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染清风(31)

作者:一泓南川 阅读记录

定了定神,祁暮开始抬头抄笔记,让知识暂时压过杂念。

下课的时候,乔挽风侧头对着祁暮笑了笑,轻声问:“你梦见了什么?看你的反应好像很可怕。”

“啊,一个噩梦。”祁暮做出一副努力回想的样子,“就是妖魔鬼怪呗,现在也记不太清了。”

乔挽风看了祁暮一眼,点了点头,柔声回道:“这些根本不存在的,不要害怕。”

是啊,比妖魔鬼怪更可怕的,从来都是人心。

第15章 15

短暂的课间一过,就到了语文课。

语文老师姓朱,四十岁,是一个矮胖的,稍微有些秃顶的男人。他博览群书,学识十分渊博,讲课时引经据典,十分有涵养。关键是他性格特别好,能把十分催眠的高中语文课讲得幽默诙谐,在瀚文算是名师,很受同学们的欢迎。

他右臂夹着教案本,左手拿着茶杯,笑眯眯地走向讲台。讲台上,是课代表放好的一摞子作文本。

祁暮看着那一摞子黄色作文本,打起了精神。

上周是他们进入高中以来第一次写作文,作文题目是朱老师自己出的,说是让他们自由发挥,随便写写,看一看大家的文学功底和写作水平。

这是一篇话题作文,话题中心就是一个“挤”字,让大家围绕这个“挤”去写一篇作文。

祁暮看到这篇作文的时候,心下一惊。

因为这个话题实在太过宽泛,而且她自己其实也想不出来太过文学化的切入点,就是因为她理科思维太强,书读的又不多。

乔挽风也觉得很麻烦,因为她发散思维太强,读的书太多,对她来说无论是具象意义还是抽象意义都有很多方面可以写,反倒不知道该怎么选择了。

真是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朱老师走上讲台,拿出一杆粉笔,转身在黑板上龙飞凤舞地写下“挤”这个大字。

他翻开教案本,开始在一摞子作文本里面翻找,同时说道:“大家的作文我都看了,写的各有千秋。有按常规的去写的,也有写的比较创新的,下面我找了几篇写的不错的,给大家一起来看看。”

他翻出了一篇作文,把内容拍下来上传到了一体机上,放大给全班同学看。

骨架匀称、苍劲有力的字一出现,祁暮就认了出来,这篇是她同桌的大作。

祁暮觉得很有意思,乔挽风的字跟她温柔清秀的外表不太相符,如果说字如其人的话,那么她是有一颗狮子般的内心吗?

刚读了两段,祁暮就发现,乔挽风写了一篇微小说。

小说讲述了一对农民工夫妇为了供孩子到城里读书而弃田到城里打工的故事。农民工夫妇文化水平不高,也没有特别的技艺,在城里找工作屡屡碰壁,只能干一些技术含量低下的体力活。

两人最终找到了工作,妻子在工地上给工人做饭,丈夫则进行高空作业。结尾写道两人坐公交去市里面看孩子,因为是早高峰,人流量特别大。两人好不容易坐上公交,在摩肩接踵的环境里,矮小的妻子只能扶着丈夫的胳膊。她一边看着窗外飞逝的景色,一边喃喃自语:“这城市可真挤啊……”

全篇一千字左右,描写细腻传神,读来让人动容。特别是两人在城市里生活的片段,乔挽风从多个方面下笔,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两人艰辛的谋生图景。

“写的不错吧,这篇是乔挽风同学写的。”朱老师笑眯眯地说,“其中表现出来的感情和对社会现象的洞察力,最难能可贵。”

朱老师向下环视了一眼,笑道:“同桌来点评一下。”

呃……祁暮下意识地看一眼乔挽风,发现她也看向了自己。

祁暮站了起来,想了想,说道:“我就不从语言和结构上来说了。语言乔挽风同学无可挑剔,结构上开篇设置悬念,环环相扣,也同样无可挑剔。”

朱老师扬了一下眉毛,笑道:“两个无可挑剔,那乔同学岂不是完美了。你可不能只扬不抑啊?”

下面同学都笑了,祁暮也笑了笑,继续说道:“我要说的重点是情感和感染力。这一篇文章字里行间都能表现出来乔挽风同学浓浓的人文关怀。那一份悲天悯人的真情,那“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情怀,让人敬佩。”

祁暮继续正色说道:“我认为乔挽风同学拥有同龄人少有的在思想上的成熟感,似乎是阅尽世事后产生的一种大彻大悟。但是她肯定不是经历了那么多,所以我感觉应该是读书读的比较多,或者去的地方比较多,见了很多地方的风土人情。但从这篇文章表现的情怀来看,让我想起南宋理学家张载先生的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这两句很适合形容乔挽风同学所传递出来的人生抱负。”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