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养红衣(256)

作者:随已安然 阅读记录

小男孩披麻戴孝,雪白笼身,一直瑟瑟发抖跪在地上,不敢去看头上的棺材,似乎是没经历过这种场面,有点害怕。

“林小柔,你看什么呢,赶紧走,咱们回家了。”一只手掌忽然落到林卿柔肩膀上,调侃的声音从后传来。

林卿柔收回目光,转头笑道,“没事,有点好奇而已,二姑你吃完了?”

“嗯,你是因为妈的事情,所以才想过来看看吧?当时天气有雾,她老人家看花了眼,也说不一定。”

“人死如灯灭,身后债消,只能当咱妈运气不好。”林晚晚反而安慰起林卿柔。

林卿柔点头没有说话,跟着林晚晚一块往家里走去。

身后人声光亮逐渐消失,浓重的黑暗和寒气,当头压来,林晚晚打着手电筒,在前面带路,林卿柔在后边跟随。

她又转头回望了一眼位于村尾的赵家,唇角轻勾,或许也不是什么异常都没有,至少林奶看见的大黑痣,没在赵嘉脸上出现……

夜深了,蜡黄的毛月亮挂在半空,不太明亮的光,落在一丛还亮着灯的大瓦房上,与之相融相合。

“堪叹秋景菊花黄,家家造酒香,空中鸿雁飞成行,果老二万七千岁,颜回不幸少年亡……”

老道士敲着木鱼,老脸瘦削凄苦,絮絮叨叨念着超度亡灵经,念完一遍,又换《太上洞玄灵宝天尊说救苦拔罪妙经》,“还将上天炁,以制九天魂,救苦诸妙神,善见救苦时,天上混无分,天炁归一身……”

“师兄,时间差不多了,换我吧。”稍微年轻一些的道士,走到老道士跟前,轻声说道。

他这是下半夜来接老道士班的,每三人一组,轮流着来。

赵家主人真爱自己孩子,请了他们一行五人,三天不断歇,为棺里人超度祈福。

明天早上五点,棺里横死的少年,就得抬棺出殡了,出不出事就看今晚。

“好,辛苦你了。”老道士收声,停下手里动作,提着道袍,颤颤微微站了起来。

不要看他两须飘荡,最为年长,却是这拨道士里,最有话语权的人。

中年道长接过老道士的活儿,刚坐下,莫名觉得堂屋里的寒意更重了些,有股山风穿过大门灌进来,吹得门上贴的白色符条、里屋纸扎人等,发出轻微的摩擦声响。

中年道士跺跺脚,呼出一口寒气,拿着木鱼棒槌准备干事儿,不经意转眼间,似乎看到棺前的两簇蜡烛火光跳动了一下,黑白遗照反光折射,照片里的人嘴角上翘,一颗不太明显的黑点,挂在他唇边。

谁也不知道,照片里人的面容发生了轻微改变。

一点点霜白浮现在棺沿边,凝结成小半颗水珠,挂在半空。

中年道士和没换班的两名道士,越念越觉得屋内寒冷,不由得抖了抖身体,试图缓解有些冻僵的肢体,驱赶寒意。

“滴答!”

汇聚在棺沿的水珠,像是攀在悬崖边的人,终于承受不住自身重量,砸落下来,啪地砸在赵嘉黑白照片上。

水珠顺着光滑的斜面,在照片面上流下一道水痕,冷冰冰,湿漉漉,仿佛照片里的赵嘉流下眼泪,惊悚诡异。

水珠浸润进照片,照片里赵嘉唇边的黑点,明显几分,像是一枚淡淡的黑痣。

“果老二万七千岁,颜回不幸少年亡……嘶……”中年道士感觉屋里越发冷了,偶尔吹进堂屋的寒风,像是刮进人骨子里般,冷得发疼。

他敲击木鱼的节奏,出现了短暂的混乱,干脆放下木鱼棒槌,随手端起手边的茶杯,大喝一口热茶。

滚烫的液体,顺着喉咙,食道,进入胃袋,浑身都暖洋洋的,非常舒服。

“呼……”中年道士眯着眼,发出一声惬意的熨帖。

旁边的道士也停下来,抿了口茶道,“师兄,这山里就是冷哩,前几天我在外边做法事,也没今天这么冷,气温恐怕又跌了一些。”

“一场秋雨一场寒嘛,大山里树木众多,自然比不得外边,”中年道士盖好茶盏,点头道,“好了,我们继续吧,等会儿主人家会过来询查。”

旁边道士应了一声,两人联合着另一名不曾停下的道士,又念起安魂咒。

“滴答、滴答。”

凌晨两点多,毛月隐入云层,光线被阻隔,逼仄的黑暗笼罩了桃源村赵家。

屋内的橘黄灯光,也被压得不敢延展出去,缩成一团,暗淡许多。

微弱灯光照不到的如墨黑暗里,一道淡淡的人形轮廓,挣扎扭曲,像是被狠狠粘粘在天花板上,不得解脱。

“滴答、滴答、滴答。”

黑白照片里,赵嘉唇角上的大黑痣完全成形。

蠕动趴伏在堂屋天花板上的人形,挣脱束缚,拖曳着身体,缓慢移动,没有发出一点声响,在天花板上留下了一道深深的、湿漉漉的痕迹。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