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直播GL(穿越)(131)

唐迎并不打算在直播的时候将一整炉的碗都画完,而只是打算向观众展示这个工艺。所以画完之后,她将这只碗放下,取了另一只提前勾线完毕,颜料已经干燥了的碗,开始施釉。

施釉的方法有很多种,内层多是采用荡釉的方式,也就是将釉料倒进去,轻轻摇晃,让釉料均匀附着于内壁之上,再将多余的釉水倒出来。倒的时候一样要匀速转动,使碗口处的釉料分布均匀。外层则有浇、蘸、吹几种方式,唐迎选择的是吹釉。碗的足底,同样采用荡釉的方式,但在施釉结束之后,需要将底足放置时与其他地方接触的地方的釉料刮去。

“大家如果仔细观察的话,就会发现不论什么瓷器,底足这一圈通常都是没有釉料的。这是因为入窑之后,釉料会有一个融化再次烧结的过程,如果不将之除去,底足很有可能会跟匣钵黏在一起。”

——随手看了看桌上的碗和杯子,好像真是这样哎?

——早就发现了,但没想到会是这种原因,还一直以为是施釉的人偷懒没涂这里【笑哭

——跟着躺糖老师一起涨姿势~

施釉结束,就要将瓷器装匣入窑了。唐迎不可能在这座大城市里弄出瓷窑,也不可能跑到景德镇去烧,所以退而求其次,选择了专门用于烧制瓷器的高温电炉。

当这台大家伙出现在镜头前时,观众们除了喊666之外简直不知道说什么好。

——有种突然从古代穿回现代的错觉o(╯□╰)o

——感觉画风陡然一变23333333

——这就是躺糖老师的套路,你永远都猜不到【doge

——噫……如果是这样的话也可以买个炉子回来自己烧啊【摸下巴

——楼上土豪,请受我一拜!

唐迎已经提前准备好了足够烧一炉的碗,这会儿按照顺序将之放进去摆好,关上门,设定好温度,还忍不住感叹,“在古代,烧窑的温度只能凭借经验,还由此催生出了‘把桩’这个职业,只有经验最丰富的工人才有可能成为把桩,是烧窑时的绝对权威,火候全靠他来掌控。但现在,有恒温炉在,一切都不是问题。”

虽然什么瓷器烧多久还是需要经验,但是最困难的部分,已经被科技解决了。

所以尽管很多人都认为机器烧出来的瓷器太过呆板,缺乏人工柴窑烧制成品的艺术性,但唐迎始终记得自己的使命——一切工艺的出现和发展,都应该是为了方便人类生活。

何其有幸,她看到了这一天。

第59章 脑残粉

修复那两只乾隆斗彩福寿瓷瓶所用的金丝, 唐迎还是使用锤打的方式制成。黄灿灿的金块在锤子与砧板之间, 就像是柔软的橡皮泥, 不断变细拉长, 有种完全由着她的心意来塑造的感觉。

——看躺糖老师弄这个感觉好容易,不费吹灰之力的样子……

——楼上你可以试试看【微笑

——弄了个金块试了一下, 结果如图所示【图片】【图片】

第一张图,金块被敲扁成了不规则带着很多坑洼的金片;第二张图, 一只被锤子砸到肿成猪蹄的手。其惨烈程度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所有看完了图的人都陷入迷之沉默, 半晌才有人开口。

——一看就好痛。

——都叫你们不要随便以身试法了【在违法的边缘试探.jpg

“叮叮”声不绝于耳,唐迎一边锤打着金条, 一边还有余裕趁着金条足够粗, 不需要集中所有注意力控制的时候,腾出空儿来给大家普及知识,“上回我们说过, 这样锤打出来的金丝,比不上花丝工艺中拉出来的金丝细, 因为锤子和砧板之间有空隙。不过, 这种情况也不是完全绝对。”

“据说在南宋时期, 就有一种叫做拍丝点焊的工艺。用这种工艺制作出来的首饰,金丝的细度是是明清花丝镶嵌都达不到的,而很多专家们研究之后认为,这些金丝是拍出来的。至于怎么拍的,无法考证。这种工艺如今已经失传, 我们也只能从一件出土文物之中,窥见其鬼斧神工之处了。”

这种拍丝点焊工艺似乎只出现在南宋时期,昙花一现。因为是宫廷御用,流传自然也不广。

到了元朝,一个叫杨琏真迦的藏传佛教僧人,把整个南宋皇陵包括公侯卿相们的坟墓全都挖了出来,所得金银财物都用来修庙。至于帝后尸骨,据说杨琏真迦将之收集起来,于临安皇宫之中筑高13丈的白塔压之,名日“镇本”,又将理宗赵昀的头颅带回北方,镶银涂漆,制成盛酒器。

古人讲究事死如事生,随葬品自然也与生前用度一样,甚至犹有过之。而遭此大难,许多珍贵的文物被破坏,许多承载着中华文化传承的绚丽瑰宝被损毁,失去了继续流传的机会。

衣青箬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