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长安(215)

作者:于欢 阅读记录

“十三郎给我的信中说过,陆善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决策者的昏庸,以及人心的私欲,叛军在中原做的一切,注定了失败的结局。”

苏仪听后沉默了许久,“雍王在京,静观大局,其实为父觉得,雍王…”

“阿爷。”苏荷开口制止了父亲,“您是太子殿下所提携的。”

“只要能明辨忠奸,听从建议,就有望收复。”

“罢了。”苏仪叹道,“眼下施寺明固守博陵,叛将蔡熙已经逃回洛阳了,过不了多久,陆善就会派兵增援河北,先定河北吧。”

“七娘。”苏仪抬头,“为父会竭尽全力支持你所做出的选择。”

作者有话说:

苏仪现在有十几万兵马,而且大多是边军精锐。

第158章 长恨歌(一百一十二)

叛将蔡熙逃回洛阳, 正逢陆善派遣的大将田震在潼关对峙的数月,久攻不下,如今面对河北的再次失败, 陆善雷霆大怒, 本想斩杀败军之将,却被左右心腹劝止。

于是便增派两万步骑, 其中有一万人马是陆善驯养的精锐——曳落河,又令部将率范阳兵马赶往河北增援, 共计五万,加之在河北道的叛军,号称十万大军, 驰援施寺明, 讨伐苏仪。

燕军增援迅速,苏仪急召三军将领商讨御敌之策。

“叛军的主力如今在关中攻打潼关, 哪有什么十万人马呢,况且叛军在河北四处屠戮残害百姓,早已失尽人心, 就算真有十万, 我们也不怕。”一连打了几场大胜的朔方军, 士气高涨,面对叛军的增援也毫无畏惧之色。

众将围着沙盘, 纷纷要求苏仪出兵正面对敌, 李光必见苏荷一直盯着沙盘,于是开口问道:“王妃可是觉得有什么不妥?”

“出兵固然有胜算, 但敌情不明, 贸然应战, 就算能赢, 也必定要付出不小的代价。”苏荷谨慎的说道。

“还请王妃为我等讲解。”李光必叉手道。

“诸位知道,河北意味什么吗?”苏荷又问道众人,随后他指着沙盘东北处的范阳,“是敌军退往范阳与求援的咽喉。”

“叛军派范阳与洛阳两路人马,加上施寺明在河北的势力,形成三路合围之势。”苏荷继续分析道,“河北道连接着河南,是他们北归的退路,叛军势必会要夺回,因此派出的增援,一定是精锐。”

听得苏荷分析,众人纷纷点头,觉得很有道理,显然苏荷如今在苏仪帐下的威望,仅次于主帅。

“我们从朔方一路而来,所遇部队,皆是团练兵与蕃汉边军,虽是正规军,却算不上是精锐。”苏荷又道,“诸位可知道陆善在范阳筹谋了十余年,训练了一支叫做曳落河的精锐之师吗?”

“曳落河?”这些朔方军的将领,还未曾与陆善交手过,自然也没有接触过这支部队。

“曳落河在突厥语中是壮士的意思。”这时候,一向沉默寡言的右骁卫将军浑进突然开口出道,“陆善是胡人,大概也是胡言的意思,壮士在部落中,都是以一敌百的勇士,其身材魁梧粗壮,臂力惊人。”

浑进的话让众人震惊,“以一敌百?”

“我朔方军连年作战,士卒皆是勇士,就算所谓的曳落河再强悍,面对正规训练的兵卒,也无法以一敌百吧?”有汉人将领提出了疑惑。

“浑将军说得没有错。”苏荷道,“天圣十一年的上元节,长安发生兵乱,我亲眼所见,陆善的女儿带着十几名壮士,阻拦了叛乱的禁军数百人。”

那夜,若不是陆善的女儿,李忱与苏荷几人,恐怕就要命丧于叛军手中。

如此,众人便更加震惊与忧惧了,“那这样说来,陆善之所以能一路打到洛阳,是靠的这支人马。”

苏荷点头,“我今日说出来,不是想动摇军心,而是想要提醒诸位,莫以小胜而沾沾自喜,行军作战,切勿生轻敌之心,就算多敌军数倍的兵力,也当谨慎行事,确保以最小的伤亡与代价取得胜利,叛军为何在后来面对朔方军时节节失利,除了我军骁勇强悍,更是因为他们轻敌,以为以多敌少,便能胜利在握。”

众人心服,纷纷叉手道:“王妃所言极是,末将等愿听调遣。”

苏荷回头看了一眼父亲,得到父亲的点头后,开始讲述自己御敌的对策,“博陵郡为叛军所占,但是叛军的屠城之举,已经遭博陵百姓痛恨,故而我们将破敌之地选在博陵,将大军屯于恒阳县,有嘉山为阻,以退为进。”

“恒阳县?”众人惊疑,围攻博陵郡的叛军十余日,很少有人注意恒阳这个小县城。

“恒阳在太行山之东,多为山地,沟谷纵横,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山高谷深,山坡陡峻,极适合藏兵伏击,易守难攻。”随后,苏荷拿出一张连夜取来的羊皮,为恒阳县公廨内的地形图,虽有残缺,但依旧能看得清晰,“进可攻博陵,退可回常山。”

众将见恒阳县的山地地貌,“这不就是一个天然的防守战场吗。”

李光必突然醒悟,“原来上次围攻博陵数日无法攻取,王妃与浑将军突然离军,是去查看定州的地形了。”

只有苏仪明白,苏荷心中所想,乃是希望朔方军可以全胜,从而取得声望,以应对日后长安可能发生的变故,才如此谨慎与小心。

对于女儿不爱红装爱武装,以及军事天赋与才能,苏仪是极其认可的,并在实战中展现出来后,也是持支持的态度,作为苏荷丈夫的雍王都给予了苏荷全力支持,那么作为父亲,便没有理由埋没自己的女儿。

天圣十五年五月,盛夏,苏仪率军出常山,屯兵恒阳,燕军得知后,率军来袭。

然恒阳县山高坡陡,唐军藏于山林之间,待叛军进入时忽然发动偷袭。

山间巨石滚落,叛军惊恐不已,即便是曳落河,在面对这种天然优势上,也无法抵抗,于是只能撤军。

苏仪站在高山之上,观看局势,见敌军撤退,于是当即下令追击。

沟谷的瀑布被叛军的血水染红,连山中的野兽都吓得惊慌逃窜。

叛军落荒而逃,短时间内无法再攻恒阳,施寺明便下令屯兵休整。

然而唐军却不给叛军任何喘息与注意的机会,每到入夜便安排数百骑兵为一组,轮番夜袭敌营。

唐军的突袭,让叛军苦不堪言,军中怨声载道,相持了数日之后,叛军已被唐军扰得疲惫不堪。

苏仪与李光必见时机已到,于是率领大军灭敌。

是月下旬,唐军与燕军大战于恒阳县嘉山。

作为朔方军的主帅,苏仪与李光必亲自领兵,叛军更加畏惧,怯战者过半。

面对唐军的攻势,燕军溃不成军,即便有一万曳落河,却依旧是处于下风,施寺明见燕军中有逃兵,于是命人阻拦,并将后撤者斩于马下,以告诫震慑逃兵。

“将军,我军连日遇袭,将士们早已疲惫不堪,为今之计只有撤出恒阳县再做打算。”部将劝告道。

施寺明不是不知唐军的攻势之猛,然而自己与朔方军对峙数月却未曾一胜,如今有五万援军加上曳落河,自己还是不敌,若就此回去,免不了要遭受处罚,而以陆善的脾气,自己恐怕难逃一死。

“陛下可会宽恕我这败军之将?”施寺明问道。

左右沉默,施寺明遂笑了笑,他深知陆善的心狠,于是领兵拒敌,“即便不能取胜,也要重创敌军。”

然而此时的燕军,因为心中的恐惧,与连续多日的不休息,早已经失去了作战的能力。

这一战,燕军大败,唐军杀敌四万,俘虏一千。

施寺明的部将接连战死,这时,他才感到恐惧,于是不得不选择撤退。

在左右的掩护下,施寺明用带血的刀背狠狠敲打坐骑,欲调头离去。

此时,一支利箭正对着他的身后,而张弓的人正是苏荷。

啾!——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