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海棠+番外(112)

作者:于欢 阅读记录

卫曦心中有万般话,但没有选择与母亲袒露,困与伤,都已是过往,而今等待的,是新生。

“监国大人。”太监再次入内,弓腰禀报道:“金海都督章厚禄于午门外求见。”

章厚禄闻子被囚,特从金海骑快马赶入京城为子求情,却引魏清大怒。

“任职期间竟敢擅离职守,让他滚进来!”

章厚禄从午门一路奔跑,只为了救自己的儿子,在进入大殿看到卫曦时,他并没有想起金海那个生员,救子心切的人,眼里只有座上的监国。

“求监国饶了犬子。”章厚禄伏首于地,重重磕头道:“犬子是无心之失,还请监国恕罪。”

“无心之失?”魏清道,“吾若放了他,如何与天下人交代。”

“永兴陵坍塌,都是金海棠之过,若非金海棠盗陵,朝廷又怎会派人前去捉拿,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金海棠所致。”章厚禄道,连想都不曾想,他便将一切罪责都推到了金海棠身上,“还请监国看在我父子二人忠心效力的份上,绕他一命。”

这使得魏清更加大怒,本想驳回却被卫曦开口应下,“不如就按章都督所言吧,反正天下没有人知道金海棠的身份,毕竟章大人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监国。”

魏清陷入沉默,似乎默许了女儿的话,卫曦便又道:“但炸陵的过错却是不能够推卸的,不过人为活命,在情理之中做出一些出格的事也是在情理之中的,罪不至死。”

“是,是,是,犬子是为活命才迫不得已炸开永兴陵,未曾想到它竟会坍塌。”章厚禄连忙叩首道。

魏清想了一会儿,随后点头,挥了挥手斥道:“滚。”

章厚禄连磕了三个响头,“谢监国大恩,谢监国。”

章厚禄走后,魏清看着女儿,“巩县洪灾,不杀章直,如何平息民怨?”

“巩县的灾难是洪水所致,只是恰好发生在盗陵期间,百姓信奉神灵,便以神灵之名平息,章直已经废了,杀之是痛快,且让他苟活着,看看我卫家的大好河山。”卫曦回道。

“罢了。”魏清摊了摊手,万分感慨道,“几年不见,你倒是不同了许多。”

母子关系似有缓和。

“母亲,”卫曦道,“人是会变的。”

-----------------------------

——盛国——

一辆马车颠簸在路上,车内坐着两个人,一老一少。

老者一袭修身长袍,鹤发童颜,宛如仙人,正盘腿闭目打坐。

“十几年的心血,就这样毁于一旦,利己者还真是心中只有自己,卫氏的子孙,真让人心寒。”她看着窗外变换的景色道,“可归根结底,这件事的始作俑者,都只有一个人。”

她回过头看着老者,“老怪物,你说宁盛两国若真的再次交战,盛国有胜算吗?”

她并没有问老者哪一个国家会胜利,而是宁国的胜算几何。

老者只是摇头,并没有回答她的话,她便十分无趣的扭过了头,“每次问你话,你都故弄玄机。”

“天道承负,因果报应。”老者缓缓说道。

-----------------------------------

宁国七年冬,经控鹤调查后,未能搜寻到通敌证据,故,船王萧敬忠无罪释放,携妻女返回金海,由控鹤卫护送。

金海都督章厚禄因无诏入京,擅离职守,罢撤都督一职,贬为金海都督府右参军,军政大权移交新任都督。

其子章直,因护陵不力,罢撤护陵使一直,又因炸陵之过,褫夺功名,朝廷永不录用,终身圈禁。

朝廷挪用商行银库赈灾,又遣朝官任河南巡抚前往巩县安抚灾民,于河南府征召僧道开坛祭天,未几,巩县雨停,灾除。

作者有话要说:

第53章 新任都督

河南府的灾情并不只有巩县只因永兴陵一事而被扩大,巩县的官员便都受到了牵连。

——京城·控鹤诏狱——

控鹤军指挥使亲自打开诏狱牢门,且态度尤为恭敬“萧姑娘你可以出去了。”

萧念慈蹲在角落之中缓缓抬起头,“朝廷不是说我是盛国的细作吗怎么这就要动手了?”

指挥使笑眯眯的解释道:“监国派人调查后发现是朝廷冤枉了萧姑娘的父亲,现在船王也从刑部的大牢里出来了。”

“我父在刑部而这里却是天子的诏狱。”萧念慈扫视了一眼,“监国将我关进诏狱中而非刑部不就是怀疑我是细作么,又岂会轻易将我放出去?”

“是监国亲自下的令。”指挥使回道,“因为昨日,有贵人进了紫禁城。”

“贵人?”萧念慈楞道。

“监国与靖国公的嫡亲女儿,世子卫晨曦。”指挥使说道卫曦求情时,他就守在殿外。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