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尘乱+番外(705)

作者:王租租 阅读记录

凌非焉见明陆的胳膊虽然无力向下垂着,手上却已经捏好了指诀。倘若她再坚持下去,明陆便会拼尽气力震断经脉自裁而亡。

如此,凌非焉也不敢再明意坚持,只得将玉枢璃放入随身小囊,向昀道:“此事缓且再论,咱们快些行路吧。”

叶小舟大概料到此事会就此了结,失落神色恰被凌非焉看在眼里。凌非焉忽然意识到什么,别开视线向前行去。

五人速速急行,于小村农舍暂借一辆车马,由叶小舟驾着一路向紫麓山而行。途中天斗将自己赶到魔坳时,恰见一只鬼煞从流沙中逃出,便被他一击毙于戟下的事与众人说了,众人皆舒口气。如此,鬼雄常麾下那害人不浅的四鬼煞也已全部伏诛。来日再战,也可免去许多险阻。

不至夜深,几人回到天御宗前。但见山门前有守卫提灯巡回,却不是天御宗弟子衣装。叶小舟碍于自身魔瞳,将在山外农舍讨来的斗笠压得更低。凌非焉见状,下车径直走到宗门前。

“来者何人!”几个陌生的道家弟子远远便见了马车前摇摆的小灯,即刻持剑而来。

叶小舟见状将马车停住,向凌非焉使使眼色交换位置,便压制内息按着斗笠走向车后暗处。

那些道师们此时已拦在马车前面。夜色昏暗,他们认不出车上所乘乃是何人,毫不客气的举起手中灯笼向车上一通乱照。

“清泉弟子。”凌非焉认得这些人身上青蓝长衫外披清白罩褂的装束,不悦道:“尔等何故在我天御宗地界拦路造次。”

原来,天下九州修仙者以钦天监、潮生宫、天御宗、清泉宗、玄一门、无我门、元青派、和合派、仙火教、风农教、拜天观、真明观此十二术门为名门。

其他旁门虽也繁多,但却因诸如原因不得入流。譬如有些小宗门派心向正道,奈何对道法精勘不够难得大成。有些宗门术法大有可章却过于狠戾,为求修为不择手段,以致渐渐沦为邪修之徒。

林林种种,此消彼长。岁月长河,如浪淘沙。最终得天下向道之人认可的,唯此十二大家。又因此十二家分布于九州大陆各处,因而称之为九州十二术门。

然,此十二家虽同为道修名门,除钦天监和潮生宫为大炎和奈罗官家所设外,其余十派皆为同道之士相聚而成。所谓修道之人奉念不同,心境不同,根骨不同,悟性不同,自然所得修为也不尽相同。因而十二术门各有其所擅长,也有其多薄弱。千百年下来,十二术门弟子之间因相较道阵强弱术咒高低,难免产生不少芥蒂隔阂。

这其中,尤以清泉宗对天御宗的敌意最重。

毕竟论之两派起源,清泉宗比天御宗更要悠久深远,曾为九州世人修真入道的第一仙门。所以清泉宗的宗义更胜修仙,非是屠魔。

及至千年前,银眼夜魔为害人间,百姓苦不堪言,于是寄厚望于清泉宗,希望清泉宗的仙长能助其渡过厄困。然而清泉宗筹谋许久也未有伏魔良策,反倒是有二十五位得道真人凭五色五行阵得了先机将其封印。

此二十五人也因此一战成名,待他们在西岭紫麓山开宗明义广传伏魔之道后,世人便纷纷慕名拜入门下。加之民间本就盛传五色五行阵是天御大神亲授叶小舟的伏魔阵法,天御宗又以天御大神尊号为名,世人愈加认定清泉宗不过是人世俗夫为求登仙而苦心求索的道门,天御宗才是九霄仙家为泽福天下而设的仙家正道。

清泉宗数千年地位一朝被天御宗压了风头,便是千年不得翻身。虽说清泉宗修仙之道至今还是九州十二术门里最至臻纯境的,但天御宗既卓然独立又共济苍生的威名早已传遍了整个九州天下。

起初清泉宗于此虽心有不甘,但毕竟是仙道中人,没有那么大的尘世俗心,只管闭门清修不争名利。可惜二百年前,清泉宗女宗主柳不问与潮生宫大祭师汤立交好,偶然听得一丝关于夜幽石的往事,才知银眼夜魔祸患天下的魔石竟与天御大神有所相关。天御宗却凭此压了清泉宗八百余年,实在有道貌岸然之嫌。至此,柳不问便想查清事实真相,重塑清泉声名。

怎料柳不问出师不利,竟不知何故单枪匹马的意外殇在八莽山中。待清泉弟子千里寻来,恰遇天御宗青遥弟子围在柳不问尸身旁边。清泉弟子只道宗主暗查天御宗暴露行迹,被天御宗所害。天御宗既不解清泉宗主何故无端抹黑,又对柳不问之死百口莫辩。

等到两家对峙倒潮生宫去,汤立自知此事乃因自己多言而起,万不能再将夜幽石之秘向外泄露。于是便利用柳不问死无对证,一口咬定自己绝没与柳不问说过任何夜幽石相关的话。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