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悬黎+番外(101)

作者:玉珂君 阅读记录

“大夫怎么能一样?”秋雁还在扯淡,我不让她说了:“闭嘴,我刚就是帮忙,没对你姐做什么,记住了吗?你要再说,我就把你和你姐都赶出去。”

秋雁瞬间闭上了嘴。早知这么好打发,早威胁你了!哼,臭丫头。

下山后把人放到马车里,到城门口却进不去,喊了半天守城兵也不给开,让等明日一早开城。唉!这都什么事?出城容易进城难。

我和成才在马车外,秋雁和她姐姐在马车里。除了刚来那年在城外窝过,我已许久没这么狼狈了。马车外微冷,我和成才在城门外跺着脚搓着手等城门开。

待到天亮,我才带着秋雁,背着她姐回来了。

吩咐清越二人烧些热水,给秋雁的姐姐清洗一下,我冻了一晚也要沐浴驱寒。

沐浴一番后很是困,只是想着自己是顶户“男子”,又强打起精神去看看秋雁的姐姐是否无事,早已吩咐成才去找大夫来府里。

看了看小豆丁,小丫头睡得很香,完全没被打扰,歪歪斜斜睡着。

清越端了早膳来,清粥和三个小菜,两个饼。我喝了点粥,看见清越眼圈黑黑的,问了才知道她与清浔两人一夜没睡。便让她们吃完早饭就去休息,小豆丁今日我来带。清越不敢,她说还能坚持。

大夫来看过后,道秋雁的姐姐染了风寒又受了惊吓,不过无甚大碍,开了药方,我付了诊金后吩咐成才去抓药。秋雁感激得要跪,我知道怎么治她了,说再跪就赶走她,她哭着鼻子说一辈子报答我。我不置可否摆摆手,别老气我就好了,不图你这丫头片子报答。

总算是清闲了下来,带了小豆丁吃过早膳后就去了茶楼,我在宅子里那几个丫头不肯去休息。小豆丁很喜欢尽欢茶楼里的点心,我不让她喝茶的,孩子太小怕伤了肠胃。

小豆丁乖乖的,见我困困的,就自己在屋子里玩一个圆木球,不吵不闹。

.

.

作者有话要说:

班底拉齐!后续就该八方来财了!

42、止于唇齿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欢大掌柜睡得香。

未时醒后不见小豆丁,寻后方知正与下山来的成继,成风,成凌玩得开心。是了,得把成家村人安排到新宅去,茶楼后院改建已完成,如今也需好好重整一番。我心里做了些打算。

酉时膳后回“欢府”,先前做牌匾时,我觉得“应府”听着像“应付”,遂改作欢府。

秋雁的姐姐已经醒了,虽未大好,却已能说些话。我去看她,她已从秋雁处知晓自己被救之事,挣扎着起身道谢。我说不必,再关心句注意身体便离开了。

咋呼呼的秋雁跟在身后,絮絮说着她们的来历。原来秋雁的姐姐叫映荷,她俩是从筠县逃难而来的路上遇见的,俩姑娘在逃难路上结为姐妹。筠县位于上阳郡之南,距此七八百里,三月春水后泛起洪灾,许多人流离失所,秋雁家人皆无,映荷与家人失散。再后来映荷大病后,二人栖身破庙,秋雁卖身……

得知此事,联想到前日遇到那陈高举,我心中有些慌乱,顾不得此时酉时末了,迅速去酒楼寻杜如川,吩咐他马上召集人手购置城中的米粮。

连续几日,我与两位掌柜和三十多位伙计,把铺子里的钱大部分全换成了米粮。欢府与茶楼后院一时成了粮仓。

果然,不到十日,郡城内外聚集了大批的难民,郡守秦大人亲自带领衙差安置流民,拿了自家的存粮开设粥棚,有郡守督办赈灾进展很顺。不几日,郡城内粮价飞涨,杜如川与周诚业大赞欢掌柜有眼光,囤积如此多的米粮,此时若抛出定能大赚一笔。

我却摇头说:“我并未打算赚灾难下的钱财。”

茶楼原本能因新茶下来后生意火热的,此下喝茶人寥寥无几,郡城难民无数,郡守已下令关闭城门,只按时派衙差每日两次薄粥。郡城内人心惶惶,酒楼生意也锐减。因欢府与茶楼全是米粮,我恐遭偷抢,安排伙计们日夜轮班看守,心中亦是紧张的。

这日我登上南城墙往下看,只见城外难民坐躺无数,有越聚越多之势,老少男女,哀鸿遍野,难言凄惨。

“哎,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不觉哀叹发声,打定心意捐些粮食送予郡守救灾。

“这位小兄弟!小兄弟留步。”准备下城墙听到呼喊,转身瞧见是一眼熟的人,却想不起在哪见过。

“小兄弟!你刚刚的话在下听到了,在下感佩你的胸襟,咦……”那人打量我后道:“小兄弟,我看你甚为眼熟,请问你是否有一姊妹曾在广阳县城?”

我记不起哪里见过他,看样子三十多岁,儒衫锦衣,眸色清明。我疑惑看他没说话,不知来人有何指教。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