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笔画唐(56)

作者:王归田 阅读记录

早前还担忧荒地难耕、引人不满,熟料流民根本不介意,还称有地就好。

不得已之下,张适只能将檀州、顺州及幽州,都纳入规划范围。

千户一屯,硬生生将乌泱泱的流民,以屯为单位,妥善安置到荒僻各屯中。

剩余的,只能交由他们自己来了,如开荒造宅、掘井取水、日常如何生存等。

因决议田款延后清偿,除了田契、户籍须一式两份登造外,还有一份「欠条」。

欠条规定:五亩田,共作价五万钱,须于五年内偿清。

若上苍有灵,使未来五年内风调雨顺,五亩田一年两收。

亩产五石,一石百升,一升至少能卖得五钱。

五亩田收成两次,得五千升,共能卖得至少两万五千钱。

农户每年以一半的收成抵偿田款,还能剩一半。

虽压力还是不小,但一口人一年到头,也吃不完三石粮食。

除却口粮外,盈余多多,确实是与民休息的良策。

……

按张适所想,如此继续又执行了半个多月后,蓟州城内规模浩大的流民压力,终于得以缓解。

回幽州的路上,张适特意前往蓟州荒郊,某个千户屯。

远远地,他瞧见一孤身抱着孩童,挥汗开垦荒地的年轻女子。

瞧见张适来了,那女子眼神隐隐泛光,放下犁具,抱着孩童走过来。

“都尉大人。”

张适摆摆手表示免礼:“早前想安排你去幽州,你……”

不等张适说完,女子便贴心道:“小女子能得以安顿,便满心感恩了,况且承蒙大人多番照料,已叫大人额外,添了不少麻烦。”

“与其他同乡一道,在这柳山屯定居,小女子心满意足。”

张适还想说些什么,蠕动了下嘴唇,仍旧什么都没说出口。

此女子名谓朴秀香,新罗国咸兴人。

适逢新罗战乱不断,朴秀香随父母长兄一道,颠沛逃难。

终是没逃过家破人亡境遇,父母与长兄惨死途中,只剩她抱着长兄的幼子,躲过劫难。

听多了新罗流民疾苦,但听得朴秀香之事时,张适的恻隐仍连连波澜,因而才多番,私下伸以援手。

“你带着孩子,孤身一人,往后怕是也……”

“小女子得了田,往后只消自食其力,就能渡过难关。”

“实在不该,再为大人添乱。”

……

回到幽州后,张适事无巨细,以数十页公牒,对刘宛筠汇报蓟州事宜。

“张都尉办的不错,很细心呢。”刘宛筠细细看完后,首肯道:“比起武将,阁下或许更适合做个文官。”

被以「阁下」尊称,张适连连惶恐:“镇抚大人高抬了。”

犹豫间,张适终于摸出腰间公牒,递给刘宛筠。

翻开一看,是他的退兵籍申请。

“镇抚大人,近两个月来,末将忙于蓟州之事,不知不觉,心思便从军中,转移至个人私事上,恐再无心力,担这统领千人的都尉之职。”

“请镇抚大人批阅。”

此时退籍,明显比一年后退籍,损失不少,至少十亩良田及一半安置费,没了。

决不是头脑精明之人,乐意做的蠢事,定有其他事由。

沉默间,刘宛筠从旁取来一沓公牒。

全部都是退籍申请,共近千份。

一瞧这,张适微微错愕。

“怎么会……”

刘宛筠微笑:“跟你一样,遇到了想要照顾的人。”

被说穿心思,张适老脸一红。

“那……大人批了吗。”

刘宛筠不摇头,也不点头,只道:“比起批或不批,还有第三选择——”

“提前一年递交退籍申请,可先领十亩良田、十两金安置费,及十石小米。”

“一年期满,正式退籍。”

闻声,张适几乎高兴到笑出声来。

旋即满心感激,抱拳行礼道:“大人足智多谋,目达耳通,体察上下,末将膜拜。”

“奉承就不必了……”刘宛筠无奈一笑,写下一份回批公牒,递给他后,道:“卢龙镇位于大唐北境,战火可能还会有,但总归能偏安。”

“我希望张都尉,能花些心思考学,将来退了兵籍后,在卢龙镇,领个安抚使做做。”

“上领朝中指派,下督导各州刺史,巡听民言,以民为计。”

“经蓟州流民安顿一事后,我以为,张都尉有此才能。”

闻言,张适心头的激动澎湃,难以言述:“谢镇抚赏识!末将定不负重望!”

……

离开营帐后,他翻开回批公牒,反反复复的看。

接下来,他能凭这加盖了镇抚印鉴的公牒,领黄金十两、小米十石。

尔后再去刺史府,自选十亩田、领取地契。

朴秀香接下来的日子,就能凭他领来的安置费,过的没那么艰辛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