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星摇光+番外(211)

作者:玄官 阅读记录

炎炎烈日下,本地官员们汗流浃背陪着上峰去田间察看。田地里正当值的稻农左长抖擞精神连忙指挥着农户做活,力求在上官面前露个脸。

有认得那左长的正待在新知府面前夸上几句,就见知府身旁时不时蹲到垄沟边摸摸看看的干巴巴瘦猴儿官员站起来。

精瘦老头儿皱着眉头望过去,用他们只能听得半懂的村话骂了一句:“整瞎球!田哪能捏咯样子灌!”

说完把那身簇新的官袍下摆塞进裤腰, 挽起袖子脱了皂靴,对着那边高声呵斥着,光脚就下了地。

新知府对周遭目瞪口呆的官员笑道:“陈大人农户出身, 熟读《汜胜之书》,极擅田间事, 自被选拔成农官后, 每到一地必亲力亲为往田间探察劳作, 是我淮南农官中的佼佼者!”

言罢抚须道:“此番接任, 也是本官运气好, 摇光府将陈大人分到了我这里。本官这几日也看了, 荆湖真不愧是鱼米之乡, 雨水充沛,气候适宜,今岁秋收若不满仓,真是愧对王驾栽培!”

本地官员连忙收起了面上异色,接连夸赞附和。

新知府摆摆手,将司农的官员留下,其余官员分了两列跟在他身后往回走。

“也辛苦诸位这几天陪我巡视治下,农事有农官,咱们这些不懂的门外汉就都交给专人处理吧。

安抚司官员何在,先前分流关押在本府治下的叛军如何?”

左边本地官员里一人出列回话:“下官原安抚使司副使,本州分管了两千叛军,由殿前军二营与府军合并的州军一道,将逆贼暂时看守关押在城外兵营里。”

知府点点头,右边几名女官站了出来。

“这是即将入驻提刑司的几位大人。”

“京城日前传下王令:荆湖叛军由各地官衙自行查问罪责。若是被裹挟从贼者可酌情轻判,判罚后重归良籍。

大逆祸民及至穷凶极恶者,刑罚审判皆由提点刑狱司核实后,整编汇总成案卷送呈京师审核重断,七日内若无异议驳回便可自行处置。”

新知府看着几位女官拱手笑道:“居其位,安其职,本路提刑司就交由几位大人了。”

几名女官年纪不等,本地官员见状连忙见礼。本以为其中一名面容严肃年龄偏大的女官为长,却不料旁边不起眼的年轻女子才是众人之首。

这女子看上去也就双十年华,鹅蛋脸,笑起来颊边还有一个梨涡,言谈说话间滴水不漏。

“还望安抚司诸同僚与我等行方便,提刑司大牢毕竟空间有限,后续查案问询少不得还要再麻烦各位大人……”

那副使连忙答应,却见淮南官员那列里好几人插话笑道:“也得请宋大人与我们行方便,如今百废俱兴,各工程道路俱都缺人,提刑司若有罚判劳役的,可得送到我们这儿来!”

知府笑着摇头:“司农的不在,你们倒会瞅准时机抢人!我可得替农官他们说句话,宋大人,有服劳役的还请多看顾看顾田间。

西境今岁收成缺了一季,现在就指望下一季了,总不能我们来了半年,年底过冬还要指望淮南接济……

届时咱们各路一起述职,在王驾跟前比不过别人,那可就抬不起头丢人了!您得先顾着大家的面子……”

左列官员们听着淮南众人说笑,心思各异,面上倒都是其乐融融。

不管情不情愿,看淮南这些官员的样子,今后只怕再不能渎职躲懒,必要务实上进了。虽感慨哀叹,心中免不了也对将来升起了一丝向往期盼。

学得文武艺,卖与帝王家。

寒窗苦读一朝为官,但凡读书人,谁不曾立下过匡扶社稷、调养民生的宏伟志愿呢?

虽不知何时丢掉了那份初心,但此时拾起,与诸多同道一起再扶江山,也为时不晚吧?

淮南王麾下,除去西境,其余诸路倒还太平无事。只以沂州为首,突然有一天,沂水东路露布扬旗,大张旗鼓、浩浩荡荡地往京城递了一封万民劝进书。

此书由八面长绢拼合而成,第一封白绢上,用朱砂大字求请摄政贤王临四海、御寰宇、登宝座,其后七匹百尺长绢上,密密麻麻用各种笔迹写满了不同名字。

此举一出天下震动。

劝进书敲锣打鼓送进京城,皇城百姓争相围观。

据传王府内淮南王见到白绢后震怒,摔盏痛骂沂州官员荒谬,陷己于不义之地,又下令叱责沂水东路官员谄媚阿谀,劳动百姓、伪造民意……

一气之下撸了大批官员的帽子。

可随即沂水东路官员连番上折子辩解,直说是百姓自发联名,众官只是安排递上,不敢扭曲民意。

继而沂州知府赵洪临亲自奏请回京,带来了淮南王还是镇国公主时,在沂州宴请见过的宿老大户联名书,告解民意。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