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同人)循环(410)

作者:宋歆 阅读记录

物品线索,哈利&艾莉丝线的猫眼绿发夹;阿斯托利亚的三色堇发夹;德拉科&艾莉丝线的星座球;星座球写得比较细,代表了艾莉丝的感情变化:送出(完好)-德拉科丢下窗户(出现裂痕里面的星星消失了)-艾莉丝从德拉科的衣服里拿到(出现动摇)-交给阿斯托利亚还回去(动摇结束)-第五卷 艾莉丝已经忘记了那个玻璃球是什么,她直接把它摔碎了(彻底碎裂结束)。

至于“环”,也就是前后剧情映照,这个我在第四卷 的后日谈基本都写了不再重复。

04 Why

这可能是我被问到过最多的问题之一了,为什么啊?为什么要让他死?为什么不让他们在一起?为什么要这么写?

我必须写在前面我不是某个角色或者某个CP的厨,我写这个东西纯属意外,我对《哈利·波特》系列的感情仅限于小学时代的喜爱,所以我不是为了某个角色写这篇文章,更不是为某个CP写这个文章,我的首要目的是“我要写一个这样的故事”,然后是“我要让这个故事达成这样的效果”,再次是“我要在这个系列里完成我从来没有尝试过的几个练习”。当构思故事的时候我的态度是完全局外的,说冷酷也不太过分,我只关心剧情最后可以达到什么效果,为了达到效果需要怎么铺垫和塑造,而至于共情那是剧情定下来后思考怎么写的事情,那个时候所有的框架都已经定下来了。

《循环》本质上,是用子世代的舞台对亲世代的故事进行了一次复盘和推演,因为亲世代的信息实在是太少了,比如五人组和亲世代是一一对应的,比如德拉科·马尔福和原著西弗勒斯·斯内普最后结局的相似。除此之外,《循环》里人物的结局是不断向原著的人物结局靠拢的,或者两边的结局有呼应关系:比如詹姆和菲奥娜最后的死亡和原著莉莉和詹姆的死亡是基本一样的;阿米莉亚死亡的时间与原著一致;原著贝拉特里克斯杀死小天狼星,《循环》里小天狼星杀死了贝拉;原著纳吉尼杀死斯内普,《循环》里斯内普杀死了纳吉尼;在《循环》现实的时间线里提到了莉莉的早亡,对应原著,等等。

我大体尊重了原著的一部分核心思想,即对爱的歌颂,原著里伏地魔最初因为莉莉的母爱尝到了死亡的滋味,《循环》里伏地魔最后因为纳西莎的母爱彻底走向了终结,在整个系列我都贯穿了“爱”这个主题,并展开了一些讨论。

关于战争与和平的思考在卷四后日谈详细论述过,第五卷 的正文里明写过,这里相同的内容就不再说了,讲一讲没说过的吧。第五卷阿兹卡班和福斯科先生的内容借鉴了《安妮日记》和它的纪录片,只差几天就能获得释放却病亡,是历史上安妮的真实经历。

在此之外,我还加了一些其他想法,《循环》和原著还有一个明显区别,我试图去强调“群体”的努力,而不是个人的英雄主义,这一点在第五卷 的大战部分集中体现。比如纳吉尼的死,从第五卷开头莉莉刺瞎它一只眼睛、到哈利刺瞎它另一只眼睛、然后是赫敏因为它瞎了得以拿着宝剑靠近、斯内普神锋无影咒杀死、赫敏补刀确认魂器摧毁,这里面缺谁都有可能不会成功。而在伏地魔之死部分,我也修改了原著让哈利和伏地魔二人对峙其他人围观的描写,改为了在场每个人都有一些动作(控制石块砸伏地魔分散他注意力等),最终用天降废墟压制住了其他人的行动线,交给纳西莎最后发挥。到最后艾莉丝对第二个预言进行了她自己的诠释,即烛火不止是他们三个“预言里的孩子”,烛火是在场的所有人,所有不甘被压迫被奴役的灵魂,这也是我想表达的东西。

在大战章我写了一句,大概是“废墟就像带着浩荡时代的重量向这里的每一个人头上砸去”,在我看来,每一个时代都一定会带着它的重量无差别地砸向所有人,但幸运的是我们从不是孤军奋战。人之所以是人,可以组成家庭,形成社会,聚集成国家,最后形成了漫长的文明,从不是因为某个人强大到用能抵御所有灾难的力量,而是因为人和人站在一起,人和人一起努力,有人死死护住身后的孩子,有人慷慨牺牲,有人从容赴死,有人后方坚守,灾难后人们在短暂的悲痛后收拾行装继续负重前行。我从不试图否认一场灾难中普通人所遭受的痛苦,但我也异常反感有人试图去抹消集体的力量去歌颂一种畸形的、不受管束的自由,所以我削弱了三个预言中的孩子在决战中的地位,他们当然弥足关键,但这一切不能全部交给他们完成,我想让所有人都拥有自己的位置和价值,当然我最后能力有限,呈现出的效果也有限。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