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长安(94)

作者:于欢 阅读记录

相位乃仕途顶点,陆善虽身兼三镇节度使,拥有数万兵马,然对这个位极人臣的位置,仍然是垂涎三尺,只不过适才李甫来过,并告诫过他,李甫的心思,让陆善不敢轻举妄动。

“可以李甫的能力,你我怎能斗得过?”陆善迟疑道。

“的确,李甫奸诈狡猾,非你我能敌对,可若加上太府卿呢?”温冀说道,“他的背后,可是张贵妃,相信郡王也知道,张贵妃与太府卿之间的关系。”

陆善摸了摸络腮胡子,他自然明白,张贵妃最亲近的族兄自然是张国忠,自己这个所谓的养子不过是个可利用的棋子。

“好,就依你。”陆善道,“但是我不会得罪李甫,向圣人举荐你之后,我便动身离开长安,到了范阳,那李甫也管不着我了。”

温冀连连点头,“郡王,大理寺直章儒与下官一同来的,他也愿意效忠郡王。”

一听是来投奔自己的,陆善大笑道:“圣人的臣子,怎都跑到我的帐下来了。”

温冀笑了笑,“识时务者为俊杰,这是聪明人的做法。”

天圣十年二月,陆善离京前向皇帝奏御史中丞温冀与大理寺直章儒之才,遂以温冀为河东节度副使、知留后,又以章儒为留后判官,一同跟随陆善离京。

温冀又奏张国忠明辨之能,空缺的御史中丞一职便落到了太府卿张国忠手里,忠以太府卿之职兼御史中丞。

----------------------------------

天圣十年,北方边境战起,三月,南诏云南王哥罗凤突然叛唐,举兵包围太守章坨宅,没过多久,云南太守章坨为云南王哥罗凤所杀。

消息传回长安,皇帝震怒,即命剑南节度使向仲通率军进攻南诏。

——南诏——

哥罗凤承袭父位,被唐廷立为云南王并没有多久,原本并无反心,但自从剑南节度使与云南太守的人选更换后,南诏与唐廷的矛盾就此开始恶劣。

哥罗凤将云南太守绞杀泄恨之后,俘虏了许多低级官吏与士卒,得知唐廷派向仲通率军平叛,哥罗凤无意真的与唐廷交恶,遂派使者至前往军营赔罪与求和。

“云南录事参军,拜见剑南节度使。”

向仲通坐在一张狐皮椅子上俯视着来使,“云南王某逆,你也要与之一起吗?”

“向节度使。”录事参军抬起头,“事情的真相并不是那样的,云南王派我来,是想归还俘虏,与大唐求和。”

“云南王杀了朝廷命官,这还不是反叛吗?”向仲通质问道。

“云南王之所以这样做,乃是因天圣九年冬,云南王按照旧例,携王妃与世子及郡主谒见太守,而太守章陀却趁云南王谒见之时,□□了云南王妃与尚未成年的郡主。”录事参军解释道,“不光是如此,章坨还利用职务之便,屡屡向云南王索要钱财珍宝,云南王不应,章坨便派人羞辱,这才导致了云南王的起兵。”

在云南录事参军的解释下,向仲通也有些心虚了起来,在欺凌云南王一事上,自己也有份,只是没有章坨那般过分,想到章坨被绞杀,向仲通不由的冒了一身冷汗。

向仲通摸着胡须思索了许久,心想,若是答应求和,云南王将这些事上奏朝廷,那么自己一定会遭受牵连,“一派胡言,云南太守乃是圣人钦定的朝廷命官,南诏既为大唐属国,竟私自率军包围太守府邸,无论章坨做过什么,他都是圣人的臣子,当交由御史由国法处置,云南王私自率兵,乃某逆之举,证据确凿。”

录事参军见向仲通不答应,遂辱骂道:“向仲通,吐蕃的大军就在南诏边境,如果你不答应云南王的求和,那么南诏就会归顺吐蕃,你这样做就不怕被诛九族吗?”

“南诏不可能归顺吐蕃。”向仲通自信道,眼神也变得极为凶狠,试图用武力解决一切,“因为大军压境后,将再无南诏。”

“狂妄!”录事参军感到十分愤怒,“你这种鼠目寸光的人,究竟是如何坐上边镇节度使这把椅子的。”

向仲通很不高兴,挥手道:“云南录事参军勾结云南王某逆作乱,拖下去,杀!”

“哈哈哈!”录事参军大笑了起来,“南诏之乱,将从你们这些胡人始,大唐完了,大唐完了。”

天圣十年,盛夏,唐军势如破竹,一路攻至南诏都城,然而,就在向仲通以为即将破敌时,身后却涌出一大批吐蕃人马,唐军被前后夹击,大败。

向仲通率残余逃出南诏,为吐蕃追击,仅他一人身负重伤逃出,自此,南诏从唐廷脱离,改向吐蕃称臣。

兵败与南诏归顺吐蕃的消息传入京中,震惊朝野,天子大怒,并于宣政殿召开朝会。

“区区一个南诏,蕞尔小国,怎敢反叛于朕?”经此事之后,皇帝越显老态,他坐在御座上质问着群臣。

由于剑南节度使向仲通是张国忠所荐,张国忠遂出列,将战报呈于皇帝,“回圣人,此次南诏反叛,乃是吐蕃在背后作祟,否则南诏又怎会在战后归顺吐蕃呢,剑南节度使向中通与南诏交战半月,一路杀到南诏都城,然哥罗凤实在狡猾,竟求援吐蕃,与吐蕃联手截杀大唐的军队,这才导致兵败,此战,乃是南诏反叛之过。”

“对,是南诏反叛勾结吐蕃在先,向节度使奋勇杀敌,应当嘉奖才对。”张国忠的党羽纷纷附和道。

“败军之将,何谈嘉奖?”右相李甫沉声道,“此战,不仅让我军损失惨重,还丢失了云南之地,按军法,此乃死罪也。”

李甫的话一出,宣政殿立刻安静了下来,张国忠不甘示弱,继续反驳道:“云南多瘴气瘟疫,使唐军不能进,剑南节度使向仲通不顾危险率兵攻打,乃是有功之臣,若非吐蕃出手,南诏便已是国朝疆域,如今右相不指责南诏反叛之过与吐蕃的出尔反尔,却将矛头对准自己人,究竟是何居心。”

李甫笑了笑,侧头看着张国忠,“老夫若记得没错,向仲通是张中丞举荐为剑南节度使的吧,而今他孤军深入,仅以身免,致使全军覆没,张中丞在这朝堂之上颠倒黑白,为其开脱罪责,又是何居心呢?”

“够了!”正在气头上的皇帝,将怒火全都推到了谋逆的南诏王与不讲信用的吐蕃人身上,“南诏叛唐已是不争的事实,诸卿还要吵到何时?”

张国忠遂持笏从座上起身,走至殿中央跪伏道:“启禀圣人,向将军为讨伐南诏,身负重伤再不能战,臣张国忠愿前往中原募兵,为陛下扫平南诏。”

“准奏。”

作者有话说:

向仲通原形鲜于仲通(杨国忠推荐的)不否认有些胡将很厉害,但是关于南诏,原先是六诏,唐军助最南边的南诏统一后安宁了一段时间,从鲜于仲通这里开始,南诏就开始在唐与吐蕃之间反复横跳了。玄宗功不可没,我觉得他可能没长眼睛,包括对安禄山吃了那么多败仗的宽容,最后还能封王(简直无法理喻)唐朝应该是和亲次数最多的朝代之一了,尤其是唐玄宗一朝,是和亲次数最多的,这就是所谓的盛世,用女性换取和平,反而是武周时期一次和亲也没有。

第71章 长恨歌(二十五)

天圣十年, 四月。

皇十子的大婚因南诏反叛与大食进攻安西四镇而延期,六礼至纳吉而停。

——大明宫·紫宸殿——

边境突起战争,除兵部调度外, 户部也是最棘手之时, 因为连续庆宴,皇室挥霍无度, 导致国库空虚,强征赋税也无法弥补亏空, 而今礼部与太常寺又在筹备周王的昏礼,临近端午,皇帝还想于大明宫中设宴击鞠。

“西北, 高将军正在征讨大食, 西南向将军平南诏之乱,户部所收赋税, 就是维持两地军饷也十分紧凑。”户部尚书命户部郎中王瑞呈上一本厚厚的册子,上面详细记录了户部的收支。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