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梦大粤湾(GL)(28)

作者:澜羲 阅读记录

反正晚上回来已经烂醉如泥,那就倒头就睡,地板上、沙发上、床上,甚至抱着门框也能睡着,至于刘燕破口大骂的内容,在他那已经被酒精完全浸泡透的大脑里,是没有任何存储空间的。

第二天,刘燕问他,他说什么也不记得了。

改造沈伍易的任务阶段性失利后,沈冉曦就成了她的重点塑造对象。

据刘燕说,沈冉曦1岁已能牙牙学语,2岁已经能口齿清晰地背诵唐诗宋词(有她为沈冉曦录的十几盘磁带为证),6岁已是少年宫游泳队里的重点培养对象。

“宝贝,来,给你大娘背个‘床前明月光’。”这是在沈冉曦小的时候,刘燕向七大姑八大婶儿炫耀女儿聪明伶俐时的开场白。

7岁以后……“完犊子了”,这是刘燕现在跟人讲沈冉曦时的结束语。

因为,7岁那年,沈冉曦患了一种慢性的哮喘病,需要常年吃药控制病情。除了上学,沈冉曦平时几乎不出门,加上吃的药含有激素,在整个青春期,沈冉曦的体重已经超过同龄人很多。

沈冉曦18岁那年,离家5年的刘燕回来,看见“像吹了气”似的沈冉曦,用她的话说:“真是悲喜交加。”

“闺女,妈一直在努力赚钱,一定会让你的病好起来的。”虽然对她当时的不辞而别一直耿耿于怀,但沈冉曦知道刘燕是真的心疼自己。

当然,除了积极给女儿治病,她也更想改变女儿的体重。

帮沈冉曦减肥,成为她生命中的头等大事,可结果却并不如人意:参加体育锻炼吧,因为沈冉曦中途膝盖受伤,只好放弃;吃减肥药吧,沈冉曦上吐下泻,代谢紊乱,只好放弃;中医按摩吧,一个月没掉一斤不说,反倒得了皮疹,只好放弃……

最后,只差一种方法没试——切胃!

在咨询了权威专家和看了很多案例后,沈冉曦满怀期待地对刘燕说:“妈,我已经详细了解过了,这种手术很安全。术前会有全套的身体检查,确定身体的各项指标都在标准范围内,才会实施手术。术后,医院也会派专人持续跟踪康复情况,有什么问题也会及时修复。您就放心吧!”

“你以为你妈就是一个无知的家庭妇女?切胃主要是给糖尿病人做的手术,那都是不得已而为之!你一个健健康康的人,少一个器官,怎么行?”她断然拒绝。

沈冉曦不肯让步,拿出各种医学资料和案例给她看。

“甭跟我这儿废话,我就是一个无知的家庭妇女,我只知道你是妈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要切你身上的器官,那就是要我的命!”她以命相逼,沈冉曦只好作罢。

当然,她反对沈冉曦切胃,还有另外一个更重要的原因。

“宝贝,切了胃,你就再也不能吃妈做的吃好的了。一想到这儿,妈是整宿整宿地睡不好觉啊!”

作为一个四川人,刘燕不仅有一个好胃口,而且还继承了沈冉曦的外婆会做饭的好基因,在做饭方面很有天赋。早餐,中餐,晚餐,可以顿顿不重样地做给你吃。

“梅子,来我家吃饭,客气话千万不要说!厨房也千万不要进去,那是我妈的领地,外人莫入!只要上了饭桌,她一上菜,你就赶紧吃,给你盛的饭菜,一口都别少吃,最好吃完后再露出还想要的表情就更完美了。”大三暑假,一起在本市法院实习的同学梅子,想在沈冉曦家借住两天,沈冉曦提前给她打了个预防针。

“为什么?”梅子不解地问道。

“这样,她才会喜欢你啊。”沈冉曦调侃道。

“沈冉曦,我总算知道你为什么减不了肥了。我要是有你这样的妈,现在少说也得干到二百斤了!”在吃了刘燕做的第三顿“家常便饭”后,梅子摸着肚皮,打着饱嗝,不无感慨地对沈冉曦说。

没有观众,就不会有演员。同样的,没有食客,厨师还有什么存在的价值呢?

美食,是妻子拴住丈夫的胃,母亲拴住孩子的心的秘密武器,怎可轻易放手?

所以,减肥的方法千千万,甚至在刘燕的美容店里还是最火的赚钱项目,却没有一种是适用于沈冉曦的。

“你说说你,一点儿都不像我,就知道在沙发上蓄窝。为什么不多照照镜子?胖的都快成头猪了,不小心掉地上,都能滚出二里地了。”在沈冉曦参加工作前,当刘燕对沈冉曦的体重无计可施时,就会用各种狠话刺激沈冉曦。

沈冉曦气得好几次离家出走。

最远的一次,沈冉曦偷偷买了张火车票,跑到了深圳表姐家,最后还是被刘燕四处动员亲朋好友才打听到。在电话里她对沈冉曦软磨硬泡不成,二话不说,第二天自己直接去深圳把沈冉曦给揪回了家。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