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悬黎+番外(78)

作者:玉珂君 阅读记录

不知流民会不会逃到广阳县,会不会波及到江文元。自己走之前买了二石大米在家中,应该够吃一阵的吧,家里还有百多两银,应该也够她花上一段日子。哎……

二十七人,里面有十三个年轻汉子,两位老伯三位婶子,六个姑娘家,三个半大孩子。整个村就剩这些。

我终是心中不忍,拿出怀里的荷包,打开数了数,大概还有十六银子,取了三两,递给刚刚说话的汉子,道:“我身上钱财也所剩不多,你们若能遇到人家讨不到饭食,便买些米粮,暂且活命吧!”

汉子千恩万谢,一行人也要跪,惊得我侧身避开:“可别跪我,你们能活命就好!”

这般喊话把车夫老伯吵醒了,醒后又是一阵解释。有老伯与他们周旋,我得了轻松。天光之后,我便背着弓箭去寻猎,一群没什么力气的人躺的靠的,我只希望能猎到些什么,大家能果腹就好。

一圈寻索下来也没找到什么野物,倒是在一处杂树堆里发现很多野果子,江文元管这个叫“糖儿刺”,以前摘给我吃过,拇指大小的果子,上面那层软刺需剥去,吃起来有点甜甜的。我全摘下,用衣摆兜了,带回马车处。

一行二十九人,每人分得十来个,不能饱腹,勉强不饿。我问他们怎地不去寻些野果野物果腹。成老伯说山头儿都是有主的,哪能乱动。哎,成家村的人果然很有骨气!真不知该佩服他们还是可怜他们。

我和老伯需要往前赶路了,若运气好遇上小村落,能买些吃食。成家村的人跟着马车,路是大家的,总不能不让跟。

老伯说不如他快些赶车,甩开他们,我觉得那样太无情,两日饿不死我们俩,却会饿死那群人。行了半日,路边有条河,我们便停下车稍作歇息。

“你们会抓鱼么?”我问成家村人。

他们中有人会,大大小小的人就拉着手组成人墙拦住下游,会抓鱼的几个在上游抓鱼,倒是抓了几条。三个婶子带着三个姑娘家,在周围寻可以吃的野果子,也寻到些土根草,我不认识那草,是一位婶子认的,摘了一大把。

我无话可说,心里无奈:你们既然都能抓鱼寻野草野果,何故饿到这地步?这,我真不能理解他们口中的骨气,与性命相比,哪个更重。

哎,或许吧!我连江文元都理解不了,何谈他们。

成家村的人逃难带着锅具和刀,一行人有一只铁锅,一把破旧菜刀和三只竹筒子。

四条小鱼和土根草熬了一锅汤,他们轮流喝着,我喝不下,去到上游喝了些干净的凉水。

便这样度过一日,次日又是寻野果勉强果腹,第三日下午果然到了一个小县城古青县。无一人饿死,我放心了,付了车夫三百个铜钱,便与他告别了。

“欢歌兄弟!大恩不言谢,你对我成家村人的活命大恩,若有来日,我成家村所剩这些人一定报答!”领头的成二伯道。

两日多的相处,两方已互通过姓名,我让他们叫我欢哥儿,被叫成了欢歌兄弟,也知了他们成家村的“成”是成为栋梁之才的成,是他们中一小伙说的,至于他们的名字,完全记不住,都是排行加小名。

问过他们之后的打算,成二伯说先靠着欢歌兄弟给的活命钱安身立命,在县里找些活计做,不让成家村断了根。该做的我已做,便也与他们告别。临行他们问恩人兄弟要去何处,我道上阳郡或青阳郡是远离旱灾之地,此行往东南二郡去。

当日在这个小县城里歇息,购了一把防身的匕首绑到裤腿处,第二日买了干粮雇了马车,继续南行而去。

*

过了五六日,广阳县果然进了很多流民。好在江文元并无事去县城,家里除了少了一个人,余下的什么都不缺。她本就是耐得住寂寞之人,不似那人那般喜欢热闹和新奇。

伤心了那日之后,坚强又柔弱的女子,重新背起了药篓,整日在山间寻药草,挖药草,归家晒药草,理药草。

她的生活中只有采药这件事,日子平平淡淡,恍如别无他事。

*

辗转至上阳郡,我已奔波月余。

此时已十月中旬,天气将寒,手中仅剩十一两银,眼下当务之急便是寻一个栖身之所。

恒晟由一都,四大郡,十小郡所辖。都城便是渝安城都,又称渝都,安都,是恒晟朝廷所在之地。四大郡除了上阳、青阳,还有云阳郡和玥阳郡。云玥二郡靠近旱灾区,我避开了。来到上阳后,只逛了一日便决意留下,上阳郡官员吏治口碑好,郡中富庶且百姓看起来生活富足。机会应该不少。

我向下榻的客栈小二打听附近可有房子能租,要独立且安全的小院,小一点也可,我就自己一人。小二介绍了自家亲戚的小院,很小,我看后却非常满意!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