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长安(273)

作者:于欢 阅读记录

驻扎在扶风郡的王司礼,得知朔方大军已进入京兆府,于是率军与其合兵于长安西的咸阳桥。

“苏元帅。”王司礼如见到了救星一般,匆匆跨过咸阳桥,“下官总算等到您了。”

苏荷扶起王司礼,“王将军不必如此多礼。”

王司礼指了指附近的地形,“长安有八水环绕,叛军虽被击退,然而主力尚在,不宜急于进攻,不如进军于潏水西岸。”

“好。”苏荷点头,“长安的地形,王将军比我熟悉。”

想起地形,苏荷迟疑了一会儿,她并未着急下令行军,而是回到桥头。

“李郎。”

此时的李忱正望着长安城的方向,从咸阳桥向东望去,便是长安城的便门。

天子西逃当日,李忱就在便门之上的城楼望着,以亲征的名义,却做着弃城逃亡之事。

“当时天子仓惶入蜀,走的就是此道。”李忱忽然开口说道。

苏荷愣住,她回头看了一眼咸阳桥,差点开口骂了出来,“城池未破,上位者却弃城而逃,要不是他抛弃子民偷偷逃离,我也不会被奸佞所擒,让你平白为我受如此多的苦难。”

“天子弃都城而逃,是害怕被擒,那么城官弃城而逃呢,不也是如此,但天子却不会受到任何惩治,而城官却有性命之忧。”

“百战之死,究竟为的是什么?”苏荷看着跟随自己来到长安的朔方将士们,因为天气炎热而难以忍耐。

“臣子从君,战士卫国。”李忱回道,“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故而匹夫受累,君王可以更替,这是臣子们的事,但国不能亡,这是天下人的事。”

苏荷轻叹一声,她走到李忱身侧,“刚刚关内节度使王司礼说要驻扎于潏水西岸,李郎觉得如何?”

“潏水在长安西南,王将军想的是与朝廷大军从四面夹击。”李忱回道,“朔方将士耐寒而畏暑,马上就要进入盛夏,这场仗,不好打,你要小心。”

苏荷点头,朝副将吩咐道:“传令下去,向潏水进军。”

“喏!”

叛军大将陆守忠与李贵仁兵败后退入长安城内,屯精兵于长安西清渠,并向洛阳陆庆绪求援。

乾德二年,五月六日,在监军孙之古的催促下,苏荷率军向长安进发,至西清渠遇陆守忠部,与之交战。

五月六日下午,叛军援军赶赴长安,与陆守忠左右夹击,唐军大败,监军孙之古被俘。

苏荷只得率兵退守武功,进攻长安失利后,苏荷只身前往凤翔向朝廷请罪。

第201章 平胡曲(三十五)

朔方军与朝廷大军合兵进攻长安却兵败清渠, 这一则消息让在凤翔的李怏彻底慌了神。

为保战事顺利,求得安宁,李怏终日呆在行宫之内求佛问道, 又命数百僧道昼夜诵经不停。

以至于苏荷入见时, 被宫中这一场面惊住,念经的声音盖过了人声, 大殿里坐满了僧人与道士。

“章相公,这?”

继房贯罢相后, 李怏便提拔了谏议大夫章镐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

章镐一脸无奈,“陛下听闻进攻长安失利,担心叛军会来犯, 故在禁中设下道场祈祷。”

“荒谬!”苏荷挑眉道, 她忽然想起了离开时李忱的嘱咐。

此次入朝请罪,真正的目的是为了安抚皇帝, 让其坚定收复之心。

“苏元帅请去见陛下吧,此事我会劝告的。”章镐道。

苏荷来到殿前,林辅国见状, 当即意会, “苏司空请稍等。”

“陛下, ”林辅国入殿叉手道,“司空、兵马副元帅苏荷入朝求见。”

李怏正一筹莫展时, 苏荷来到了凤翔, “快,宣。”

苏荷入殿, 藏下心中的窝火, 跪伏请罪道:“兵马副元帅苏荷, 叩见陛下, 臣进攻长安不利,兵败清渠,请陛下治罪。”

对于兵败李怏纵然不悦,然而他明白眼下正是用人之际,而苏荷的才能是毋庸置疑的,一但换下苏荷,其父又还在养伤,李光必守太原无法脱身,自圣皇开始,朝廷有能力的将帅战的战死的死,眼下已经没有主帅可用了。

李怏亲自将苏荷扶起,“清渠的情况朕已经了解了,是叛军驰援及时,过不在卿。”

李怏想免除苏荷的罪,苏荷却再次跪伏,“朝廷的功过赏罚应当分明,臣有功时,陛下给了臣赏赐,如今有错,也当罚之。”

李怏愣住,无奈只好答应,“暂先罢去兵马元帅一职,但朝廷大军,仍由苏卿统率。”

“谢陛下。”苏荷叩首,“朔方军之所以兵败,不在于叛军的驰援及时,而是关中暑热,将士们常年呆在塞外,无法忍受,战力有所下滑,这才是失败的原因,如果可以等到秋天再进攻,臣一定为陛下拿下长安。”

苏荷的话让李怏身子一僵,正是因为他没有听从李必的劝谏,在春夏之际急于进攻长安,才导致兵败。

李怏闭上眼,“苏卿明白吗,朕迫切想要回到长安,是因为朝廷在野,朝纲不稳,威信全无,导致赏罚无度,连最基本的秩序都无法维持,我这个半路登基的天子,只有用封赏才能笼络百官,放眼望去,整个朝廷全是朱紫,朝廷早已不是当初的朝廷,朕也无法一呼百应,唯有长安,才是朝廷的根基所在。”

苏荷只参与军务,不涉政事,这一点倒是不太了解,但的确如李忱所说,无论是灵武还是彭原,又或是现在的凤翔,几乎人人都着紫衣。

不管如何,这些都不能否定皇帝决策的失误,天心多疑,纵使苏荷有怨言也不敢表露,只得尽力安抚,向李怏表示自己一定能够带兵收复长安。

待李怏心安后,苏荷才从凤翔离去,将散兵收拢,退保武功。

苏荷离去,章镐便入内将宫中僧道全部驱逐,又将条幅一一撕扯。

李怏闻讯,赶出来大怒道:“章卿,你这是做什么?”

章镐拿着一张符纸,旋即撕成粉碎,怒气冲冲道:“前线将士在浴血奋战,陛下身为帝王,应该修德以消乱安民,臣侍奉圣皇开始,到陛下,从未听说过饭僧念佛可以使天下太平。”

“苏将军历经几战,如今又奔袭数百里至凤翔谒见陛下,她见此场面,该是如何的心凉?”章镐又道。

李怏低下头,“朕不过是想求个心安。”旋即长叹了一口气,招来林辅国吩咐道:“都撤了吧。”

“喏。”

------------------------------------

——武功——

退守武功后,苏荷将溃散的朔方军聚拢,并收编了王司礼麾下的其他边军,清渠一战虽败,同时还丢了不少军资器械,但因撤退及时,朔方军的主力并未受损多少,兵力也尚在。

然而潼关加上清渠一战的两次失败,都让苏荷感到深深的自责,尤其是在面对伤员时。

大唐的军户世袭,许多都是父子兄弟同时上阵,军营之中,常有哀嚎传出。

从凤翔回来后,苏荷第一时间便去了伤兵营安抚麾下,回到营帐的苏荷,脸色很是沉闷,李忱察觉后,便将南阳与淮阳两地的捷报递给了苏荷,希望其重拾信心。

“我不害怕失败,但是我很愧疚,父亲将他们从朔方带出来,我从父亲手中接过这份重担,带着他们苦战,可是当我入朝看见天子整日念佛诵经来祈祷太平,满朝文武都在坐享今后的富贵,丝毫不关心前线将士的辛苦时,我却连理论都无法,作为主将,我又如何面对我的将士们呢?”苏荷看着李忱说道。

“请你相信我,”李忱推着轮车靠近,“乌云不会一直蔽月。”

眼下时局,唐军与燕军对峙近两年之久,只要双方任何一方内部发生争斗,都会让敌方得利,从而有被吞并的风险。

攘外必先安内,李怏作为圣皇长子,无论是宗法还是礼教,都站在他的身后,况且李怏登基后便组建了一支只效忠于君王的神策军。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