。

“皇后?”阿楚轻声唤道,何至于一夕之间皇后与圣人又回到了往昔,真是叫人揪心。

靠在枕间,眼眸的泪又滑落了下来,宋槿阑苦笑着,“阿楚,晚些时候差人去请宋将军入宫。”

她与阿兄许久未见了,她该如何与阿兄言明,让他辞官返乡,许是能保住性命,她此生已然无法逃脱这宿命,可是阿兄何其无辜,断不能被自己牵连!

朝堂之上大臣为中书、门下、尚书省三司而吵得不可开交,徐德睿一派自然知道圣人的心思,可若是任而为之,丞相便是如同虚设!

御史台更是一个比一个激烈的与祖士言辩驳,陈臻知晓祖公之言便是圣意,迟疑了一会便入了祖公的阵营,与魏公武相较。

这般争了半个时辰,李淳心里知晓那些关陇勋贵定然会奋起反扑,她心里倒是有些敬佩这些人,明知她心意已定,依然不肯退让。

“诸公所言,某皆听了,祖公所言有理,徐丞相所言有理,”李淳缓缓深吸,“只是,某已有决断,先存祖公之言。”

“圣人!”徐德睿俯身行礼,这大唐江山便是李家何人他皆可以接受,若相权羸弱便是已一人奉天下,若是遇上桀纣之流,若不能与之抗衡,天下便是大乱!

李淳凛然的眼眸看向朝臣,随后在看着徐德睿,“此事无需再议,徐丞相无需多言!”

此言已出朝堂一阵寂静,李淳的语气已经多有不耐,他们这些皆是一群老狐狸自然明白适可而止,进退得宜。

散了朝会,李淳独自一人留在了太极殿,案几上的折子还都为批阅,自汉起帝王就察觉丞相独揽大权,再者君王五日一朝,丞相设有府衙天下的奏折皆送往丞相府,天子只需批阅丞相上奏的折子还只能画敕,汉武帝一朝设司马可大司马亦如同丞相,前朝设三省六部可惜尚未完善,就二世而亡,由独相变成群相,丞相府独揽大权将终结。

“圣人,”杨荣入了内殿行礼道。

刚翻开手中的折子,李淳抬起眼眸看向杨荣,“何事?”

“太后宫里来人了,让您前往蓬莱殿。”

看来杨绅已经前去与太后相谈了,所以才会这般急切的见自己,李淳唇角慢慢浮出一丝笑意,她如今终于不再被杨慜如制衡!

与杨慜如见了礼,李淳跪坐在她的右侧,殿内的侍从已经悄然合上了房门,看着眼前的酒盏便是连杯壁都未去触碰。

“自三郎登基以来,我这阿娘都不曾得见你两面,”杨慜如回眸细细的看着李

淳,如今的李淳不同于秦、王府时,内敛而谦恭,现在的她眉目间皆是张狂,还有不可遏制的欲望。

“政务繁忙,还请太后体谅,”李淳笑道,手中握着腰带间的鱼袋,这鱼袋是昨日宋槿阑亲手与她系上的,若是仔细看底下还绣着槿阑二字,如同她上次做的衣袍,将那两个字小心翼翼的藏着。

杨慜如唇角浮出冷笑,“三郎可知,迎封先王一事,可是我授意?”她如何不知呢?自小她的心思便是与旁人不一样,所以她才能一步一步到了如今的位置。

李淳佯装讶异道,“母亲为何不与我明说呢,我还以为是哪些朝臣一己之私,为了迎合于我,只是母亲如今朝廷善未安稳,此事只能延后处理,望母亲见谅。”

“你有意罢徐德睿的相位,拜杨绅为相?”杨慜如心底自然是不信李淳的,只是她由如何肯拜杨绅为相?毕竟这两者自然迎立先王于她而言无关紧要。

松开了手中的鱼袋,李淳兀自笑道,“母亲,我当年所言自不会食言,不日我便会下诏封乌央为贵妃,立李络为韩王,拜杨绅为相不过是为了来日以防万一。”

李淳的言语并未打消杨慜如心中的疑虑,“我们同枝同依,你虽不是我所生,可这些年何曾将你当过外人,我亦只有你一个可依。”

“我知道母亲的心意,”李淳敛了锋芒,微微垂首,在杨慜如跟前她是不该张狂的,在她还未能与之抗衡之时,决不能让她看出自己的心思。

这般姿态的李淳让杨慜如看着舒心多了,见她肯低头,语气倒也轻松些,“听说宋槿阑又犯病了?”

“是,”李淳答道,听到宋槿阑的名字她克制自己的悸动,装作毫不在意。

“她,可是忆起了往事?”因着之前与李淳的生疏,宋槿阑的事一直未多做思量,而今三郎已经登基为帝,宋槿阑那厢也必须思量个对策,但此时必先与三郎商讨一番,莫再让自己与她生隙。

扶上酒盏的手,又松开,将鱼袋拂至一旁,李淳点点头,“宋槿阑尚不足为虑,她不知晓我的身份,不足以威胁到我,若废她也需要一个理由,朝廷尚不安稳后宫之事便暂且放置一旁。”

“我知晓你有分寸,而今宋槿阑的兄长亦在朝廷,若她二人得势怕是会如汉廷一般,外戚擅权,你我都需谨慎才好!”杨慜如苦口劝慰道,她与三郎常有分歧,但因着宋槿阑一事三郎与她一度势同水火,这宋槿阑到底有何过人之处,引得她二人频频生隙?

“是。”

过了几日,徐德瑞上书奏请告老还乡,李淳虽有挽留但徐德睿执意如此便只好同意,不久便拜杨绅为相,之前吵得不可开交的三省六部一事亦被搁置,御史台的奏折纷纷针对这个不学无术的毫无才德的丞相。

李淳召杨绅入了太极殿,将这些奏折悉数摆在他跟前,颇为无奈的说道,“丞相可是好好看看!”

“臣,臣,”杨绅俯身行礼,一时之间也不知该如何辩驳,自己作为皇

亲国戚如何做个丞相都被骂!这些御史当真是卑劣!

李淳朝杨绅摆摆手,“某知你难为,目前丞相立威迫在眉睫呀!”

“还请圣人明示!”

“如今朝中对于某多有偏颇,丞相需谨慎防着这些朝臣私下仍惦记着齐王废太子之众,”李淳兀自轻笑道,“特别是刘明仲之子,吏部尚书刘敏。”

杨绅顿在原地细细思量着,可还是没有明白圣人的用意,上前走了几步轻声问询道,“圣人之意?”

“若不得用,便杀之!”

杨绅忙点头称应,此番可以好好整顿一下这些朝臣了。

“再有一事,还要丞相亲历为之,自汉以来佛教入我中原,梁武帝一朝佛寺五百余所,穷极宏丽,僧尼十余万,资产丰沃,且沙门历来免除租税徭役,青年儿郎投机取巧而入了沙门荒废了耕地,朝廷少了徭役,于国实在不幸,”李淳历来不喜佛教,沙门脏污纳垢扩张寺院与国不利,只是当时先帝笃信佛教,她这才不敢言明。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