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唐妆浓[太平公主×上官婉儿](290)

作者:江明空 阅读记录

二层摆着两章桌案,一张齐备笔墨纸砚,上面还有诗笺和手记,写了一半摊开在那里。另一张桌子就有些空旷了,太平盯着它看了许久,看得有些出神。

“怎么了?”

“我在想啊……在这张桌子上做,会是什么感觉?”

“你想什么呢!”这种话也说得,婉儿真想捂死她的嘴,“这里可是藏书楼,这样——神圣的地方。”

“南郊荒林也不行,藏书楼也不行。不行就不行吧,诶,婉儿还真是不解风情。这也不要,那也不要,搞得本公主像发情的猫儿一样,天天在你耳边叫唤。”她叹口气。

“什么叫像,你不就是么?”婉儿反唇相讥。

“你——你再说一遍,说不说了?”太平按住她的双手,妄图以蛮力使她认错服输。婉儿想抽回来,几番挣扎,却无能为力。回想起来从前,似乎相敬如宾的多。这样的打闹,统共也没有几次。

太平顺势按着她的手,引向自己腰间系带处:“生辰的大礼,都给你带过来了。婉儿,真不要拆么?[R12] ”

[R1]此处根据郑愔的《昭容别院献诗》描绘。别院未曾提到藏书楼,且既有别院,应有主宅。可能婉儿在长安也有两处或以上房产吧,至少作为昭容,宫里肯定有内宅。

[R2]李显不是傻子,韦后更不是。你咋样解读都行,只是千万不要把斜封官看作单纯的弱智行为。

[R3]这段主要根据寇研《上官婉儿与她的大唐》改写,原文更详细,有兴趣可以一看。指路中州古籍出版社版本第172页。总而言之,婉儿将一个可以参政议政,但是政治地位较低,人员流动性强数目不固定,管理混乱的文馆,打造成了一个选拔人才不拘一格的文化机构。

在这里多说几句,从来没人说过婉儿是通过修文馆选人才,然后再通过斜封的渠道举荐做官,以此和韦后抗衡。这是我本人的想法。一来这两件事的确几乎是同时发生,很巧合。二来,一边斜封一边选拔人才的婉儿,的确有点精神分裂。

一、放一点史料:

《大唐新语》记上官婉儿“大搜遗逸,四方之士应制者向万人”。

《新唐书??上官昭容传》云:“婉儿劝帝侈大书馆,增学士员,引大臣名儒充选,数赐宴赋诗,君臣赓和。”

《资治通鉴》:夏,四月,癸未,置修文馆大学士四员,直学士八员,学士十二员,选公卿以下善为文者李峤等为之。每游幸禁苑,或宗戚宴集,学士无不毕从,赋诗属和,使上官昭容第其甲乙,优者赐金帛;同预宴者,惟中书、门下及长参王公、亲贵数人而已,至大宴,方召八座、九列、诸司五品以上预焉。于是天下靡然,争以文华相尚,儒学中谠之士莫得进矣。

《新唐书》、《唐六典》记载修文馆初建时职能为:掌详正图籍,教授生徒。朝廷制度沿革,礼仪轻重,皆参议焉。婉儿以前,修文馆尽管为常设机构,但只设学士和直学士,而没有设大学士。学士和直学士的政治地位也比较低,学士的人数也不固定,“并所置学士,并无员数,皆以他官兼之”。

《景龙文馆记》记载:至若幽求英隽,郁兴词藻。国有好文之士,朝希不学之臣。二十年间,野无遗逸,此其力也。可见上官婉儿在这些方面的巨大贡献。然而后世某些史家(说的就是你,司马光)出于偏见,认为上官婉儿所重者乃文学之士,而“于是天下靡然,争以文华相尚,儒学忠谠之士莫得进矣”(你看看,这一句意思是“于是天下都纷纷以文辞相尚,朝廷敦品守节习经之臣就越来越少了”,这也太明显在乱骂吧,心疼我婉!)。其实这种观点并不客观,因为修文馆还要负责整理修撰典籍,这些工作并非纯文学之士所能承担,司马光在《资治通鉴》卷二〇九中也不得不承认,修文馆“选公卿以下善为文者李峤等为之”。而李峤在当时就以忠直著称。《新唐书??上官昭容传》则说,修文馆诸学士,“引大臣名儒充选”,可见并非全为文学之士。

张说是当时人,他在为上官婉儿文集所作的序中说:“搜英猎俊,野无遗才,右职以精学为先。”

由此,我们可以大致描绘修文馆的功能作用,以及大概知道婉儿为何改革修文馆。

二、最后放一些大家对婉儿改革修文馆的评价:

(来源于网络)上官婉儿设立修文馆,广召当朝词学之臣大力开展文化活动,主持风雅,与学士争务华藻、写诗赛诗,对文人提拔奖掖。近代文艺理论家谢无量称“婉儿承其祖,与诸学士争务华藻,沈、宋应制之作多经婉儿评定,当时以此相慕,遂成风俗,故律诗之成,上官祖孙功尤多也。”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