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星摇光+番外(209)

作者:玄官 阅读记录

在北边见多了能干务实的官员将领,老头子现在见到这种脑内空空的世家公子便觉得难以忍受。随即呵斥道:“你文采风流,所以被调去做亲卫武将吗?你给我回去就辞了差使,好好研习武艺!真是丢人现眼……”

“动动你的脑子,淮南扣我妻女做什么?”

祸不及妻儿,那位若真是这样的性格人品,朝廷也不至于被逼到这般地步!

走到鹿鸣巷,正巧迎面遇上几名官员,袍服青紫不等。这些都是族里正当值,听到家主回来后告归的族人。

老头子指着侄孙对匆匆赶来的族人道:“你们也别总把心思放在朝堂上,修身齐家之后才是治国,也要多费心神教养家中子侄!”

一群叔爷辈的族中长辈恭恭敬敬垂手应是。

等回了府邸,一行季姓官员簇拥着老头子先拜祭过祖上先贤,这才进了主屋大堂。

众人接连回话向家主补充言说朝廷南迁后的诸多事宜,这些在北边大多都有淮南校事府汇总消息给他看过,老相爷摆摆手打断他们的话。

“民生如何?”

“我随淮南车队一路南行,见乡间耕田虽少有人迹,也幸而未荒废。但一眼看去,禾苗青黄,少有人巡护,细看农事也是敷衍。

城内倒是热闹,然许多店门前红绸未摘,显见是新盘的铺子……”

商铺大多新开,老丞相一看便知城内皆是虚假的繁盛。内中门道,但凡有执政经验的州官都知道其中蹊跷。

太平世道,百姓安居乐业,城中稳定的老商铺就会居多。新盘转租开业的酒楼铺子多了,便说明关门倒闭的商户更多,城中经济不稳,民生凋敝。

更何况还有城外广阔的耕地良田,农为国之本。历来司农的官员考核最是严谨,且民以食为天,如此双管齐下,农户都无心于农事,显见朝政不稳,都已影响到了下层百姓。

淮南治下可不是这样……

老丞相沉沉叹了口气。

一名红色补服的中年官员抱拳道:“族叔,这已是多方博弈的最好结果了。”

他年纪看上去不大,眉间已有好几道深刻的纹路。

“您也知道,世家势大、人口也多,抛下了汴京的万亩良田来宁城这里,家业再大也禁不起全族近万人坐吃山空的挥霍啊……”

更何况大周立朝几百年,大小世族岂止百家?

那么多家族随着朝廷蜂拥搬过来,旧都大世家有旧产,可还有那么多新贵呢!资源有限,自然就要扩张吞并了。

世家之间的互相倾轧容易引发众怒遭排挤,于是各家便心照不宣地把目光投向下层百姓。城中商匠的店铺私产,城外广袤的农田耕地,便如此被悉数吞并转化为贵族土地。

良家农户失地便只能去做佃农,不仅要交春秋税,还要向主家交地税租钱。大周律法又有规定,每岁收成官府只按田地收成比纳税,余粮皆归主家,佃户得多少全凭主家安排。

“世家配合默契瓜分田地私产,陛下,呃太子殿下要靠世家支持对抗淮南,且这些年国库和皇家私库也都见底,若是交由世家去折腾,效率总比指望天下各州缴税要强……”

所以朝廷对此便睁只眼闭只眼,由着世家祸害百姓了。

“我们和许多大人也商量过对策,但世家势大,根本撼动不了根基……”

尤其是先前,世家护送皇帝和太子南下有功。后来天家父子对上,又各自向朝臣世家示好,前后便许了颇多官位出去,朝堂之上世家势力立马便抱团壮大起来。

季和章花费了两朝时光,用门下几代人的心血精力,挑拨联合从朝堂瓦解剔除出去的世家这便又重新站了回来。甚至因着利益扩张、彼此之间不需要对上,世家朋党团结得比以往更坚实牢固。

堂内气氛沉郁,季氏入朝的官员年纪最轻的才三十许,发冠间已隐见白发了。

“族叔,非是我等坐视,如今局面朝上朋党派系林立,我们实是尽力了。

先前与世家就大争过一次,我们不惜暴露自己联合诸多官员,又请了告老致仕的卢左相出马,想在大朝会上奏请太子颁旨遏制世家与百姓争利。

左相本不情愿,是我等三翻四次上门跪请才打动他,他虽出面但也提前相告说此举定徒劳无功。果然如他所料,大朝会反对声巨,民间被世家煽动,险些闹出民变……”

说是民变,谁又知是不是世家私兵呢?百年来,投身大族隐匿私藏的人口不计其数。这些小规模的民变,既是世家的反抗,也是威胁。

不仅如此,皇室也与世家有百年通婚的血缘联系,各族族长连番进宫在天家父子之间游说大哭、赌命效忠。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