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师傅追夫记+番外(109)

作者:敛舟 阅读记录

“你如果想嫁人,可以求皇祖母帮忙。”殷盼柳道。

“可别,姑祖母已经有一个你要操心了,我可不愿意让她劳神。我自己的梦自己圆,有本事就心想事成,没本事就孤老终生,没什么大不了的。”公冶音性子随性洒脱,如果抛开喜欢与人计较这一点,实在是个很大气的性格。

殷盼柳若有所思,“阿音,你要好好的。”她这话没头没尾,说得公冶音直发愣。

“我怎么了?”公冶音问。

“没什么,我们都要好好的。”殷盼柳显然不想多说。

两天后,皇帝的旨意下达,闻钊教女不严,致使和亲公主不顾两国邦交自尽,险些导致两国交恶,罪名虽不致死,却不能轻饶。闻钊一家成年男丁发配西疆服役,未成年的男丁和女眷贬为庶民,即刻逐出京城。闻钊的子孙三代不得入仕做官。皇帝念在闻家世代为国家戍守边关,所以罪责只涉及闻钊一家,其余闻家人不受牵连。不过镇武侯的爵位褫夺,念在闻钧有功于社稷,唯一的女儿无依无靠,皇帝格外开恩,封闻弦歌为安平县主,将原来的镇武侯府赐给闻弦歌居住。

在外人看来,这是皇帝的恩威并施之举。褫夺了镇武侯的爵位,惩罚了一直不受待见的闻钊一家,又恩封了闻钧的女儿,给足了闻家脸面。这样一来,既保全了边关将士的拳拳之心,又惩戒了那些敢于违逆皇命的人。

一旦和皇家扯上关系,很多时候生死都不由自己了。

是一国之君又怎么会记得有一个小小孤女?这里面自然有人分析利弊,陈述利害。这个人就是殷盼柳。她送给皇帝一幅画,画上是将士横绝大漠的雄浑景象。殷盼柳的画技已经超越了丹青阁的大部分画师,其画重意不重形。一幅泼墨山水浓淡适宜,除去要表达的意思外,还有无限的禅意。在画的右上角题了唐代岑参的两句诗:“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皇帝对着这幅画看了一天,而后就下了恩封闻弦歌的旨意。他看懂了殷盼柳的这幅画,更看懂了这幅画背后那人要表达的意思。这不是殷盼柳的意思,是殷盼柳的父亲,颖王殷云枫的意思。边境安危是国之根本,闻家世代从戎,要褫夺爵位可以,要充军发配也可以,毕竟闻钊不是武将,是闻钧的同袍旧部不少,总要顾忌他们的心情,万不可寒了他们的心。

作者有话要说: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57章

圣旨一下, 闻钊和他刚刚上了族谱的长子闻奇志被发配西疆。三天后启程。闻家族中还有人,只是闻钊为人自私自利,又是庶子袭爵,在族中并不受待见。所以城外十里长亭, 并没有人送别。想他爵高至抚国公, 居然没有亲友相送, 连解差都不免轻看了几分。

闻家女眷和闻钊的次子闻奇才被释放,官府准许他们回府收拾随身之物,第二日就被在官差的看管下离开京城。

邓氏在闻云婉的搀扶下回到了抚国公府。大门上的匾额已经被摘了下去。西边正在扩建的国公府也在拆除,大概会维持原本镇武侯府的规模。府中到处狼藉,都是抄家所致。说是收拾东西, 可除了一些随身的衣服和被褥, 但凡值些银钱的, 都被抄家的人拿了去,一点都没留下。

邓氏一辈子经营下来的家业, 只剩下一场空。

落叶秋风,萧瑟无边。

母女俩互相看着,只有默默流泪。身后有脚步声, 两人回头, 见闻奇才扶着孙氏也进了大门。四人互相对望,却都没有说话。他们是在没有力气去吵闹,争来争去总归没有赢家。

四人各自回自己的院子收拾,也只有一点衣服, 连半个首饰都没有留下。他们不甘心地在其他院子里搜寻, 想着总有官兵抄家漏下的, 找来找去,几人不约而同地来到了清越居。

闻家虽然被抄家, 但是闻弦歌的清越居却在抄家范围之外。四人都在想只要闻弦歌不在,他们哪怕能拿到几样最不起眼的首饰也好,总能应急。

可惜清越居大门紧闭,任凭几人如何叫门,大门就是不开。没办法,孙氏让闻奇才翻墙进去。闻奇才市井长大,翻个墙不在话下。

结果闻奇才刚刚翻墙进去,就被里面的丫鬟婆子们抓住了,大叫着进了贼人,要去报官,吓得闻奇才哇哇大哭。最后还是刘嬷嬷做主放了人。

闻奇才一出来就拉着孙氏走了,他可不敢再挑战里面那群母老虎了。

邓氏看到这样上来了混劲,想到若是没有闻弦歌,这一切都不会发生,自己又怎么会落到这步田地?她在门口跳着脚大骂闻弦歌恩将仇报,吃里扒外。反正她是商户家的女儿,什么市井话没听过?如今落魄成这样,索性里子面子都不要了,自己不好也要拉着闻弦歌一起坏名声。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