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见云,胡不归(285)

高颎的眉宇间没有半分怨气和衰败之相,还取出南茶奉于笑澜,说到当年刚出任尚书左仆射时,母亲就曾告诫他,富贵已极,福祸难料,让他谨慎小心。他始终记得母亲的告诫,近几年更是常恐祸变,杨坚之所为,让他难以施为,还颇有些寒心,如今贬为平民,倒是一身轻松,他的使命终结了。“大驸马定会不解,为何某会将此事说与你听。不知大驸马有否察觉,朝上如今气氛诡异,原本属于两股势力的臣子合流,朝间一股暗流蠢蠢欲动。大驸马宅心仁厚,又得皇后信任,只是人心难测,世事难料。谨慎小心四字还请大驸马牢记。”

杨笑澜一揖到底,许久。对于高颎,她心中充满了感激和崇敬之情,隋唐盛世起于大隋,而隋的繁华,高颎功不可没,若是没有高颎,杨坚焉有今日。只是,建国的理想抵不过岁月的蹉跎,抵不过权力对人心的腐化。杨笑澜无比清醒的知道,高颎的志向要待几十年之后在另一个君王的手中完成,彼时,江山易主,他们理想中的大隋,终会沿着历史的车轮前行,最后终结在杨广手中。杨笑澜不知为何英明又有作为的杨广会将大隋的江山速速耗尽,但她知晓,她曾见过的历史无可逆转,而个人的命运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不过沧海一粟。

朝堂上度过了一段平静的时光,长孙晟终于带着染干驶入长安。对于染干的到来,杨坚十分高兴,重赏染干之余,还封了长孙晟为左勋卫骠骑将军。到了十月,杨坚册封染干为意利珍豆启民可汗,同时命长孙晟率五万人在朔州筑大利城安置在战争中归依隋朝的万余突厥人。鉴于原先嫁于启民可汗的安义公主早早去世,杨坚又将一名宗女杨绾嫁给启明可汗,封号义成。

杨笑澜再次见到已被封为义成公主的杨绾是在杨坚跟前,独孤皇后也在,宫人向杨绾讲述着嫁去突厥后的种种事项。杨绾听得认真,脸上没有丝毫的不愿。末了,杨绾道:“陛下交给绾绾的不是儿女私情,是军国大事,绾绾深知,请陛下放心,谢陛下。”尚存些稚嫩的面容庄重,掷地有声。

杨笑澜听来心酸。杨绾温和坚定的神情令她想到了少女时期的杨丽华,那时她听着父母要将她嫁于宇文赟,会否也是这般坚韧的认命。杨丽华会否也这样同杨坚与独孤皇后讲,嫁于宇文赟,不是儿女私情,而是家族大事,事关兴亡。听宫人称她为义成公主,杨笑澜才猛然想起,原来这个女孩就是她曾经在书上看到过的义成公主,在很多年之后,她曾为了她的经历而唏嘘不已。

这个肖似杨丽华的坚强女孩,将先后嫁给启民可汗、始毕可汗、处罗可汗和颉利可汗;她将救助在雁门被突厥军包围的杨广;她将把萧美娘从窦建德处接走,一同在塞外生活一十八年,还因是否要为杨广报仇与萧美娘产生嫌隙;最后李靖打败突厥,而她,以隋朝公主的身份终将死于李靖之手。杨笑澜曾经想过,萧美娘尚且能安然回到长安受到李世民的照顾,她缘何不能?只要她愿意,就必然会受到李靖的礼遇,只是……她想,她兴许是自杀的。这个女孩今后的一生将在陌生遥远的突厥渡过,但她的心却时时刻刻系着大隋,至死不渝。

想到此处,杨笑澜一个晃神,险些落泪。

她的表情从来不会漏过独孤皇后的眼去,回永安宫后独孤皇后问她怎么了。杨笑澜答道:“想到义成公主将来未知的命运,便觉难以抑制的伤感。”独孤皇后道:“义成尚且懂事,明白这事关国家,缘何笑澜……”

“是,我懂得。纵然都是为国,可是又有谁会记得?战士们在前线杀敌,攻城掠地,一将成名,永载史册,可是她们呢?有多少人会记得,为了让一个几乎灭族的突厥人和他的同族对立,要牺牲一个又一个的宗室女子,这些女子嫁去之后,还不能与她们的夫君同心,因为她身上还背负着国家的使命。更别说,为了所谓的家族利益去联姻,为了笼络一个看似有才华的下属,将女儿下嫁……我只是在想,究竟到几时,女子才能摆脱作为祭品作为牺牲品的命运……”

独孤皇后注视着平静道出大逆不道之语的杨笑澜,她能明显地感觉她的愤怒、无奈与哀伤,她记得自己曾同她说过,莫要再说这些,免得招惹是非,杨笑澜听了,但多少年之后,她天生的正义感又一次冲破了她的劝告。这一次,她不欲教训她,她只觉得,此刻,眼前义正辞严的女子散发着一种特别的光辉,那是一种独属于杨笑澜的正气的光华。她抬起手,放于杨笑澜的脸侧,感受她逐渐发烫的皮肤的温度,她在心里默默说道,若是上苍有眼,她能弃后称帝,君临天下,那么眼前这个小人愿望当有希望实现。

寿头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