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海棠+番外(141)

作者:于欢 阅读记录

“主人息怒。”指挥使道,随后将那散落一地的纸张一一拾起。

魏清坐在椅子上,眼里的怒火仍未消散,“究竟是什么人如此胆大,曹氏兄弟尚未定罪,这些消息都是从哪里来的?”

“主人,这些小报皆是从一些小商贩处刊印,像是有人故意指使。”指挥使道。

“敌国的细作都渗透到京城来了,你们控鹤是做什么用的?”魏清怒骂道。

指挥使吓得双膝跪地,叩首道:“监国恕罪,广安城人口甚密,鱼龙混杂,控鹤…”

“够了!”魏清挥手打断道,“竟敢在京城制造恐慌,马上派人,将刊印这些小报的商贩全部收押,押入控鹤的诏狱中审问,我倒想看看,究竟是什么人在背后捣鬼。”

“是。”

指挥使刚要起身离去,守门的太监就先一步入了内,“启禀监国,松江都督府千户进京求见监国。”

“宣。”

------------------------------------

——金海——

曹秉所拖出的事只有卫曦知道,但在审讯之后,她却没有进一步的动作,只是差人将两兄弟带出关押进了一座私宅中命士兵严加看守,并让巡检司停止调查曹氏一案。

“曹秉确实有通敌的嫌疑,”孔玉明自信道,“这些年盛国日益强大,除了占据养马之地,国库那些源源不断的银钱又是从何而来的,盛国占据的地方,不过宁国十之一二,宁国一直亏空,是因战乱与天灾所致,父亲说过,至宁国时,天下的商人大多聚集于国东,尤其是金海,这也是国家经济的主要来源,若非这些商人通敌,我实在想不通盛国是靠何支撑的。”

孔玉明分析不无道理,但卫曦有着自己的打算,她弓腰在书桌前,提笔写下了几个字,“巡检司才刚成立,就查获了这样一桩大案,玉明,”她停下笔,“你不觉得很可疑吗?”

孔玉明楞了会儿,仔细思考着卫曦的话,回想了自己抓捕曹秉的过程,“巡检司进入曹氏钱庄的时候,掌柜的一副心虚之态,正是从这点上,下官才起了疑心…”

一只经过训练的信鸽飞入屋内,卫曦随后取出了鸽子腿上的密信,在京城,同样有卫曦留下的眼线。

“京城变,流言起,曹氏叛国。”卫曦深深皱起眉头,“这风卷得可真快,连金海都未起,却眨眼间到了京城。”

京城的流言让孔玉明大惊,“曹秉的罪都还没定,怎么京城就有这么多流言了?”

卫曦将密信扔进炭盆之中,“看来…这是一个陷阱,故意露出马脚,以制造恐慌加剧矛盾。”

“陷阱?”孔玉明再次震惊,“那曹秉之事岂不是,”突然醒悟的孔玉明在僵持了片刻后扑通一声跪了下来,“大人,都是下官蠢笨,这才遭了敌人的道,下官…”

卫曦摇头,将孔玉明扶起,“此事不怪你,连我也没有想到,诱敌之人,心思如此之深。”

“你先下去休息吧,帮我把右卫千户叫来。”卫曦道。

“是。”

孔玉明离去后卫曦走到一扇窗前,她侧头看着院外的一处方向,“我倒是忘了,论心思之缜密,这个天下,无人能及你。”

卫曦背起双手,双目微微颤动,“可我…太了解你了。”

---------------------------------

——萧府——

搬离院子后,萧念慈住进了东北的小院里,西边有高大的藏书阁立于侧,将小院以西的所有视线都隔绝开来,这样便不用再担心有人窥探。

但是她种的满院的海棠花却是没有办法与她一起搬离,盆栽也固定在了架子上。

她只得每日都过来一趟浇水与修剪花木。

竹勺伸进木桶中舀起一勺清水洒在了盆栽海棠上,盆栽泥土有限,不像地面那样可以蓄水,因此需要定期浇灌。

“姑娘,广安那边的事都已经安排妥当了。”

浇水时,萧念慈拿起手帕打了一个重重的喷嚏,婢女连忙上前道:“姑娘可是受凉了?”

萧念慈摇摇头,旋即看向院子外侧,那座阁楼已经扩建完毕,工匠正在为梁木上漆。

“巡检司由心思缜密的控鹤卫组成,调查能力一流,既然迟早要勘破,倒不如将计就计。”

----------------------------------------

——广安·紫禁城——

一名千户卸甲进入大殿,呼匀了一口气叩首道:“末将松江金海都督府右卫千户,叩见监国大人。”

“卫都督派你来的?”魏清问道。

“是。”千户回道。

“何事?”魏清继续问道。

“末将彻夜奔袭入京,是卫都督有话要告知监国。”千户道,“关于曹秉两兄弟之事,请监国勿要焦躁,京中的流言虽多,然只要监国沉住气,流言便造成不了什么乱子,都督说,流言止于智者,制造这流言的人其目的是要激怒监国,从而让四大家族对监国您起疑,这样便可增加宁国朝廷内部的矛盾,一但监国动手,那么与四姓就将彻底撕裂,都督说,该监视的还是要监视,但不能动兵刃,监国是朝廷之首,越是关键时刻越不能自乱阵脚,只要监国沉住了气,危机自然能够化解。”

同类小说推荐: