缉罪者+番外(266)

作者:方块的六只猫 阅读记录

这起案子在当时并没有被定性为之后发生的江边连环杀人案的系列案件,但江起云则坚持认为这起案子是那名连环杀手所为,也是他第一次实施犯罪行为。

资料上显示,该起案件发生于十一年前也就是二零一一年的八月五日,一名拾荒老人在清晨六点左右来到北江一处码头的废弃集装箱捡垃圾,他意外看到一个平时合着的集装箱开了开了半人宽的缝,他出于好奇走进去看。

却看到朦胧天光下一个赤身裸。体的男人被绑在椅子上,耷拉着脑袋,身上血肉模糊,地上也淌了大片的血,老人吓得魂飞魄散,根本不敢去检查男人是否还活着,连滚带爬离开集装箱,去到最近的派出所报警。

警方赶到后,立马封锁现场,并将案件上报分局,当时任重案中队队长的江重山率现场勘查队伍到达现场,随后展开现场验尸和勘验,以及死者身份确认的工作。

经过法医现场检验和解剖尸检,确认死者死亡时间在六小时前,也就是八月五日的零点左右,死因是大出血导致的失血性休克死亡,身上共计有一百三十多道大小不一的切创、刺创伤。

这些伤口都是死前伤,从伤口形态来看,发生的时间并不一致,且都不是致命处,也就是说,死者受伤到死亡的过程至少持续了一个小时,凶手采取这样的作案手法,是一种十分残忍的虐杀。

同时,法医还在死者体内检验出一种化学合成毒。品,在当时刚刚渗入北洲市,名叫蜂鸣,它可直接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让人极度兴奋并且致幻。

凶手在虐杀死者前给死者喂服该致幻剂,这也就是为什么死者死后面部呈现出一种诡异微笑的状态,因为至死时,他都处于强烈的幻觉中。

现勘队这边,则在现场提取到一些打斗痕迹,结合死者身上的击打伤来看,死者和凶手发生过激烈搏斗。

提取的足迹信息得出嫌疑人的足迹是41码,通过足迹学分析,嫌疑人被锁定为一米八至一米八五的青年男性。

除此外,还有一项重要发现就是捆绑死者的绳结是一种非常罕见的绳结,后经专家确认,该结系一种登山结,这种结十分好系但极难解开,而这种绳结也出现在了两个月后的一起命案中,及官方通报的特大北江连环杀人案的第一起案件。

很快,死者身份也调查了出来,米杨,男,二十岁,无业,父母早年离异,各自重组家庭,他高中辍学,后结识一群不良青年,染上毒瘾,前后进过几次戒毒所,都未能成功戒毒,其父母也不再管他。

二零一一年八月四日晚十点左右,他从酒吧离开,步行返回两公里外的出租屋,但中途不知为何突然改变回家路线,绕进了某社区小巷,该社区内没有监控,通往码头集装箱的路上也没有设置监控。

侦查人员后找到酒吧老板询问,米杨曾在他酒吧打过短工,当晚是来找他借钱,看他样子是毒瘾犯了,他没有借钱,把他打发走了。

考虑到凶手的作案手法极具报复性质,当时的侦办人员就米杨的人际关系网进行了细致排查,但都没有找到具备作案动机和作案时间的人。

案子就此陷入停滞,那两个月,江重山虞舟海几乎就没怎么回过家,吃睡都在局里,而两个月后,江边便又发生了系列命案。

江起云合上资料,操作电脑鼠标打开了一个视频,正是当年米杨从酒吧回家的监控录像,从视频里可以清楚看到,那个瘦小的年轻人缩着肩膀,在大夏天却好像十分冷的样子,双臂紧紧抱着自己,脑袋有些神经质地晃动。

他走到一个巷口时,忽然停住脚步,转头看向巷子,然后就转身走了进去。

这就是米杨最后出现在监控里的时间,八月四日晚十点五分。

江起云:“其实我不认为凶手的作案动机是报复性杀人,报复性杀人通常发生在熟人之间,死者和被害者往往有着直接或是间接的关联,但当初排查死者人际网已经排除了熟人作案的嫌疑。”

“我认为凶手的作案动机,就是单纯的虐杀两个字,至于他为什么要给死者喂服致幻剂,这点我拿不准。”

虞归晚:“信息太少,不好分析,但有一种可能是凶手出于强烈的不安感和愧疚,所以他让死者以一种相对不那么痛苦的方式走向死亡,同时他又能满足自身亲眼目睹死者浑身流血,生命逐渐消逝的操纵感和成就感。

就像一些经典案例中,凶手在杀害被害人后,会用帕子或者纸巾盖在死者脸上,这就是杀人后负罪感的一种体现。”

江起云点头,两人就这起案子展开了系列讨论。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