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养红衣(54)

作者:随已安然 阅读记录

一夜无梦,林卿柔睡到早上八点多,缓缓睁开了眼睛。

起床洗漱,和沈墨白吃过早饭,林卿柔翻出手机,打开网上地图,查找去陈斌家的路线。

陈斌家距离C市旧城区,有两三个小时车程,中途需要转两次车,有点麻烦。

林卿柔现在虽然依旧缺钱,不能开店解锁暗红软件上的店铺,但犯不着为了那点小钱苦了自己,舒舒服服修炼就好。

收拾好物资,林卿柔背着包,下楼拐出巷道,等了一会儿,网约车就到了,司机是位面容和善,胖乎乎的大叔。

司机大叔和众多司机一样,喜欢开车时和客人聊天,提高精神。

恰巧,林卿柔也想了解一下,陈斌家清田村的大致情况,于是引导着司机大叔,愉快交谈起来。

网上查的资料,总不如人描述得细致符合,有时候惊天秘密,就隐藏在无稽的流言里。

清田村最有名的就是农家乐,一条宽阔大河穿过整村落,村民挖渠引水,建造渔潭,方便来玩的城里人钓鱼。

而村落后面是环抱的山脉,上山之路平缓,长满青草,可放牛羊,所以清田村的烤全羊也是一绝。

同时结合叶楠的描述,清田村开农家乐,陈斌是最早提出来的那批人,他还通过直播,为村民们引进了不少流量。

很难想象,这么一位帮助村民的热心青年,竟然杀死了两个人。

不过,如果没有李隆和那位流浪汉,谋财害命害死陈大山,这件悲剧就不会发生,陈斌依旧是那位热心青年。

对了,司机大叔还聊到了几个趣闻,其中一个是说清田村百年前,重男轻女的思想十分严重。

村子穷,养不活那么多孩子,就将刚出生的女婴,扔进村里大河的下游淹死,只养男孩,传宗接代。

后来河里怨气积累,引来祸患,村里死了不少人。

最后,村民请了位大师,大师指导雕刻一块巨大石碑,放在河边镇压河里怨气,村民日常供奉,才得以消除。

前几年,穿过山脉的大河发大水,淹没石碑,潮退后石碑不见了,村民担惊受害好一阵子,但并未发生怪事,也就安下心。

一个来清田村度假的年轻人,在大河边滩上玩,不小心见到一块残碑,碑上刻有碑文。

而年轻人恰巧是位考古系的大学生,知道残碑的价值,连忙联系自己导师,说清田村残碑的情况。

第二天上午,一对考古队就进入清田村探查情况,在清田村深潭旁边的山上,发现了一座古墓,古墓的具体情况,司机大叔就不太清楚了。

下了高速,驶过几条国道,林卿柔终于到达目的地——清田村。

蓝天白云,青山环保,大河穿过袅袅炊烟的宁静村落,精致得像幅乡村油墨画。

第26章 清田村厄运兔子

林卿柔背着背包,付钱下车,公路两旁停了不少轿车,都是来清田村度假的。

现在,正是中午时分,路上几乎没有行人,林卿柔沿着笔直的道路前行,不一会儿就遇到一座石桥,它驾于清田村大河分支之上。

清澈的溪水,潺潺流淌过石桥,发出哗啦啦的响声,在阳光下泛着水银光泽,与河岸边的青草相呼应。

林卿柔踏上石桥的刹那,敏锐察觉到一股不详的气息,它却忽地收了回去。

林卿柔垂眸看去,溪水面上,似乎有白影闪过,但她并未看清是什么,绝对不会是鱼。

林卿柔收回视线,双手拉着背包,打量石桥周围的布置,和不远处村落的风水。

但她暂时未看出异常情况,喃喃自语道,“嗯,这村子有些古怪,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爆发。”

过了桥,林卿柔正式进入清田村范围,没走一会儿,就碰上了串门的游客,或者出来做事儿的村民。

游客村民们,因为着装、肤色以及气质问题,很容易分辨哪些是度假的游客,哪些是清田村的村民。

他们脸上没有出现异常表情,就算出现异常表情,和林卿柔关系不大。

河里的东西爆发,肯定会有大师来处理,轮不到她个小啰啰操心。

林卿柔摸出手机,查看众人点评,选了家评价还算不错的饭馆,应付完午餐。

林卿柔假装自己是游客,慢慢悠悠转了几条街,偶尔买些小吃食,在等待时不经意谈村落附近的深潭,深潭下边就是陈斌家。

“害,你问那地方干嘛?那地方可有点邪乎,淹死过好几个人呢,年轻人还是不要太好奇的好。”四五十岁的老板娘,翻了翻略微烤焦的肉串,略带警告口吻地说道。

烤肉发出滋滋的声响,混合胡椒的麻辣香,缭绕在林卿柔鼻尖,她感觉鼻子有点痒,抬手揉了揉,睁眼说瞎话,“不知大娘您,是否听说过背包客?”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