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纪(669)

作者:看长亭晚 阅读记录

那悠长的铃声回荡在风中,数人驱赶马儿向前走去。洛元秋看见何依与何祎在队伍中段两侧,一前一后相隔不远,便调转马身,问最近的何祎:“这附近还有村子吗?”

何祎道:“从前有,后来听说要打仗,都迁进关里了。”

洛元秋微怔,又觉得阿妙不会骗自己,又问:“除了村子呢,这附近就没有地方还有人了吗?”

何祎想了想说:“在那座山的背后,有一片地方不受风雪侵扰,倒是时常有人会去围猎,多半是启国的贵族们。”

难道阿妙是贵族之女?洛元秋想起自己答应过她的话,预感这次恐怕要食言了。

见她神色有异,何祎道:“出了什么事?”

洛元秋摇摇头:“没什么。”

其实她心知自己大可不必这么认真,这一切不过是幻象,终究会有消失的时候。

可为何她心中始终有些不忍?洛元秋想不明白,干脆不去自寻烦恼来为难自己。

十日后为避开追兵,队伍转入阴山南道,抵达昌河关。这座关隘依地势之便,凭天堑抵御外敌,在风雪中屹立了近百年,可谓是一座雄关。原本以为守城的将领必定十分难缠,没想到一见他们手中的陈国通关文书,便立刻放行了。

出关后众人尚有些回不过神来,只得按捺着激动的心情向陈国边境行去。一路上那首领将文书翻来覆去看了不知多少遍,最后珍而又重地将这一张薄纸收好。

只要出了关就等于离开了启国,就算到不了陈国,至少也不会再有性命之忧了。笼罩在头上的阴云尽去,一时之间气氛宽松了不少,许多人之前连大气也不敢出,如今也能说笑几句了。

出了昌河关后再向南行,不过半月便见到了青绿色的草地,再向下就是陈国的边界了。洛元秋在马背上回头看着漫天风雪远去,雪山只余轮廓,仿佛远在天边,顿时有些恍惚。

接连数日赶路,人马疲惫,首领下令原地扎营休息,众人连忙卸下行囊,放马儿去吃草喝水。

这时从后方传来何依的呼唤:“应姐姐!”

洛元秋闻声朝她走去,遇见她的人纷纷道:“应师。”

洛元秋早已习惯了众人对自己的称呼,甚至有种错觉——或许她就是应常怀,只是暂时失去了记忆,忘了自己是谁。假以时日,迟早会把前因后果都想起来。

这种念头就像水底的气泡,时不时会浮起,时间长了,难免让人有些心惊。随着行路渐远,越来越觉得这一切真实无比,洛元秋不止一次陷入这种错觉中,好像自己真成了应常怀,肩负着送族人回归故地的责任。

每当这时她都会看看青光,在心底反复提醒自己,她已经下过决心放弃了这柄剑。她是洛元秋,并非是那个千年前的符师应常怀。在日复一日行程中,她只能把真名与过去放在心中,无法向旁人提起只言片语,这滋味着实有些不好受。

何依顺手牵过她的马去吃草,见左右无人,小声问:“你是不是不高兴?”

洛元秋心中烦躁,这其中原因自然是不能对她明言,只好左言右顾,道:“我在找一个人。”

何依好奇道:“你要找谁,他在什么地方?”

洛元秋含糊道:“那是我的……一个朋友,我和她失散之后,就失去了她的消息。”

何依安慰她:“你不要担心,她肯定也在找你,你们一定会见面的!”

话倒是有几分道理,洛元秋精神一振,要是师妹也在这个世界,不管她现在是什么人,什么身份,她也会想尽办法来找自己。她并非不想来,而是途中被阻隔了。这么一想,洛元秋突然就觉得心中安定了许多。

若说这世上有一个人,能够过‘应常怀’的外表下认出她真实的样子,那非景澜莫属。

洛元秋微微一笑,道:“那就承你吉言了,我也想快点见到她。”

何依到底是孩童心性,心中藏不住事,都清清楚楚摆在脸上,担忧道:“再过几日就要到南玥关了,我们真能进的了陈国吗?”

“你不想去吗?”洛元秋问。

何依犹豫着说:“我们都已经离开阴山了,也不会再担心有人来把我们抓回去,为何不在这片草场住下来呢?去陈国……不是更麻烦吗?”

洛元秋随手折了根草夹在指间把玩,道:“只要传言还在,无论在哪里,你们都等同于身处险地。”

何依急道:“可我们真的不知道什么长生不老药啊!”

洛元秋用草编了个环戴在手上,说:“相信的人自然会信,就算是假的也会信。”

“这是我第一次离家那么远,”何依垂头丧气道,“我从来没出过阴山,我们之中也没人到过北冥,亲自看上一眼。听循叔说,世上辽阔的海就在那里。我们的先祖在海下建了王城宫殿,这是真的吗?”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