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悬黎+番外(80)

作者:玉珂君 阅读记录

一咬牙又给管事塞了二两银,问栎山那山头租下需得办些什么文书?能不能行个方便指个路子?管事收了银,明白告知需丈量土地后才知多少银,不过栎山是荒山,让我放心,便是包下也不会收取很高的土地税银,如今已腊月,派人上山丈量不便,春日正月之后再来办理妥帖些。

有钱好办事,得了身份碟文,大事完成一半,又得了包山头的消息,我心安下些许。余下之事便是须得在正月过完之前赚到银钱,尽快包下山。

出了管事衙门,我便回了租住的小院。

这些日子都租住在村里,有十多日没回小院,钥匙是藏在门侧砖缝里。家中并无甚贵重物品,对我而言,最贵重便是江文元做的那只荷包。

有一回带到山上,染上几滴血,我实在心疼不行,后来再也没有随身带过这个修竹荷包了。里面什么都不装,放在枕头底下,若装银钱恐小贼连银带荷包一起取走。有没有小贼我不知,成日不在家却得防一防。

静坐下来数数自己身上只剩三两的银,寻思着趁腊月做点什么再添些银钱。如今文牒有了,却不想去做那一个月八百文的账房先生了,来钱太慢。得做点什么生意才行,猎捕不是长久之计,全看运气的事于现在的自己来说有些鸡肋。

她出阁之日在三五月后还是一年半载,我不知。出嫁前凑嫁妆给她仍感有点为难。百抬嫁妆,亏我当时夸得出口!

现下我想到的来钱路子就是包山头,抢茶。

早先在广阳县仁心药铺喝了那茶之后,我便问过江文元,后来又与掌柜打听了。

在恒晟朝,茶叶又称药茶,因清火名目,止渴生津,且量极少,只有富贵人家才喝得起。便是那日喝到的劣质茶水,还是仁心药铺里上好的茶叶。我从而也知道恒晟朝这里的人不懂炒茶,只会熏蒸后晒干。且茶树生长需气候温和,土壤肥沃,雨量大等条件,竟无人种植,全靠野生。

真是大大的浪费资源!……天赐机缘。

广阳县是没有茶铺的,食楼酒肆里供的水都是白水。我寻思着这几日在上阳郡城走走,看看是否有饮茶之地。

次日还是把自己打扮成男子装束,去寻药铺子。

从药铺的周掌柜这里得知,他铺子的茶叶也是药用,祛痰明目,消热解毒等功效甚好。我向掌柜买了百文钱的,不过堪堪二钱。上等茶叶一斤需五两,中等三两,最次也需一两银,此间茶叶可真是稀少又昂贵!

心里有底了,炒茶便是我的第一要事。那么多茶叶要抢茶,必然要雇人采茶和炒茶。

首先,雇人的话,得是靠得住的。我虽不会炒茶,却观摩过外婆炒茶,且从小耳濡目染,又被自家老头子灌输了无数茶文化,算是半个懂茶人,自问至少比恒晟这里的人懂。

其次,需要租个店铺,我要开茶楼。恒晟朝第一间茶楼,走在路上我连名字都想好了,就叫尽欢茶楼。日后……若日后茶楼遍行恒晟,总能传到那女子耳中,她便能知自己一切安好,也会放心自己的吧!

末了,需培养心腹一类的人。凡物稀,则贵重。我需人守得住商业机密,那么一大片的宝树,总不能让别人与我抢。

然而,想太多毫无意义,当下首当其冲之事,便是先有包山头的钱。

饭一口口吃,事一件件办。不急!

如今无甚大事,除了心头执念为心里的人送上丰厚的嫁妆,再无他想。

思来想去,我决定做些孔明灯卖。说做就做,仅剩的三两半银钱,花了二两买了彩纸和竹片。日日在家里扎孔明灯,扎好的孔明灯把空着两间屋子摆满了。

腊月二十五,上阳郡大集。

我去城西雇了三个佣夫,每人三十文,帮我搬至集市上,开始“摆摊”。

“这是作甚的?看着像大灯笼。”有路人问。我尽心解释,还示范着放了一只,路人摇摇头走了。得,没卖出去还损失一只。

摆摊的难就难在我实在不好意思叫卖,不会像隔壁小贩那样大声呼喊“瞧一瞧看一看咧……”偶尔来问的都是些看着孔明灯好奇的,这般下去来一个解释一通,偶尔放飞一只,我觉得自己会血本无归。

多少英雄弯过腰,本女侠却拉不下脸呼喊。

终究是太过矜持,午时已过,摆摊的我一只孔明灯没卖掉。雇的佣夫只会看着灯,他们是干力气活的,口舌也笨,教了他们三遍,竟连向过来询问的客人解说都学不会。我干脆放弃了,有人问就自己耐心解释。

佣夫们也窘迫,在这里看了半日的灯无人买,若酉时三刻我这雇主仍一只灯没卖掉,他们得原样搬回去。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