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长安(297)

作者:于欢 阅读记录

“不要惊慌,这是风沙,叛军亦遭风沙。”

“将军。”李怀恩提醒道,“现在人心不一,您是无法阻止的。”

九路兵马,无统一指挥,苏荷只能调动本部的朔方军,而于朝恩早已渡河避难了。

“叛军的作战能力比我们快,等他们反应过来,必然会追击。”苏荷无奈,于是下令斩断河阳桥,率军固守河阳城。

“大军溃散,眼下我们只剩几万人…”李怀恩担忧道。

“东京好不容易才收复,长安之战我们有李司言,但现在,我们没有了,河阳是东京的屏障,绝不能丢。”苏荷决然道。

“末将明白了。”李怀恩叉手。

唐军溃散渡河后,东京士民无不惊骇,在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唐军竟然败了,百姓们害怕叛军过河,于是纷纷从城中逃离。

东京留守崔远与新上任的河南尹苏镇等官员闻讯,也皆向南而逃。

诸节度使渡河后,便率残兵向本镇溃逃,从河阳溃散的唐军士卒,因饥饿,所过之地,如暴虐叛军一般大肆抢掠,就连军官都无法制止。

九路节度,唯有朔方军留于河阳,并断桥固守河阳城。

各路将帅回到本镇后,纷纷上表谢罪,皇帝虽怒,却没有责问,反而派人前往诸路安抚,并以苏荷为东都留守。

而原东都留守崔远等文官,则被褫夺了爵位与官职,并贬官河南尹苏镇为王府长史,削夺银青光禄大夫官阶。

-------------------------------

施寺明得知唐军溃逃,于是收拢士卒,又得唐军遗弃的马匹与辎重,屯兵于邺城南。

而在邺城固守的陆庆绪,在施寺明与唐军交战时,趁机派人出城搜刮了唐军营地中的屯粮,又因惧怕施寺明之势,于是搜刮了粮食后便关闭城门,拒施寺明于城外。

然而困守城中的百官却对如何对待施寺明出现了不同的态度,“邺城将破,是施王率军来援,才让我们度过此劫,这个时候,我们怎么能够恩将仇报呢?”

“那施寺明是奸诈狡猾之徒,他若真有心,便不会屯兵观望,让我们与唐军苦耗。”

“而且他现在打退了唐军却不南下追击,而是屯兵在我们附近,也不上奏陛下通报军情,这非臣子所为。”

“孤城难守,如果仅仅只是靠我们自己面对唐军,是守不了多久的。”

陆庆绪坐在椅子上也很是愁苦,随着处境的艰难,众人的声音逐渐倒向了施寺明。

“现在,我们应该与施王联合共抗唐军,这样才有一线希望。”

“诸卿愿意去迎接施寺明的,便去吧。”陆庆庆不耐烦道,“朕不阻止,但有一点,不可带城中兵卒。”

于是便有几个文官出城前往城南施寺明的军营拜见礼谢。

施寺明表现的尤为尊敬,并设宴招待,重赏了那几人,试图让他们带着陆庆绪出城相见。

然而几日过去,陆庆绪却依旧死守城池不肯出来,施寺明恼羞成怒,于是策反其身侧大将陆太青,以屠城为要挟。

此时的邺城,虽得粮几万石,但被唐军围困数月后,士卒几乎死伤殆尽,面对施寺明的要挟,陆庆绪十分头疼。

身侧大将遂劝谏陆庆绪上表称臣,以帝位换取周全。

陆庆绪于是派陆太青向施寺明上表称臣,然而施寺明自然不肯接受,并回信要与陆庆绪结盟,共抗唐军。

陆庆绪看到信后,很是高兴,于是又派人入营请求与施寺明歃血为盟。

“施寺明已经同意与我歃血结盟,并邀我入营。”陆庆绪将施寺明的手书拿出来,与群臣一同商讨对策。

“施寺明让陛下出城,而不肯入城,可见其居心。”

“可是如果不同意,他便要围城,将我们困死于此。”陆庆绪为难道。

“如果我们与施寺明决裂,那么唐军就会得利。”有大臣道。

听到此,陆庆绪是万般不愿意的,“我就算是把邺城让给施寺明,也绝不会让唐军坐收渔翁之利。”

“陛下不如亲带三百骑,让孙将军与崔将军护卫左右,如果施寺明敢行不轨,便可以见机行事。”陆太青向陆庆绪献策道。

“眼下,也只能堵上一把了。”陆庆绪叹道。

于是当日,陆庆绪便带领三百名骑兵与几名大将来到城南。

施寺明提前得到消息,便安排人马蛰伏于营帐内,而让帐外的士卒卸甲,围炉歇息。

陆庆绪进入营中,发现士卒都围着篝火正在吃饭,于是放松了警惕。

施寺明命亲信出帐迎接,“我王已在帐中备好酒肉,请陛下入帐。”

至帐口,施寺明的护卫士卒又要求他们解剑,陆庆绪虽不情愿,但也只得照做。

而后几名大将皆被拦在帐外,陆庆绪恐慌道:“他们都是我的亲信。”

“王有令,只允许陛下以及几位亲王入内结盟。”士卒回道。

陆庆绪无奈,只得带着四个弟弟入帐,刚一入内,便发现施寺明高坐于虎皮大椅上,态度尤为傲慢,丝毫没有面见君王的样子。

陆庆绪知道自己已经失势,只得跪伏叩拜于施寺明膝下,以此获得周全,“作为臣下,我治军无方,连丢东西二京,并陷于重兵包围之中,没有想到大王能看在先帝的情份上,远来救危,使我得以复生,恩深如海,终生难以报答。”

然而施寺明的态度,却与信上截然相反,他忽然起身呵斥,“丢失两京,何足挂齿,你身为人子,却弑父篡位,为天地之所不容,寡人今日便要为先帝铲除你这个逆贼!”

陆庆绪听后一惊,刚想要反抗,却被帐内蛰伏的甲兵擒住。

“施寺明,你敢欺我?”陆庆绪大怒,一掌将甲兵的头颅震碎。

施寺明被吓了一跳,于是大喊,“杀了他。”

躲藏的弓.弩手现身,几支迅猛的利箭齐刷刷射向陆庆绪。

“你?”身中数箭的陆庆绪恶狠狠的指着施寺明,“不得好死。”

“我知道你天生神力,但你的力量能快得过弓箭吗。”施寺明趾高气昂道。

“杀了他们。”于是便将帐内的陆庆绪以及陆家兄弟全部斩杀,包括帐外的武将,也一并除去。

除掉陆庆绪后,施寺明顺利进入邺城,并收编了陆庆绪的兵马,吞并了伪燕的残余势力。

整顿之后,施寺明又派人马前往河阳攻打河阳城,想南下夺取洛阳,却被苏荷击退。

吞并陆庆绪的势力后,施寺明返回范阳筹谋称帝,于是便将长子施昭义留下镇守邺城,自己则率兵返回范阳。

是年四月,施寺明称帝,改元顺天,封长子施昭义为韩王,改范阳为燕京。

---------------------------------

虢国公战死与朝廷大军溃败的消息相继传回朝中,然而对于战败的诸路将领,包括崔光原,李怏都未进行任何处置与问责。

皇太子李淑闻讯李司言战死,又闻崔光原弃城而逃至朝廷大军战败,于是上奏请求处置崔光原。

李怏对于太子的请求一概不理,并以崔光原为太子少保。

——东宫——

李淑虽被册为太子,却没有实权,也无法参与朝政。

面对李司言的死,李淑愧疚不已,于是便将自己锁在东宫。

一只白猫趴殿门口挠着朱漆木门,“殿下。”太子妃崔瑾舟端手站在门前,然而无论她如何呼唤,都始终不见有回应。

“去请孝真长公主到东宫来。”崔瑾舟无奈,只得吩咐左右道。

“喏。”

没过多久,孝真公主便来到了太极宫,如今的太极宫,如同一个冷宫。

李怏在这里困居了十余载,而今论到了他的长子李淑。

“太子妃殿下,太子殿下呢?”孝真公主侧头问道。

“在殿内,已经有好些天没有出来了。”崔瑾舟回道。

孝真公主挑眉,“你们怎么能放任殿下一人在内。”旋即一脚将门踹开。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