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要我当地主gl(41)

不过她来得不巧,烈婶的铺子里没多少食材了,所以她去进购食材,而铺子里只有宋冰在。

宋冰是知道妻子找侄子帮忙编篾篮子的事情的,不过他以为还要再多等些时日,却没想到她这么快就编好了。

他并没有因为宋玉延是他族中的侄子就给她放水,毕竟他觉得宋玉延还需要再磨练一下,如果轻易地肯定她,那她可能就会开始懈怠。

话虽如此,他也不是很懂怎样的篮子才算好,只能从坚固方面检查,另外又看了一下锁口的处理,以及提手的扎实程度。一番检查下来,还真没发现什么问题,而且也不扎手,可见毛刺等都已经处理干净了。

不想那么轻易肯定她的宋冰发现自己好像找不到什么理由来打击她,所以只能打消这个念头,并点点头,表示对这些篮子的满意。

“还行,你等会儿,我给你拿钱。”

一个篾篮子的市价是七文一个,宋冰打算帮衬一下侄子便给到了八文一个,虽然宋玉延一开始也是不接受的,不过宋冰跟她说起了一件事,成功地转移了她的注意力。

“眼下已经是四月中旬了,又到了族中发接下来三个月的口粮的时候了,你看看什么时候有空,跟我回去一趟,领粮食。”

宋玉延愣了一下,心想这家族这么富裕,竟还有粮食可以领?

随即她又从原主的记忆中想起,确实有这么一回事。

别看原主家里穷得叮当响,原主背后的宋氏一族在这慈溪却算得上是小有名望的大家族。这是因为宋家的祖宗宋骁曾在五代吴越国当过官,后来郭荣统一了天下,宋骁也就入了朝为官。

等他退休之后,长子宋希平荫补为官,虽然官位不高,但是宋氏在明州也经营了数十年,渐渐地也有了名气。

因明州读书风气并不浓郁,县学破败,官府也不去管,师资力量更是差,所以宋希平设立义庄,捐赠了五顷地作为族田,其所产皆作为族中子弟读书的补贴。

而在十八年前,宋希平的孙子宋傅中进士,成为周朝一统天下以来,明州地区的第一个进士。而他的成功更加坚定了族中要培养族中子弟读书的决心。

再后来,宋傅也捐献了五顷田地作为族田,而一开始只是补贴族中子弟读书的族田,也渐渐发挥出“分红”的作用,作为族人都能享受到补贴,其中最重要的一条规定便是:族人每月可领2斗糙米的口粮,在每季的第一个月下旬发放。

原主三姐弟没有饿死,也有一部分原因在于这些补贴。

只是在宋玉延穿越过来前,原主已经有半年不曾回去领过这些补贴了,至于原因……

作者有话要说:饼儿玩伴+1

叶子玩伴+1

宋初明州的读书风气不行,第一位进士是989年的杨说(鄞县人)以及王慈(慈溪人,这人物被我篡改成了宋傅),然后在王安石大佬到明州上任后改县学,学术气氛才浓郁起来的。

第25章 很和谐

宋玉延三姐弟其实已经算是慈溪宋氏的旁支了,她们的曾祖父跟宋希平是兄弟, 但是宋希平为官时, 族长是一个德高望重的长辈,后来宋希平死了, 族长就给了他的长子宋至明当。

而重振宋氏的宋傅, 恰巧是宋至明之子, 也就是说, 宋希平那一脉才算是嫡系, 族中大部分的资源都会向他们倾斜。宋傅跟宋冰都一样,名义上宋玉延唤他们叔父,不过关系却很淡。

所以发生在宋玉延三姐弟身上的事情,族中最多只会按照族规给予关照, 却不会尽全力来帮助他们,否则吴氏也不会那么轻易就卷走了宋家的家产。

对于族中大多数族人而言,这都是宋玉延的爹和叔父这俩兄弟家的家事, 即使他们是族人, 也不好轻易插手。

兴许是自幼就没了爹, 原主对族人的感情也不算深厚,后来在街头流窜、不务正业、行为不端, 所以被许多族人声讨。每次原主回族里领口粮, 都得被人批评教育,半年前那次回去,更是被人嘲笑她像个乞丐,回来就是为了讨食来的。

那是原主剩下的为数不多的尊严, 这都被践踏了,出于愤怒,她就没有回去了。

宋冰其实也不是很了解这些事情,只是以前跟宋玉延的关系淡,所以也没有怎么在意。如今他觉得宋玉延并非无可救药,所以就想带她回族里,也好让族人知道她的改变。

宋玉延想了片刻,便应下了。

虽然糙米不是大米,两斗糙米加工成精细的大米,估计也就一斗四合,可她跟宋玉版、宋玉砖三人,领一个季度那就是一石二斗,用现代单位换算就是七十四公斤!

虽然她一直认为自力更生才是生活的唯一出路,只是作为一名合格的新时代新青年,也作为宋氏家族中的优秀子弟,她要在自力更生的同时,也要发挥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既然是族里的福利,她不要的话,岂非浪费了族里的一番心意?

方便面君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