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抹斜阳(76)

作者:顾行之 阅读记录

就像她跑来奶茶店干活,也是把这份工作想得太简单了。最初还以为就是弄点水冲一冲,放点儿东西进去泡一泡,不就可以了么?

然而到了岗位上她才发现,每一样饮品的制作都有着其独特的流程。南方人在这一点上的讲究,跟北方的饮品店相较,就好比南方的早茶和北方的早餐一样差别巨大。不仅流程繁复,每个配料的制作工艺也都不一样,细致到一度两度的温度,也看重一克两克的甜度。

特别是许信工作的这家店面,上面的老板是个台湾人,他所要求做出来的奶茶要像中国博大精深的茶文化一样深入浅出。每道原茶都要经过不同时长的烹煮,气味火候哪一样都不能差,经理和店长的作用就是茶的品控,每天做好的茶都要经过店长的品鉴,茶的涩味不能没有,也不能过重。

在北方,你在饮品店喝到的奶茶,茶水很多都是随便用开水泡一下,甚至很多不正规的小店就是用开水在糊弄顾客,其余的一律用各种口味的添加剂代替,想喝什么味儿的都有,但那种虽也叫奶茶却跟茶毫无关系。

许信需要从头学起,了解每款茶的特性,记住每款茶的名称,甚至考核的时候还要能够背诵得出来茶的产地和典故。

红茶、绿茶、乌龙茶、四季青和普洱茶这五种茶是最能被人们所接受的做奶茶的基础茶水。其中红茶和绿茶的销量最好,以其茶香浓郁又不厚重,尾调爽口而被人们所喜爱。这些都还只是最简单的基础知识。

但对于许信来说,记住这些理论知识真的没什么难的。真正的动起手来才会知道自己到底有没有这方面的天赋和到底适不适合这个行业。因为每天煮茶的时间很紧,通常是要几个茶同时进行,时间长短不一样,温度要求不一样,加冰不加冰,加多少冰也不一样。经常是忙了这边,那边想不起来到了85度就要关火的茶,这边关了火,又忘记了那边的茶加不加冰。就这种情况下,一个星期许信就要把这林林种种的事全部学会并且能够不出错的熟练操作。

期间因为操作过急,许信还一度被开水烫伤了手腕。幸好及时用凉水冲洗,后来又去药店买了镇痛去疤的药膏连着涂了半个月才没留下烫伤的疤痕。

许信自觉自己没有小瞧过任何一个行业,但她也从没想过在一个小小的奶茶店里面需要学习那么多的专业知识。但同时,也感觉庆幸,好在老板是这种吹毛求疵的人,让她在打工的同时还学了一门手艺,以她在店里学到的东西,就算回到老家没什么合适的工作,自己开一个小小的饮品店都是绰绰有余了。

所以开头许信才说,没有做不好的行业,只有成功不了的废人。如果哪个行业都能做到像这个奶茶店一样把所有要做的事细细的究到根源上,恐怕都会成为行业中的翘楚吧。

但所谓奸商奸商无奸不商的道理,许信也是在这帮台湾人的身上见识到的。

原来许信所在的奶茶店追本溯源是直属于一家茶饮原料公司的,公司的主要经营项目其实并不是卖奶茶,而是销售自己的茶叶原料和各种奶茶中所用的各种成品和半成品配料包括开奶茶店需要用到的各种器械柜台等等。公司的老板、经理都是台湾人,合作的伙伴里也有台湾人。

可能是原料问题比较复杂,利润点也没达到老板的预期,又或者仅仅是人性中的贪婪作祟,老板就把主意打到了加盟商的身上。没错,原本只有一家门店的公司为了吸引人傻钱多的加盟商出现,又新开了两家分店。老板整日动不动就要领人来店里实地考察一番,品茶,介绍,期间也拉了不少人进来,有时间的时候就跟员工一起培训。可等曲终人散了之后,背地里又会把许信她们这些员工召集起来重新下发一套茶的sop制作流程,要她们按照后发的标准来。这样,就没有任何一个加盟商能做到比总店的生意还要好。等她们交了加盟费,买了器材原料回去,也做了这种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培训之后,公司就不再管其余的事项了。至于之后这帮人能做到什么程度,多长时间倒闭那就不是公司需要担心的问题了,反正还会有下一批待宰的羔羊自动走进圈套里来。

要说南方和北方差距大,那是十分巨大的,不只是环境气候和饮食习惯这些,就连人的本质都不一样。许信在深圳工作所接触到的基本都是南方人,甚至还有像她们老板经理这样跨海而来的台湾人。给她感觉最明显的就是,这些人全都工于心计,喜欢斤斤计较。上到四十来岁的老板,下到十七八岁的员工,没有一个心思单纯的。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