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直播GL(穿越)(170)

已经被烧过了,却还能被拿来做门槛,就说明这木头即使是在当时也是顶好的那种。

又是梓木,正适合她要做的东西。

唐迎要做什么,事先是报备过的,为了避免大家重复。节目组那边自然也是知道的。但真人秀嘛,就讲究一个真字,所以主持人拿的台本里,倒的确没有这部分内容。

他本人也是博学多闻,这会儿看到这根木头,就不由自主的想起了一个传说,“焦尾!”他一脸激动的看着唐迎,“《后汉书》里写,蔡邕偶然听到别人家烧柴做饭时柴火发出来的声音,知道是好木材,连忙抢了出来,裁而为琴,其尾尤焦,故名焦尾。唐迎你这截木头,是打算做古琴对吗?”

说到古琴的名字,焦尾可能是其中最朴实无华的一个了。其他的琴,绿绮绕梁春雷飞泉这种已经算是含蓄,枯木龙吟、松风情节,乃至九霄环佩、大圣遗音,可谓是将琴声写尽了。

然而焦尾两个字,混在期间,却是半点都不显逊色,还余韵悠长。

论装逼的最高境界。

因为太特殊了,所以主持人从烧焦的木头想到焦尾再想到制琴,唐迎也不意外。她微笑着点头,“是的,打算制一张琴。”

主持人满足了好奇心,终于带着摄影师离开,去找别人采访了。

都是浸淫这个行业数十年的人,虽然原料有限,但其他人也都选到了自己心仪的木材。最简单的就是方师傅,只挑了很小的一段木头,凑近了闻还隐有余香,听她说是樟木,要用来雕刻。

施师傅基本上将大块些的木头都挑出来了,都堆在旁边。他要做的,是一艘船——或者说是一艘船的模型,完全由各个零件利用榫卯结构拼接而成的那种可拆卸船模。做好之后,下水也没有问题。

参加节目是没有助手的,所有的工作都必须自己独立完成。因为一艘船需要的零件太多,估计有几百个,他现在已经在清点工具,打算立刻就开始动手了。

剩下的两位,一位秦师傅擅长根雕,好不容易从这些木头里挑出了半截树根,就只能用它了。根雕是创作型的艺术,而且跟唐迎之前做的核雕一样,要因势象形,这样成品就会显然自然工巧。所以这会儿他正抱着木头,蹲在地上苦思冥想该怎么创作,跟主持人说话也心不在焉。

主持人也不尴尬,“看来大家进入状态都很快,相信一周之后,拿出来的作品也绝对值得期待。”

然后又去采访最后一位王师傅。王师傅要做的东西就有些特别了,是千工床。

千工床,又叫拔步床,就是在电视剧上经常看到的那种架子床加上一个底座,底座向外延伸出一段距离,通常是三尺左右。然后四角立柱,柱子之间则是木质的围栏,在床的四面形成回廊。床身和围栏上雕花镂彩,描龙绘凤,十分繁复华丽。围栏做成门的样式,可以开合,而回廊上则可以摆上桌椅屏风等,无论更衣如厕还是品茶下棋都可以在这里完成,可谓是“足不出床”。

这种床制作工艺复杂,造型精美,据说最好的床有一千多个零件,因而叫做“千工床”。因为材料难得,制作繁难,江南一带的大户人家会从女儿出生开始攒木材,等到订婚时再开始请工匠打床,花费两三年时间完工,女儿也就可以出嫁了。

说起这个千工床,王师傅这里还有个十分浪漫的故事。

据说他的曾祖父当年做了十年的木匠学徒,才终于出师,第一份差事就是为一位乡绅即将出嫁的女儿打造一张千工床。结果在打床的时候,他跟这位乡绅的女儿相爱了。后来机缘巧合,乡绅家中落魄,原本定下的女婿又意外去世,女儿守了望门寡,原本的小木匠却因为勤劳肯干攒下了一笔身家,开了一家木器店。乡绅便将女儿嫁给了他,陪嫁的就是当年那张千工床。

所以王家的子孙学艺,出师的标准就是能独立完成一张千工床。

主持人听了一脑袋的故事,对着镜头感慨,“要不说学会一门手艺很重要呢?我有点儿明白自己为啥到现在都没对象了。当然,我并不难过,因为我知道,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们,有很多都跟我一样没对象。我,不孤独。”

大概负责后期剪辑的师傅也觉得主持人嘴太欠,未免被观众骂死,便很快接上了唐迎的画面,企图转移注意力。而不得不说,这个策略是十分有效的。

制作这一档节目,是为了向广大人民群众推广传统工艺,所以大家也不能埋头自己玩儿,要跟观众互动,还得讲解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让人民群众喜闻乐见。

所以唐迎一边清理木头上的污渍,一边道,“制琴,我们行业内通常叫斫琴。斫,本意是斧刃,引申为砍削。要制作一把好琴,材料是最重要的。一般来说,制琴材料最好是面板选桐木,底板选梓木,取其阴阳调和之意。不过如今好木头难得,所以我们都用梓木。”

衣青箬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