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路相逢+番外(373)

作者:满襟明月 阅读记录

不过她记得,她幼时生活在屏翳堂,有时候父亲处理公务,母亲虽然不懂,但会坐在静静坐在一旁陪着父亲。

她心念一动,当下决定也留在这里,陪一陪危兰,遂道:“兰姐姐,你忙你的吧,我这会儿懒得出门,只想休息一会儿。”

休息是假。

方灵轻倒想要试一试,就这样什么事都不做,陪伴着对方,到底会是一种什么感觉。

起初,她凝视着危兰专注的面容神情,又观察到危兰每翻开卷宗新的一页,眉目都会有些细微的变化——这确实让她觉得很有些趣味,甚至很有些愉悦。

然则时间逐渐变长,在不知不觉中她倏地忆起了从前自己处理屏翳堂事务之时的情景,一封封文书大部分也是得经过她的手,由她来批复。

她的确很不喜欢过去在屏翳堂生活的那些日子,但此刻回想起那时候,那么多的事务,桩桩件件,千丝万缕,复杂错综地纠缠在一起,最后却在她的手里逐渐理清的那种感觉,还是会让她感觉到喜悦。

不亚于她终于学会了一门上乘武功的喜悦。

可这段时间让她感到开心的事还有很多,从前那种感觉她自然也没有再怀念,直到这会儿,曾经的回忆骤然涌上心头,这令她再看着危兰处理公务的模样,她竟登时觉得烦躁了起来。

她发现,若是只陪一小会儿还好,可这样静静陪伴的时间一旦长了,她还是会很不高兴。

哪怕她陪伴的对象是危兰。

危兰批完几个案子,会偶尔抬头看一看方灵轻,忽觉方灵轻的神色似乎有异,奇道:“轻轻,你怎么突然皱眉了?”

方灵轻起身笑道:“没什么,我只是休息够了,又想要出门走走。”

她没有解释她心里的想法。

既然这会儿危兰在忙正事,她也不欲打扰危兰。

反正这件事可以在以后作为一个佐证。

“情爱”果然是很没有意思的。

随即,方灵轻走出屋子,上了大街,今日天高气爽,她在温和的阳光之中逛了约莫一盏茶时间,忽听路边有人呼唤了一声“云姑娘”,她循声望去,只见左前方一家酒肆的二楼,临窗坐着三个人影。

正是杜铁镜与杨栋、杨梁三人。

方灵轻便也进了这家酒肆,旋即三楼,走到他们面前,道:“你们怎么都在这儿?”

杨梁道:“我们兄弟两人难得见一次面,所以我告了两天假,准备这两天和我大哥好好聚聚,没想到先在这里碰到了杜大侠,又遇上了云姑娘你。”

杜铁镜道:“我是来这儿听书的。前不久听江湖朋友们谈起,这家酒肆的说书乃是一绝。”

方灵轻笑道:“是吗?那不介意我也坐在这里听听书?我正愁没有好玩的呢。”

杨栋道:“云姑娘请坐,正好今日我请你喝酒,我早就想谢过你之前对我的教导。”

方灵轻疑惑道:“教导?我什么时候教导你了?”

杨栋道:“之前我对庙堂江湖迷茫了许久,若非云姑娘为我指点迷津,恐怕我现在都还在糊涂。”

杜铁镜好奇道:“那是何事?”

杨栋想了一想,遂将自己先前之所以产生迷茫的缘故,以及方灵轻开导他的话,都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与此同时,前方大堂正中央,一名身着青衫的说书先生手执折扇,也口若悬河地讲起了书。今日他讲的乃是与台州官军抗击倭寇有关的故事,自然勾起浙江百姓的兴趣。

这浙江沿海一带,倭寇对于台州的侵犯最是严重,直到台州新上任一位知府谭纶,虽是文人进士出身,却晓畅兵机,堪称文武全才,数次领兵大败倭寇。

说书先生讲起谭纶作战的经历,讲得是滔滔不绝。

连杜铁镜也不由得被吸引住,一心二用,一边听他的故事,又一边听杨栋的讲述。

最后,那说书先生话锋一转,道浙江境内不但这位谭知府才略惊人,还有一位去年刚从山东调来的宁绍台参军戚继光,亦是良将奇才。最近,在谭知府的支持之下,戚参军正在台州训练精兵,想来离灭尽倭寇之日不远。

方灵轻听到这儿,小声嘀咕道:“他这是在说书呢,还是在帮着官府征兵呢。”

杨梁笑道:“若今日这位先生这么一说,真能多些有志之士与我们并肩作战,那倒是好事。”

果不其然,旁边几张桌子的客人全都听得热血沸腾——江湖人自不必说,甚至还有读书人耳闻谭纶“刃血渍腕”的事迹,亦有投笔从戎之心。

恰好杨栋和杜铁镜的话也在这时谈完,杨栋笑道:“但愿他们今后都不会像我一样,为自己的选择迷茫。”

杜铁镜道:“人生于世,要度过那么多年,经历那么多的事,怎么可能永远不迷茫?其实曾经我也觉得,无论我在江湖做多少惩奸除恶的小事,都比不上我师兄在战场上的功劳。幸而我师兄同样开导了我,一个人不管身处何方何地,不管是何种身份,只要无愧于天地,无愧于己心,便已足够,所以我想通过后,便不再后悔。”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