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长安(296)

作者:于欢 阅读记录

而此时,苏荷与李光必都陷入了围城的僵局中,发起总攻的攻城之战持续了整整一日,却连一道城门都未曾拿下。

“苏将军,苏将军!”李司言的部将无奈之下,只得骑马来到城东,此时的苏荷刚刚从一轮厮杀中退回,正在包扎伤口。

“怎么了?”

“您快救救我家将军吧。”部将扑通一声跪下。

“李将军怎么了!”苏荷紧张的站起。

“我家将军在攻城时被乱箭射中,性命危在旦夕,观军容使说军医都在为其他将军治伤,抽不开身。”部将哽咽道。

苏荷大怒,“浑进,去找军医。”

“喏。”

说罢,苏荷便再次跨上马,将所部指挥之权暂时交给了李怀恩。

“驾!”

然而等苏荷赶到时,虢国公李司言因为流血过多而变得奄奄一息。

军医见后,无奈的摇了摇头,“如果可以第一时间处理伤势,或许还有机会,但现在太晚了。”

“不,他不能死!”这是苏荷来到军中,第一次情绪失控,“你知道他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吗?”

苏荷深知,李司言的重要性,在久攻不下的困境中,李司言的死,会直接导致军心溃散。

士气将再无回涨的可能,这也意味着,这场以多对少的战争将会彻底失败。

围城数月,投入兵力数十万,这样的失败,是苏荷所不能接受的。

同时,李司言乃是少见的真性情,也是苏荷为数不多所敬重之人,亦是多次征战,同生共死的战友。

“苏…将军。”

榻上,隐隐约约听见李司言的低喃,苏荷连忙上前,“李将军。”

“抱…歉,没有…听从…您…的…话。”

苏荷忍住泪水,摇头道:“会好的,一定会好的。”

“请…代我…转告…太子殿下……臣…今后…不能…再辅佐…”

李司言的话还未说完,便已气绝,那鲜血流淌了一地。

帐外的大宛马似得知其主身亡,于是不断发出悲鸣。

苏荷愤怒的起身,她拿着一把横刀直冲于朝恩的军帐。

于朝恩被苏荷的眼神吓了一大跳,然而他就像知道结局一般,早早安排了护卫在身侧。

“苏荷,你也要造反吗?”

苏荷提着刀,“虢国公死了,因为你。”

“是他自己不小心中箭,于我何干?”于朝恩反驳道,“苏荷,你提刀入帐,我要向陛下参你。”

“去你的,我今天非杀了你不可!”苏荷大怒。

就在苏荷追赶于朝恩之时,前线退回来的几个节度使闻声赶了过来。

这些将领,并非全部认可苏荷,有一些是李怏的心腹,自然向着于朝恩,从而讨好。

“苏荷,你好大的胆子,竟敢拿刀指向观军容使。”

“我真后悔!”苏荷怒瞪着于朝恩,“那日没有听从李将军的建议杀了你。”

“放肆。”见有人维护,于朝恩底气十足的吼道。

“自替父领兵以来,我苏荷率军,未尝败绩,而今数十万人马围攻一座城,整整三个月了,耗费了多少人力物力,你扪心自问,若不是你插手干预,我军何至于此。”苏荷怒道。

于朝恩脸色涨红,适才的底气也少了许多,“攻城不利,是你们这些武将的过错,与我何干。”

“报!”

“施寺明率叛军出魏州,已距邺城不足五十里。”

“报,有一支叛军伪装成官兵,截取了我们的粮草。”

侦查的斥候来报,让营中对峙的众人一惊,这个消息,无疑是告诉众人,于朝恩不肯出兵阻拦魏州的决断是错误的。

苏荷听后大笑了起来,“诸位将军好神勇啊,请率军去拒敌吧。”

于朝恩便向后看着众人道:“谁去迎敌,我必上奏陛下对其封赏。”

然而唐军刚经历了一场败仗,他们都是从前线退下来的,深知在这样士气低落之时,是不可能取胜的,众人面面相觑,纷纷退后不敢迎战。

于朝恩无奈,只得转变态度,向苏荷陪笑,“苏将军,李将军的死,于某也很是愧疚,然而当时实在是人手紧缺,若是强行从他处抽调军医,便是我偏颇的不是了,如今战事吃紧,当务之急是迎敌,否则叛军一担渡河,两京便危矣。”

苏荷看着于朝恩恶心的嘴脸,转而对李怏的怨恨也越来越深。

见苏荷不为所动,于朝恩连忙又添道:“陛下与雍王还在朝中等候捷报呢。”

苏荷再次怒瞪,李怏以李忱作为人质囚禁于禁中,这才使得苏荷一直忍受于朝恩的作为。

“你记住,我苏荷今日拒敌为的是天下百姓,而不是你这种人。”说罢,苏荷接令离去。

--------------------------------

施寺明于魏州闻李司言战死,唐军士气低落,围城大败,于是果断出兵,于邺城附近五十里外扎营。

施寺明并未着急进攻,而是趁唐军攻城疲惫之机,派出骑兵前往邺城偷袭。

同时又派出精锐,伪装成朝廷军队,截杀运粮队伍,焚夺粮饷与物资。

唐军迎击,叛军便退散,唐军退,叛军又来,如此神出鬼没,聚散无常,致使唐军粮草供给中断,军中开始缺粮,人心涣散。

作者有话说:

纯属虚构,请勿考究哈

李司言人物原型,神通大将李嗣业(早先跟随高仙芝的,一个很牛的人物,沣水之战唐军差点败了,李嗣业是转折的关键人物,可惜死的太早了)

按苏荷以往的脾气,会一锤子敲死那太监。

第218章 平胡曲(五十二)

至元二年三月, 施寺明见时机已到,于是率军出魏州直抵邺城。

于朝恩惊恐万分,因围城失利, 为保洛阳, 急命九路节度使数十万唐军陈于安阳河北御敌。

六日,施寺明率五万精兵抵达安阳, 原本警惕的九路大军,望见施寺明的兵马之少, 遂生轻敌之意。

“不是说施寺明有十几万大军吗?”

“怎么就这点人马?”

“看那烟尘,怕是十万人都没有。”

“就这么点人也敢掀反旗?”众人大笑。

“不要轻敌。”魏国公李光必提醒道。

“魏国公,施寺明就这么点人马, 难道还敢上前对战我们二十万大军?”河南都知兵马使、御史大夫许书义说道。

李光必看了一眼许书义, “若是淮阳一战,许大夫也有这般自信前去增援, 或许那收复的功劳就不是章相的了。”

许书义自然听懂了魏国公的嘲讽之意,于是脸红道:“我手中总共才多少兵马,现在朝廷又有多少兵马, 怎能混为一谈呢。”

“那一会儿交战许大夫可要冲锋在前。”淮西、襄阳节度使, 邓州刺史鲁炯调侃说道。

“鲁将军, 论勇猛,谁比得过您啊, 再说了, 您可有一万步骑,要冲锋, 也是您在前呀。”许书义厚着脸皮说道。

“许大夫怕什么, 咱们后方还有苏将军的朔方军呢。”鲁炯说罢, 便拍了拍许书义。

许书义撇过头, 暗自嘀咕了几句,就在众将议论,以为施寺明不敢来犯时。

叛军却出人意料的直冲中军,唐军顿时阵脚大乱,“不要惊慌,随我御敌。”李光必拔刀大喊。

两军很快就厮杀在一起,施寺明所率精锐,士气高昂,而唐军却因数月围城早已没了斗志。

数十万对五万,竟是对峙持平的状态,很快唐军就死伤过半。

然而就在双方斗的不可开交之时,河畔却突然刮起妖风,那风沙带起滚滚烟尘,不仅将树木连根拔起,就连人都无法站稳,风沙遮住了视线,顿时天昏地暗。

加之风间的哀嚎与惨叫,两军大惊,唐军向南溃散,叛军则向北而逃。

唐军的甲仗与辎重全部丢弃于路边,苏荷的朔方军在大军身后,风沙席卷了两岸,尽管她骑在马背上高喊,却依旧无法阻止大军的溃散。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