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长安(169)

作者:于欢 阅读记录

“吴郡有一位神医,观人颜色谈笑,便知疾病深浅,曾被召入京师,后来放归离京,有人说他回到了故土苏州,大师可曾知道这位神医吗?”苏荷问道。

“施主说的是周神医吧,周神医早已隐士,只有他的徒弟会下山,经常在苏州城内行医治病。”僧人回道。

苏荷打听到后,很是感激道:“多谢大师。”

僧人看着苏荷激动的神情,想起了昨日入住的一行人,其中似乎有个腿脚不便的年轻人,与眼前这位小娘子郎才女貌,于是顿悟,进而告知道:“纪神医每月朔望都会在通玄寺坐堂问诊。”

苏荷听后,再一次答谢,并于功德箱之中投入香火钱。

---------------------------------

天圣十二年夏初,通玄寺。

果然如寒山寺的僧人所言,神医的弟子纪明,会在朔日前往通玄寺中义诊。

通玄寺中有一座极高的佛塔,塔身共有十一层塔,为吴中第一塔,纪明问诊的禅院,就在佛塔旁。

想到神医的名气后,苏荷连夜离开寒山寺,来到通玄寺的禅院等候。

然而守夜的,并不止苏荷,许多求医的百姓也都在天未亮时就入寺排队等候了。

苏荷庆幸自己来得早,虽熬了一夜,但只要能见到神医弟子,她便觉得值当。

青袖陪同着苏荷,坐在禅院的石阶上昏昏欲睡,“娘子,要是明日纪神医没有来,那咱们岂不是白等了。”

“不会的,出家人不打诳语。”苏荷说道,“况且你看这些人排队等在这儿,都是来求医的。”

“娘子待郎子可真好,比对阿郎与郎君们都好。”青袖靠在苏荷肩膀上说道。

“她与父亲和兄长不同,”苏荷握着一个人偶说道,“她身上的腿疾若是治不好,那么她的噩梦,永远都无法消除,人怎么能一直活在过去呢,身心都遭受折磨,那样太痛苦了。”

就在聊天解乏时,苏州城迎来了天亮,东边的海岸被一道白光划破,金色的朝阳穿透云层。

随着一声钟响,香客不断涌入,通玄寺开始热闹了起来。

天亮之后,前来看病的百姓更加多了,长长的队伍一直排到了禅院外。

“周神医来了。”

所有人的目光都挪向了禅院门口,队伍也开始变得躁动起来。

神医弟子进入禅院,虽引起了一阵轰乱,但队伍并未散,使百姓如此有秩序的,是神医弟子看诊时所定下的规矩。

“不论出身,不论男女,皆按先来者列序,否则一律轰出。”小药童喊道。

苏荷来得早,位置自然靠前,神医弟子进入屋内,铺张桌案开始问诊。

所有伤病者,几乎都只稍一眼,便能知道其病害,若遇疑难杂症,也都能经诊脉后给出药方,由药童摘录。

“此药方,每日煎服一次,坚持半月,即可药到病除。”神医弟子仔细检查了一眼药童按照他的口述所摘录的药方,确认无误后方才交给病患。

“多谢神医,多谢神医。”

“下一位。”

苏荷踏入屋内,耳边瞬间安静了不少,直到来到跟前,她才看清神医弟子的容颜。

是一位已过天命之年,两鬓斑白的老者,留着长须,如修道者一般,精气神十足。

神医瞧了一眼苏荷,便说道:“老夫只给病者问诊,娘子既然康健,又是习武之人,何故占这病诊一席。”

作者有话说:

第123章 长恨歌(七十七)

“病者有腿疾, 无法自行前来问诊,听闻先生医术高明高,不用把脉便能知道疾病的深浅, 这才前来。”苏荷说道。

苏荷说的并非吴郡言语, 而是官话,周广望了她一眼, 摸着长须说道:“代人问诊,请将病情仔细说来, 以便老夫分析。”

“病者与我同岁,年幼之时因游船不慎落水,于盛春时节感染风寒, 自此之后, 双腿再也无法站立,常年服药加之药浴, 却始终无法治愈。”苏荷说道。

“娘子的口音不像是吴地人。”周广没有着急下结论,而是看着苏荷怀疑道。

“我从长安而来。”苏荷回道。

“娘子的口音也并非京城人士。”周广又道。

“我生于朔方,夫君是长安人, 所以我也算是半个长安人。”苏荷回道。

“所以病者是你的夫君。”周广又道。

“是的, 先生。”苏荷回道。

“小娘子请回吧, 这病,老夫无法治。”周广摇了摇头, 旋即起身背转, 没有任何缘由就向苏荷下达了逐客令。

“先生不能治,那么先生的师父呢?”苏荷不肯离去, 此行的目的, 就是周广的师父, 于是问道, “纪神医也不能吗?”

“娘子还不明白吗。”一旁的药童说道,“师父一但摇头,不是病理难治,而是病患本身。”

听到这儿,苏荷更加肯定了神医师徒的医术,等候了一夜,她自然不甘心就此离去,“先生不是不能治,而是不敢治,医者仁心,先生岂忍,让病者一生都活在过往的痛苦之中。”

“老夫知道你的夫君是谁。”纪明说道,“恩师既然选择从长安离开,早已给自己立下誓约,无论朝中发生任何事情,他都不会再参与。”

“纪神医知道圣人的十三子?”苏荷问道。

周广默然,又道:“娘子既然明白,有些事情老夫就不点透了,恩师年事已高,不喜争斗。”

“治病救人,如何是争斗了。”苏荷有些生气,她看着道貌岸然的纪明,“先生既然在这里义诊,便说明先生有济世之心,不问出身,这是先生自己的规矩,而今有病者求医,先生却拒之门外是何道理?”

周广不语,苏荷又道:“先生究竟为何不敢救,就因为她是圣人之子?即便她是皇子,先生救了又如何呢,这几年,先生与周神医是否去过关中与中原呢,大唐如何,天下如何,您今日若不救她,于弃天下人无异。”

周广自然明白苏荷的意思,而苏荷之所以如此说,便是感知纪明与周广师徒似乎知道一些什么,所以才会如此抗拒。

能通过苏荷的简单叙述就知道病者是皇十三子,这对师徒与皇家的渊源一定不浅。

周广长叹了一口气,以苏荷强硬的态度,今日怕是不达目的不会罢休,“师父说的果然没有错,该来的,终究会来。”

苏荷见纪明如此犹豫,旋即屈膝跪下,“苏荷从来没有求过任何人,今日,恳求先生出手。”

周广连忙弯腰扶起苏荷,“有因必有果,这因果,师父早就算到了,既然逃不掉,那便只有坦然接受。”

“因果?”苏荷不解。

周广没有解释,而是跪坐下在药方上写了两句话交给苏荷。

苏荷接过,“望日月圆时,姑苏台上见。”

“十五日月圆之夜,亥时一刻,人定之时,请娘子带上病者,于姑苏城外的姑苏台上等候,登姑苏山时,请游船经太湖绕行。”纪明说道。

听到周广的解释,苏荷激动的热泪盈眶,旋即叉手答谢道:“多谢先生。”

----------------------------

——寒山寺——

苏荷半夜起身离开,动静虽小,但又如何瞒得过并没有深睡的李忱,然而李忱起身后并未追上前,只是静坐在禅院中等候了一夜。

“娘子去了通玄寺。”回到禅院的文喜说道,“小人打听过了,今日是初一,每月的初一与十五,通玄寺都会有一个神医入内,免费帮人看诊,那神医不是别人,正是…”

“是鬼手神医周广周先生吧。”李忱说道。

“郎君怎么知道。”文喜摸了摸头。

“吴郡的医者,能被称为神医的就只有纪明,”李忱说道,“然纪明老先生年事已高,不可能每月都下山,那么这个神医,自然就是他的弟子,七娘是去替我求医的。”

“郎君既然知道王妃是去您找神医的,为何不追上去呢?”文喜不解。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